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周主任提議,“龍工,既然大家好不容易來了,剩下幾個車間也簡單看一看吧。”
周主任了解龍晨,龍晨不是不懂人情世故,而是真的太忙了,以至於會在這方麵比較忽視。
張院長讓那麼多航空工程學院的人過來支援運20,甚至還把林朵朵專家也派了過來。
而且是在張院長並不是很看好運20項目的情況下,派來來這樣的支援,這可不是小事,龍晨其實應該寄予多一些的耐心。
磨刀不誤砍柴工,後麵用得著航空工程學院的地方多著呢,現在把基礎打好了,以後再有什麼忙的時候,就好開口讓人家幫忙了。
龍晨想了想,立刻明白周主任的良苦用心,“也是,好不容易來了,那就再走走看吧。”
“額,好!這樣就更好了!”
張院長有些喜出望外。
有機會可以見識到更多,他當然更高興。
接著,龍晨又帶著張院長等人走進了航電係統集成車間。
這裡是運20的大腦和神經係統,各種先進的電子設備和複雜的線路布滿了整個車間。
張院長看到技術人員們正在緊張地調試著飛行控製係統、導航係統、通信係統等。
巨大的顯示屏上跳動著各種數據和圖表,技術人員們專注地分析著每一個參數,確保航電係統的穩定運行。
眾人直接看呆了。
這真的和他們是一個時代的嗎?
感覺他們航空工程院的仿製機充滿了各種工業風,而運20就已然跨越了好幾個時代,提前進入了智能化控製時代。
張院長倒吸一口冷氣,足足震撼了好幾分鐘。
不斷的腦海中懷疑,這真是的大夏國的飛機製造的車間嗎?
確定不是什麼次時代的宇宙飛船基地?
極具未來科技感的畫麵,狠狠的映入他們的眼簾。
眼睛珠子瞪得這麼大,都不怕炸了。
張院長的身體僵硬如鐵,就像被點了穴一樣。
眼睛死死的焊在了各種先進的數字化控製設備中。
在參觀過程中,龍晨詳細的介紹到運20的航電係統采用了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和智能化控製算法,能夠實現飛機的自主飛行、精確導航和高效通信。
張院長等人已經很久沒有變換過一個姿勢了。
“這個航電係統的先進程度,已經讓運輸機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麵走在了世界前列……”
張院長不禁感慨道。
他現在不知道還能說些什麼。
最後,張院長來到了總裝車間。
在這裡,運20的各個部件將被最終組裝成一架完整的飛機。
車間裡,一架即將完成總裝的運20機身靜靜地停放在中央,周圍是忙碌的工人和各種先進的設備。
張院長繞著機身緩緩行走,仔細觀察著飛機的每一個細節。
從機身的噴漆工藝到艙門的安裝,從起落架的調試到內飾的布置,每一處都展現出了極高的工藝水平和質量標準。
他走進飛機內部,看到寬敞的貨艙和舒適的駕駛艙,心中對運20的實用性和舒適性有了更直觀的感受。
“這哪裡像是我們這個階段能製造出來的飛機,簡直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
張院長由衷地讚歎。
旁邊周主任也興奮的點頭。
這大家夥,要是造出來真能飛起來。
那就厲害了!
一次性可以給前線運送不知道多少物資!
趙大帥看見這個大家夥,那還不得激動的跳起來?
參觀結束後,張院長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他原本以為運20項目會麵臨諸多困難和挑戰,甚至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
但通過這次實地參觀,他親眼目睹了運20項目團隊的實力和努力,看到了那些先進的技術和精湛的工藝。
他意識到,龍晨帶領的這個團隊正在創造一個奇跡,他們不僅打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更讓大夏國的航空工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從基地出來。
周主任問張院長的心情怎麼樣。
張院長有些慚愧的說,“看來我真的是小看了龍晨和他的團隊,運20項目必將成為我們大夏國航空事業的一座裡程碑……”
“但是,就目前眼下的需要,運20這種摸著石頭過河的大型運輸機,恐怕並不能做到隨時都可以起飛,甚至在戰場上使用的效果,我們的伊爾14仿製機項目,依舊要正常進行。”
周主任點點頭。
他也是這個想法。
雖說龍晨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
但凡事都不能靠賭,前線運輸能力告急,後方必須馬上想辦法解決。
運20固然是個很美好的期望,可一旦到時候無法正常起飛,或者無法在戰場上使用,那將會對前線的戰況造成很大的延誤。
所以原創機型和仿製機型必須兩步走。
……
張院長回到航空工程院學院後,繼續帶著人對伊爾 14的仿製工作卻全力以赴。
他親自坐鎮指揮,組織專家團隊對每一個技術細節進行反複研究和打磨。
“我們要確保仿製機的性能與原版無異,這是我們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重要一步。”
張院長在項目會議上強調道。
日子一天天過去,伊爾 14的樣機建造工作都進入了關鍵階段。
這期間,兩個項目團隊都被中部地區的大領導們叫過去,因為現在雙方都在搞運輸機,可是誰的更厲害,大領導們很想知道,而且大領導們還叫了不少專家過來。
運20和伊爾 14仿製機兩個項目團隊齊聚一堂。
林朵朵胎體龍晨出息,首先介紹了運20的設計理念和目前的進展情況。
“運20采用了全新的氣動布局和先進的材料技術,旨在實現更大的運載能力和更遠的航程。”
她的講解清晰明了,引起了不少專家的興趣,但也有一些人麵露懷疑之色。
隨後,航空工程院的專家介紹了伊爾 14仿製機的情況。
“我們嚴格按照原版圖紙進行仿製,對每一個零部件都進行了精細加工和質量檢測。”
他們展示的成果確實令人矚目,伊爾 14仿製機的各項性能指標都與預期相符。
會議進入討論環節,雙方就技術難點、創新點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爭論。
支持運20的專家認為,雖然風險高,但一旦成功,將使大夏國航空事業實現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