第三十四章 借坡下驢(1 / 1)

推荐阅读:

二夫人臉色難看的簡直要吃人,身邊的紫雲落後幾步,將雪蓮扶起來,一起帶走了。

等著眾人都離開了,林望舒還在原地站著。

老夫人不耐煩的說道:“怎麼?還有事。”

今日損失了一塊茶磚,就足夠讓老夫人心疼了。

對林如風也多了幾分不滿,好端端的,從自己手裡少了一塊名貴的茶葉。

林望舒上前幾步說道:“祖母,剛才如風說的事情,您信了幾分?”

老夫人久居內宅,這裡麵的門道,她怎麼會不清楚。

看著林望舒的樣子,她問道:“剛才有人的時候,你不說,現在人都走了有什麼用?”

鬨事是為了打擊自己的對手,對手不在,打擊動作給誰看呢?

林望舒避開這個問題,“還請祖母讓我的丫鬟進來一趟。”

海棠正等在外麵,聽到這個話立刻跟了進來,將懷裡的東西交給林望舒。

海棠懷裡麵裝著的正是兩塊茶磚。

“說說剛才看到了什麼。”

海棠將今早發生的事情,一一講來。

“雪蓮今日在庫房門口一直鬼鬼祟祟,奴婢跟在後麵,看她用手裡的東西交換了罐子裡東西。

又將這個手帕放在回廊不遠出的台階上,奴婢擔心她闖禍,就將東西再做了一個交換。”

“你剛才說的回廊台階,是具體哪個位置?”

海棠回想了一下,說道:“是有玉蘭花的那個台階。”

榮蘭院有兩個門,回廊比較長,連同著整個宅子。

玉蘭花隻在一處有,那一處是二房回去的必經之路。

林望舒將茶磚拿到老夫人麵前說道:“祖母,想來這就是如風所說的遂昌龍井了。”

“明前茶,貴如金。我在今日之前,從沒聽說過這些茶葉裡的門道,也不懂這些東西的價格。

府上懂得人很多,也不缺我一個。

以後,還請祖母小心。”

老夫人聽著林望舒的話,越說感覺越不好,聽到最後不禁問道:“怎麼,嫌棄在祖母這裡受了委屈,以後就不來了?”

林望舒又哭泣道:“如果能長久孝順在祖母膝下,那自然是好的。隻是這早起院子裡無人的嫌疑,我還是避開的好。

一想起不能為祖母做事,我就難過的很。”

老夫人順勢道:“以後吃過早飯來就行,也不必那麼匆忙。”

回到芙蓉院,林望舒對海棠安撫道:“你今日做的很好。”

主仆的手一碰,方才知道彼此的手都是冰涼的。

海棠的手掌心全是冷冰冰的汗水,她顫抖著說道:“小姐,雪蓮她……我不明白,為什麼啊,從前那麼難……”

“從前是從前,現在是現在,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都是常情。”

她願意給自己賭一個前程,那是她的選擇。

府上的丫鬟,衣食住行,比普通人家的小姐過的都要好。

到了年齡,隨意配了府上的小廝,還是奴才命。

半個主子也是主子。

林如風罵罵咧咧的回去,林二爺已經聽下人說完了來龍去脈,讓人攔住他,教訓道:“後宅裡這些爭鬥,你少摻和,多花幾分心思在你的學業上。

左右不過一份嫁妝的事情,也值得你這樣花心思。”

林如風不情不願的應了下來。

榮蘭院裡老夫人在念經,念完一遍之後,老夫人長出一口氣,罵道:“上不得台麵的東西。”

“年節之後,就讓二少爺離家念書去,留在老二手裡,多少年也成不了大氣候。”

這話罵的是二房的主母白夫人,院裡內外手腳不乾淨的,說的就是二房。

明明也是勳貴人家出身,偏偏對彆人家的東西,十分的上心。

老夫人早些年丟過的糕點、食材、熏香不知凡幾。

每次都是在二夫人請安之後消失的。

滿院子的丫鬟又不是瞎子,怎麼看不出來二夫人的小動作。

不算貴重的東西,往日裡,老夫人也就含糊著過去了。

這次可是自己心愛的孫子,在偷換她的茶。

做事比他娘還多考慮一步,直接找個替罪羊出來。

不知道該說他聰明,還是說他蠢。

慢慢的入冬了,一場大雪如期而來,京中的人興起了圍爐賞雪的熱潮。

可是,一場大雪接著一場,一場又一場,賞雪的興致慢慢減退了,甚至很多人都笑不出來了。

持續十天的大雪,造成了很大的災難。

每日早晨仆從都要費勁的將門前的積雪清掃出來。

湖州一帶因為雪災,連綿三個州縣,數十萬人受到影響。

加上之前隱瞞不報的糧災,終於在年底之前共同爆發了出來。

皇帝震怒,要滿朝文武出對策解決問題。

在皇帝要派遣錦衣衛之前,朝中勳貴隻想儘可能的把自己從這件事情裡摘出來。

書房裡麵,林如風靠在爐子邊,看著林二爺焦慮的拆信。

“外麵現在是什麼情況?”

“十分的不好,大雪封路,進不去,出不來。”

林二爺對林如風嗬斥道:“都是你的餿主意,如今陷進爛泥坑裡怎麼辦?”

林如風不耐煩的掏掏耳朵,說道:“父親急什麼,京城插手的又不是我們一家,父親拿的也不是最多的。

他們都不急,父親急什麼。”

四皇子正在亭子裡,與廣陵侯說話。

“此次雪災,不知道何時才是個頭。”

“有大哥和眾位臣工在,想必事情是很快就能解決的吧。”

受災地區的情況越發的嚴重,朝臣都清楚,再耽擱下去,流民就要反了。

看那些遞上來的折子,糧荒顯然是有些時日了,如果不是此次雪災,事情至今還不能報上來。

皇帝看著奏折,心裡閃過一絲殺意。

朝臣若是還拿不住一個定章,那就安排錦衣衛前去解決。

在皇帝殺意的逼迫下,朝臣還真那拿出來一個章程。

有糧食的地方,開倉放糧。

鬨著糧荒的地方,則是就近從其他州縣調派糧食去。

鼓勵當地的大戶人家,家中有餘糧的,設立粥棚施舍,或者降價賣出糧食。

這份奏章緩解了朝臣的高壓,一連三天在朝堂的廣陵侯,洗漱過後到老夫人這邊來請安。

正好與老夫人說起此事。

在一旁伺候的林望舒聽完之後,臉上不自覺露出一份嘲諷。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