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王哥!”
“小事,說這些就見外了。”
王科長拍了拍李有福的胳膊,“回去告訴咱二姐,讓她安心工作,這些事由廠裡來解決。”
“好,回去了我就跟二姐說。”
就在這時,食堂的人拿著單子走了進來。
“科長,野豬毛重307斤,這是單據。”
王科長接過單據隻掃了一眼,接著就把單據遞給李有福,“老六,你也看一眼。”
“我就不看了,信不過彆人,還信不過王哥。”
王科長輕笑一聲,“行,那咱們還是按之前的價格?”
李有福沒意見,307斤,按照22元一斤,總共6754元,都快要趕上李有福賣工作的錢,他還有啥不滿足的。
“小胡,回去跟食堂說一聲,抓緊點時間把野豬給處理了。”
“好的科長,那我就先下去了。”
“嗯!”
等食堂彙報的人走了,王科長拿起筆在單據上簽字,然後將簽過字的單據遞給李有福,“老六,一會拿去財務科把錢領了。”
“謝謝王哥。”
“你看,又這麼客氣,該說謝的人是我。”
王科長抿嘴一笑,接著拉開抽屜從裡從麵取出兩條大前門,“這兩條煙你拿回去抽。”
“這怎麼好意思呢。”
話是這麼說,李有福卻是一點沒客氣,“王哥,那我就不跟你客氣了。”
“這就對了。”
王科長咧嘴一笑,感覺兩人的關係又親近了不少。
兩條煙對他來說不算什麼,李有福要是不收,或許王科長才頭疼。
“王哥,下次送物資可能沒這麼快。”
李有福覺得還是有必要跟王科長說一聲。
當然!賣掉工作和送物資並不衝突。
李有福從江浙省回來後就可以送物資,既能賺錢,還能維持關係。
畢竟有這層關係在,大姐,二姐在糖廠的日子也能好過些。
“好!”
王科長表情十分平淡,像是早已預料,“說實話,你能這麼幫我,王哥念著你的好。”
“要是因為幫我,耽擱你自己的事,那我也太不是人了。”
“王哥放心,你對弟弟這麼好,有多餘的物資一定念著你。”
“成,有老弟你這句話,當哥的心裡就踏實了。”
王科長喜形於色,他一個科長對李有福這樣,不要麵子的?
說白了,全國到處缺少物資,尤其計劃外物資,李有福又憑啥要把物資送給糖廠?
所以…不是李有福求著王科長,而是王科長求著李有福。
在這個年代當官不算啥,有物資走到哪裡都能吃的開。
“王哥,要沒啥事我就先回去了。”
“急什麼,留下來吃頓飯,到時候咱哥倆再喝一杯。”
“我倒是想多留一會,這不是還要把錢送回去,一來一回好幾個小時,到時候天都黑了。”
在彆人眼裡,野豬是李有福從下麵收購的,再說,李有福也不算完全說謊,從縣城到李家村,的確要花2個小時。
“那行,早點把事情辦了心裡踏實。”
“我就不多留你了,路上慢點。”
……
“娘,我回來了。”
李有福到家門口,觀察了一下四下無人,連忙從靈泉空間取出500斤豆粕,整整裝了4個麻袋。
聽到聲音,蔣翠花,張玉梅從屋裡出來,一眼看見自行車後座的麻袋,詢問,“這又是啥?”
“之前不是跟你說了,咱家今年養豬,麻袋裡麵全是豆粕,整整500斤。”
嘶!
“這麼多?”
兩人倒吸一口涼氣,沒想到一早上的工夫,李有福竟然從外麵弄回來了500斤豆粕。
李有福笑著反問,“多嗎?”
“這還不多。”
蔣翠花白了他一眼,這話也就是李有福,換個人腦殼都能敲掉。
剛拉回來的豆粕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發酵10天到半個月,還要添加一些其他輔料,例如,玉米,紅薯,麥麩,米糠等等。
不過最常見的還是豬草。
“你飯吃了沒有?”
“吃過了。”
“你不是說要去研究所辦手續,辦的怎麼樣了?”
蔣翠花一邊倒水,一邊詢問。
“你兒子出馬,哪有辦不成的。”
“不過和原來想的不一樣。”
“出問題了?”
李有福沒急著回答,端起蔣翠花倒的水,哐哐,一口氣喝乾,“我把工作給賣了。”
“賣了?”蔣翠花一下子愣住了。
“嗯!就是你想的那樣。”
李有福拿出一根煙點燃,接著把研究所發生的事,一五一十說給蔣翠花聽。
“我還以為當官的,隨便就能安排人進去,沒想到也要花錢買工作指標。”
其實不隻是蔣翠花會這麼想,張玉梅也是同樣的想法,或者說,在大部分農村人眼裡,城裡人就應該個個光鮮靚麗,當官的更是無所不能。
聽完李有福的話,兩人一陣恍惚,簡直就是濾鏡碎了一地。
見狀!
李有福樂的不行,忽然想起一句話,“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休想搬動。”
哪怕過了幾十年,日子好起來了,還是有人覺得國外的月亮就是圓,呼吸到的空氣都是香甜的,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事實擺在麵前又如何,寧願活在自己編造的夢境裡,在李有福看來,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悲哀。
“或許去年還可以,到今年已經不容易了,往後隻會更嚴格。”
李有福很清楚,曆史的軌跡就是按照這個前行。
一個蘿卜一個坑,隨便招人的時代已經過去,除非擴建,以後的崗位隻有兩種方式。
要麼子承父業,就像李有福這種,私下通過買賣工作指標,明麵上還是轉給指定的人,要麼就是高學曆,分配的形式。
“我原本聽了主任的建議,是想把工作轉給二叔,算下來,就剩下二叔一家還在地裡刨食,要是二叔有份工作,照顧爺奶也能儘心儘力。”
“不過采購員不好乾,我怕二叔去了也是白搭,這些話咱們自個關起門說說就行了,可千萬彆在二叔麵前提。”
李有福說的是心裡話,幾百塊錢他壓根不在意,比不上能讓家人過上好日子重要。
話又說回來,有錢也就那麼回事,你還能肆意妄為,大買特買,用不了一天時間,就有人過來調查你,所以…保證一家人吃好喝好,平安度過到改開,才是最重要的。
“你娘又不傻,我去外麵說這些乾啥,不是沒事找事。”
“小叔子,我也是,我不會到外麵亂說。”
李有福揚了揚嘴角,他自然信的過兩人,一個是自己的四嫂,一個是自己的親娘,不過該有的提醒還是要提醒,免得無意間說出去,可就把人給得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