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說句話吧!”
李有福笑了笑,“大隊長,你看咱們也走了好幾個小時,早就餓的前胸貼後背,要我說,野豬就整個殺豬菜,全大隊的老少爺們都來吃,人人有份。”
“等吃飽喝足,咱們再說剩下野豬分配的事,我保證,絕不讓咱們西林子大隊的人吃虧。”
這話說的實在是漂亮,不少人眼前為之一亮。
“對對對,什麼事都等吃飽肚子後再說。”
張大山吩咐,“都彆愣著了,全都動起來。”
“一會誰家要吃殺豬菜,就各家準備各家的口糧,又想吃又不願意拿口糧出來的,就彆怪我張大山說話難聽。”
“走,咱們先到知青宿舍看看。”
所謂的知青宿舍,就是一排老舊平房,聽說以前部隊的人在這待過,好在地方夠大,收拾收拾,立刻就能住進去。
除此之外,知青宿舍邊上的空地,被劃撥成了知青的自留地,平時種些蔬菜,是足夠解決一大幫人吃菜問題。
再不濟,山上還能找到野蔥,野薑,野果和野菜,這就是張三寶說的物產豐富,不像有的地方,吃的草根樹皮都沒了。
一句話,感謝大自然的饋贈,人放勤快些,想餓死都難。
“你們先收拾著,來幾個人跟我一塊去領糧食,彆讓人家大隊長等太久。”
“算我一個。”
“我也去。”
一大半的人跟著王寶強走了出去,出來的時候,夏婉,宋春蘭,張芳芳等幾個女同誌也在。
“這麼快就收拾好了?”
“哪有這麼快,領完糧食,回來再收拾就是了。”
“說得對!”
王寶強看向張大山,“大隊長,你看要不咱們先把糧食領了。”
張大山點了點頭,“行,都跟我走吧,不過話說前麵,糧食算大隊部借給你們的,等收完糧食,工分折算成糧食,借的那部分要還給大隊部。”
到了大隊部,張大山吩咐人過稱,每人是30斤糧,其中25斤粗糧,3斤白麵還有2斤小米。
宋春蘭傻眼了,“隻能借這麼點?”
那人沒好氣道:“每個人都一樣,你到底借不借?”
“借!”
不借就沒吃的,宋春蘭一咬牙還是說了借。
看著布袋裡的糧食,宋春蘭不知道怎麼辦,問題是夏收還有很長時間,30斤糧精打細算也不夠。
夏婉早知道這一幕,乖乖排隊借糧食。
可能有人要問糧食不夠吃怎麼辦?
隻能繼續找大隊部借,或是用錢買,碰上大隊部有餘糧啥都好說,碰上沒餘糧就隻能餓肚子。
知青下鄉是領了一筆安置費,這個還真怪不到人家頭上,相反,不少下鄉知青,肩不挑手不能提,人家一天賺10個工分,他一天就四五個工分。
到了分糧食的時候一看人傻了,工分不到人家一半,彆說還大隊部糧食了,自己吃飽都成問題。
所以,知青下鄉兩三年,還倒欠饑荒的一抓一大把。
紅星機械廠的人就沒有這種顧慮,不!應該說,廠,單位,派下來支援祖國建設的工人都沒這種顧慮。
甚至乾起活來的時候,比誰都賣力。
因為每個人有退路,短則一兩個月,長則半年,一年就能回去,支援建設就成了榮譽,是一種曆練。
終於輪到李有福的時候,張大山把李有福拉到一邊。
“有福,你給叔透個底,剩下的野豬你打算如何處理?”
其實來之前李有福就有了答案。
第一,他下鄉不是來和誰結仇,為了一點野豬肉不值當。
第二,他的根在紅星機械廠,始終要回到紅星機械廠,所以,多給紅星機械廠爭取好處,讓這群人欠他的情,這就是李有福要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