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十七她們一一回了。
“……鬼門關寨子後麵真的有銀礦嗎?”周琅深思道。
銀礦是絕不能讓蛇山寨行力,讓周大郎得手的。
林十七搖搖頭。
她知道周琅問話的意思。
她是聽過書,可是這些小細節,她忘了啊!
誰知道她自己會穿越到一本小說裡來的?
離離原上譜!
小啞娘回道,“我不知道,我反正是這麼聽他們說的,他們說話聲音很低,但我五感超於常人,剛好能聽清。”
“行,先不管那些,目前先把徐氏商行的事情解決了。”
周琅接手了無人機。
解鎖了更多的功能,都是林十七不會的。
小啞娘在旁邊目不轉睛學著,還是爹更厲害。
他是看出來了,林十七就是個半吊子,隻會基礎的功能。
而周琅就一樣了,啥都會。
當然他也不嫌棄娘林十七,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比如說,做豆腐,周琅肯定不如林十七會做。
周琅把無人機定在了徐氏商行的上空。
“徐氏商行晚上開始巡邏了,看樣子請了不少的人,都是有武功的。”
她們還在無人機裡看到了徐管事。
徐管事好像急得不行,愁眉苦臉,嘴角上火。
周琅猜測道,
“今晚應該沒有那麼快。大概率在明天晚上,或者後天晚上動手。”
林十七又出去定了一間房。
周琅現在來了,屋裡隻有一張床,睡不下。
所以,又給小啞娘隔壁開了一間。
玩好了,他就回去睡覺了。
周琅明天再要繼續考試,他晚上也是要睡覺的,睡到天亮前,再悄悄摸過去考場裡。
小啞娘去睡覺之後,林十七兩人進入了同心鎖空間裡。
挑選武器。
“要是徐氏商行不敵,我們肯定要幫忙出手,上次用山神娘娘糊弄了過去,這次我們再出手,要更謹慎才行,不能留下馬腳。”
周琅從那一堆的武器箱子裡,翻找了幾件東西出來。
煙幕彈,關鍵時刻可以用來逃生。
便攜電擊棍,可以近距離防身。
,不留痕跡,輕鬆放倒敵人。
上次的袖箭,箭支不多,用得差不多了,是特製的箭,沒有補及,用一支少一支。
這玩意兒使用起來危險,沒給林十七,他自己帶上了。
周琅給林十七安排了一根便攜電擊棍,小巧,可以藏在身上,近距離出其不意使用。
拿了兩把出來,他與小啞娘用。
戰鬥的事情,他們男人去做,林十七這點手無縛雞之力的小菜雞,就在後方藏嚴了得好。
又取了兩把軍用匕首,非常鋒利,削鐵如泥。
他與小啞娘一人一把。
其它的暫時不動用,這裡是縣城,動靜不宜太大,到時候,玄學的說法都沒有。
極容易露出馬腳。
周啟南定然是個聰明人,要不然,他不可能是書裡的主角。
不能在他這裡露出太大的破綻與馬腳。
周琅一一都交代了林十七。
“知道了,你回考場去吧。還能再睡會兒。”
周琅不聽,“考場那破地方,太小了,我個頭高,睡不下,我就與我媳婦一起睡,天亮再走……”
“嗬嗬。”
林十七懶得理他。
不過,還是把被子分給了狗周琅一半。
多問了一句,“考試怎麼樣?”
“一切順利。”
嗬,狗周琅信心滿滿呦!
第二天,狗周琅什麼時候走的,林十七都不知道。
小啞娘給她買了早飯,來敲門,她才醒過來。
伸個懶腰,把門給打開了。
小啞娘往屋裡看了一眼,沒見到周琅的人,就知道周琅早已經走了。
還好,他沒有買三份早飯。
買三份就浪費了。
吃了東西,林十七把周琅拿出來的東西,交給小啞娘。
她還準備教他的,結果,這小子無師自通,射中了外麵院子樹上的一隻鳥。
片刻,那隻鳥就頭一歪,掉下樹來。
這臭小子,一溜煙地就跑出去,把那隻鳥撿回來了。
快活得很。
“娘親,它果然沒死。”
試過之後,又對匕首愛不釋手起來。
“娘親,這刀真的好鋒利啊!我喜歡。用這刀,壞人,我可以一刀一個。”
林十七……
你是個娃娃,殺心不要太重了。
到了天黑之後,周琅又俏摸來了。
小啞娘知道他會來,還給他也買了晚飯,豐盛得很。
林十七隔三差五地會給他一些零花錢,小家夥平時幫忙老周家做事情,有時候也會有錢拿,所以,他是個有私房錢的小朋友。
周琅表揚了他,小家夥美滋滋的。
“今晚下半夜警惕一點,如果不出意外,下半夜裡會出事。”
林十七道,“那你們上半夜抓緊休息一會兒,我上半夜看守無人機。”
徐氏商行她今天又去關心一下,徐管事說,今天還請了衙門裡的捕頭來坐鎮了。
她看到至少有個捕快,在徐氏商行裡巡邏。
但是蛇山土匪都是亡命之徒,不知道能不能行。
徐管事自然不會要她一個弱女子與小孩子去幫忙,她也不能上趕著去,於情於理都說不通。
還好,有無人機可以監控到徐氏商行裡的一舉一動。
倒也方便。
無人機是特製的,放得很高,在星空裡,人要不注意看,根本看不清。
算是比較安全的。
周琅與小啞娘一起,上床去休息了。
林十七盯著無人機,無聊刷著手機追小說玩。
老周家。
周啟南突然放學回來了。
“大郎,你怎麼回來了?”王氏問。
周啟南道,“今天白天沒看到咱們家啞娘妹妹去上學堂,不知道家裡是不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王氏嗨一聲,“能有什麼事?他們四房手裡有兩銀子,生怕花不完,作賤唄!你四叔去縣城裡考試去了,你四嬸帶那啞巴丫頭也一起去陪考了,據說在縣城裡花銀子住那大客棧呢!真正是敗家娘們!太敗家了!你奶都說她們娘倆不像話,敗家得很。”
周啟南哦了一聲。
周老漢得知他是關心妹妹回家的,還蠻高興。
認為兄友弟恭才是他們老周家的家風傳統,是好事兒。
說明大郎哪怕常年在外麵讀書求學,也不會忘記關心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