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的時間過去了,河堤越築越高,河床越挖越深,雜亂無章的老仙溪,終於有了一點正規軍的氣象。
現在的河道兩岸兩排河堤如同一條長龍,從山腳一直蜿蜒到了出海口,越往下遊河床越不好挖,中部這一段是積澇嚴重的地方,梁川也聽從趙小品的指示,先從這一段下手。
中遊改道,下遊的河道自然流向也會改變!
上中遊的河道也是問題最嚴重的地方,下遊畢竟常年有水,蓄水能力也夠,暫時不需要去動。
按梁川的安排,對這些民夫的管理改進了許多,幾乎每天都有新的製度出台,比如每人要乾多少活才能足額地拿到工分,又安排了梁家天雄軍的人來河道上監工,有人在旁邊看著,民夫們偷懶的便少了許多,雖然偶爾也有幾個不聽話,不過完全不影響大局。
河道上的規矩漸漸要形成製度,每年春耕之後就是服徭役的時間,隻是地點工地不一樣罷了。下一次這些製度也要用得上,隻要大家知道了規矩,以後大家就不會亂來!
有了規矩,服役的效率第一個高了起來,大家很是自覺。一方麵誰都不願意夏天發大水的時候把自己家的地淹了,一方麵大家也想多賺一點工分,反正這時候回了家裡也沒有事做,能賺一點算一點,這海也不算太累。
梁家為大家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吃就不必說了,餐餐都是免費的,雖然一天隻有兩
餐,這也符合這年頭大家的飲食規律,隻有大戶人家才有一天三餐,普通的人家還是一天兩餐。
住的差了一點,這是沒辦法的事,趙小品也指揮人蓋了許多的工棚,總算不用風吹雨淋,這些簡易的工棚也隻有頂上一個蓋子,四麵漏風,條件相當的差。
大家已經很滿足了,以前報徭役,他們都是直接睡在工地上,哪裡還有什麼工棚!
雖然年青人要承擔的體力活更加繁重,但是有了緊急調配來的騾子與獨輪車之類的工具,大家的活似乎就輕鬆了許多。
騾子的數量始終不夠,但是獨輪車的數量一夜之間仿佛井噴了一般,河堤上多出了上千架獨輪車!
數量有些誇張,但是實際情況就是這樣。
阿儂說了一句,這些獨輪車現在可以用在修河上,河修完了收歸到梁家軍,以後後勤補給就更加方便了!
一句話點醒梁川,加快了獨輪車的製造速度!
獨輪車的生意許多人甚至都看出來了,坊間也成立了許多能製造獨輪車的檔子,大家看準了夷州百廢待興,就像車行一般,準備來賺這第一桶金!
製作獨輪車並不難,鐵都是從梁家的鐵鋪買的,這是梁家壟斷的生意,彆人染指的份都沒有,還需要許多的木匠,木匠就好找得多了,這些木匠隻需要簡單培訓一下就可以上崗製作獨輪車,至於木材,也是找梁家去買,要麼就是自己去山裡采伐,市麵上
沒幾個敢到山上去伐樹,那是土民的地盤。。
港口上麵也能買得到木材,現在的獨輪車一台也就幾貫錢,幾戶人家湊合著也能置辦上一台,大家合著用,也不會吃虧!
誰不想來年下地的時候能有這麼一台車子幫忙搬各種工具,運種子和收成!
就連許多的民夫都在心裡暗自決定,等他們回到街道,也要買一**輪車自己用!
河堤修得實在堅固,河泥不僅夯得極為堅實,下麵還要一層一層地撒上鹽,防止河堤上長出草樹,一些要堅的部位,更是還要將土燒熟砸勻,再鋪到河堤上,這樣修出來的河堤可謂千秋萬代!
前後一個月的時間,清明前後,河堤已經頗有規模,雖然還是一條土壩子,但是經過無人用力夯實的河壩,現在已經可以頂得住一場大洪災!
清明時節雨紛紛!天氣仿佛在這一刻完全熱了起來,今年的夏天來得特彆的早,讓人身上的冬天脫下,換上了短褂,乾起活來更加輕便。
蔡駝子樂嗬地在嘴裡嚼著一根草莖子,草汁裡的苦澀味沒有妨礙到他的閒情雅致,相反吃點苦味兒,更讓他晚上的嘴裡更有味。
晚上的晚飯已經燒完,鍋裡的飯一點不剩全讓人給吃完了,大家拍著肚子正在討論著明天的天氣,晚上烏雲已經來了,說不定明天會有一場大雨!
這雨下不下與他老頭兒都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就算天塌下來,他還是一
樣要燒飯,東家賞了他一件美差,這每天燒出來的飯,他們這些管後勤的夥夫總能吃第一口熱乎的,最後來的人有時連湯都混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