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夏明鏡 > 第380章 父子相

第380章 父子相(1 / 1)

推荐阅读:

伊人沒好氣的瞥了吳管家一眼,道:“你胡說什麼,趙國皇家的孩子,怎麼可能和他長的一模一樣,你老眼昏花了吧!”

吳管家搖了搖頭,很篤定的說道:“少爺是我看著長大的,他幾歲長什麼樣,我都看在眼裡,老奴看錯誰,也不會看錯少爺的,你看,這鼻子,這眼睛,多像少爺啊!”

眾女聞言,立刻仔細打量起這孩子來,果然在他的眉眼間,看到了一絲熟悉的感覺。

好像……,真的有點像啊!

蘇青此刻也想起來,那種熟悉的感覺來自哪裡了。

吳管家說的沒錯,這孩子,和李諾小時候長得簡直一模一樣!

她的目光第一時間望向伊人。

難道,這是她和李諾在趙國偷偷生下來的?

這孩子看起來和李晏差不多大,也就是說,他母親懷孕的時間,也和佳人差不多,莫非,那個時候,他就和伊人私定終身了?

不可能啊,伊人至今還是處子之身。

但若說是他在趙國和彆的女子生的,時間根本對不上。

以這孩子的年紀推算,李諾那個時候還在長安。

他在長安偷偷和彆人生下孩子,送到趙國讓趙國女皇撫養——於情於理,這都說不通啊!

更重要的是,他不是會在外麵偷偷留情的人。

難道隻是長得相像?

這世上,竟會有如此巧合的事情?

李晏和李念,眉眼都和佳人更像,李梔則更像安寧公主,沒理由彆人的孩子,比他的親生骨肉和他更像,說破天都沒有這樣的道理。

蘇青淩亂了……

不止是她,所有人都很淩亂。

吳管家終於意識到了什麼,愣了一瞬之後,重新打量著那孩子,咂了咂嘴,搖頭道:“可能是我老眼昏花了,現在看起來,這小家夥和少爺,似乎也沒有那麼像……”

李允在趙國的墨家官員麵前出儘了風頭,心中得意萬分,背著手,踱著步子溜達過來,目光不經意的一撇,愕然道:“這誰家小孩,怎麼和李諾這麼像……”

大殿某處。

李諾正在和女皇討論如何治理國家,伊人忽然走過來,問道:“知意,這孩子叫什麼名字啊?”

趙知意目光微動,垂下眼瞼,說道:“他叫趙澈,我希望他以後能做一個光明磊落,心思純淨之人,不要像皇兄那樣……”

伊人將趙澈向李諾這裡湊了湊,問道:“喂,你看這孩子像不像你?”

李諾白了她一眼,沒好氣道:“你開什麼玩笑,彆人的孩子怎麼可能像……”

李諾話未說完,語氣忽然一滯。

彆說,這小家夥的眉眼間,還真的和他有些相似。

但也僅僅是相似而已。

不到一歲的孩子,還沒有完全長開,除非是非常明顯的特征,哪裡能看的出來和誰像,不過是湊巧鼻子眼睛和他相像而已。

酒宴結束之後,眾人回到王府。

剛剛走進房間,安寧和伊人就將房門關上,雙臂環胸看著他,佳人的目光之中,也帶著審視和懷疑。

李諾看了看她們,問道:“乾嘛?”

伊人狐疑的看著他,問道:“趙澈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諾更加疑惑了,問道:“什麼怎麼回事?”

伊人道:“吳管家和娘說了,他和你小時候長的一模一樣,這你要怎麼解釋?”

“我解釋什麼?”

李諾滿臉疑惑的問了一句,隨後才意識到了什麼,愕然道:“不是吧,你們懷疑他是我的孩子嗎,開什麼玩笑,他和李晏差不多大,想想就不可能好吧……”

這件事情,根本就沒有什麼好懷疑的。

趙澈和李晏一般年紀,也就是說,他的母親,和佳人與安寧是同時懷孕的,他那會還在長安,難道能一夜之間瞬移到趙國國都,給盛王戴頂綠帽子?

這一點,眾女也解釋不通。

安寧疑惑道:“難道真的這麼巧合?”

李諾是真沒想到,他這也能躺槍,要不是這個世界的科技做不了親子鑒定,他必須立刻證明自己的清白。

墨家還沒發展到這種程度,這個世界的醫家雖然另辟蹊徑,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但對於這種事情,也無能為力。

無奈之下,李諾隻好請東方前輩證明他的清白。

第二天一早,東方玄正欲出門,便被李諾攔住。

他看著李諾,詫異道:“你算這個乾什麼?”

李諾道:“前輩你就彆問了,你就說能不能算吧。”

東方玄搖了搖頭,說道:“彆人能算,你算不了。”

李諾愕然道:“為什麼?”

東方玄解釋道:“你的儒家修為太高了,各家的手段,對於高境儒家沒有用,除非陰陽家聖人,恐怕沒有人能算出你的事情……”

他打量了李諾幾眼,臉上露出意味深長之色,道:“你小子,處處留情,連自己的孩子有幾個都不知道?”

李諾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奈何她們非要懷疑,李諾懶得解釋,揮了揮手,說道:“你去忙吧……”

雖然沒能直接證明他的清白,但安寧和伊人還是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結。

畢竟,那種說法太站不住腳,無論怎麼懷疑,都解釋不了懷孕時間的問題,他的冤屈自然會被洗清。

東方玄離開王府,來到國師府。

看著在椅子上曬太陽的枯瘦老者,他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疑色,問道:“我上次明明分了幾年壽命給你,你怎麼又變的死氣沉沉的,你是不是又濫用陰陽術了?”

趙國國師緩緩睜開眼睛,沒有正麵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問道:“你還記得公孫家嗎?”

東方玄點了點頭,說道:“當然,百年之前,公孫家強橫一時,隻是近些年,沒有怎麼聽過他們的消息了,也不知道傳承還在不在……”

陰陽家各大家族,都曾有自己的鼎盛巔峰。

東方家的巔峰,是在三百年前,但自從家族老祖突破聖人之境,癲狂而亡之後,家族就一代不如一代,到了這一代,隻有晴兒一個傳人了。

趙國國師道:“這些年來,公孫家還有一位傳人,就在趙國,她明麵上隻有第五境的修為,但我懷疑……”

東方玄問道:“懷疑什麼?”

趙國國師舒了口氣,說道:“懷疑她已經入聖了……”

東方玄大驚道:“什麼,大陸還有第七境的陰陽家聖人,她在哪裡?”

趙國國師道:“她已經隕落了,但她隕落之前所做的一些事情,我看不懂……”

……

趙國。

國都街頭,百姓議論紛紛。

“聽說昭王殿下昨日回來了。”

“那隻巨鳥,就是昭王的坐騎,不愧是昭王,果然與眾不同。”

“你們說,陛下收養的小殿下,會不會是她和昭王的孩子?”

“不是說,那是盛王的妃子所生嗎?”

“朝廷的話,也不能全信,如果是盛王的孩子,女皇陛下會對他那麼好嗎,還將他收為義子,依我看,他很有可能,就是陛下和昭王的孩子……”

李諾今天本來是陪她們逛街的,一路之上,聽到了許多離譜的謠言。

說什麼趙澈是他和女皇陛下生的,他自己都不知道這件事情。

按照時間推算,除非他還在長安的時候,就和女皇發生了關係。

但那個時候,人家還是黃花閨女,這也是她們親眼看到的,都不用李諾自證,佳人和安寧她們根本不會相信,伊人更是能證明,他們在趙國的時候,一直都是清清白白的。

就算是現在她們早已看不透成為女皇的她,也不會相信如此離譜的流言。

“見過昭王殿下。”

“昭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和在長安不同,走在趙國國都的街頭,百姓們都是一臉熱情和真誠的笑容。

佳人和安寧的心情,明顯比在長安的時候好多了。

讓她們換一個環境,果然是正確的決定。

趙國的局勢,比大夏安定的多,有女皇照顧她們,李諾可以放心的做自己的事情。

回到王府的時候,李諾發現女皇也在這裡。

李晏在草地上晃晃悠悠的走路,趙澈跟在他身後爬來爬去,雖然趙澈隻比李晏晚出生了十天不到,但看起來完全不像是年紀相仿的孩子。

李晏和李念他們,已經會叫爹娘和姨姨,也能顫巍巍的走路,趙澈還隻會爬和坐,也不怎麼會叫人。

不過,趙澈的發育速度,才符合常理。

李晏和李念以及李梔,都是李諾當時用第五境的醫家真氣天天洗禮的,體質比尋常孩子好太多了。

趙知意顯然也發現了這件事情,看著兩個孩子,好奇的問李諾道:“他們年紀明明差不多,為什麼趙澈和李晏的差距如此之大……”

李諾向她解釋了緣由,趙知意想了想,說道:“你能不能也幫幫趙澈,李晏他們都會走了,他還隻會爬,沒辦法和他們一起玩……”

她既然開口了,李諾當然沒法拒絕。

李諾走過去,將在地上爬的趙澈抱起來,小家夥在李諾的懷裡,也不抗拒,眨著大眼睛看著他。

李諾望著眼前的小臉,心中說不出的奇怪感覺。

看到他的第一眼,他還不覺得有什麼。

一旦接受了這孩子和他像的設定,他越看越覺得像……

也難怪安寧和佳人會懷疑……

趙知意看著李諾抱著趙澈,認真逗他的樣子,嘴角不由的浮現出一絲笑容。

隨後,她從袖中取出一封紅色的折子,說道:“這是禮部和欽天監為你們選定的大婚日子,你們從中挑選一個吧。”

禮部挑選的吉日,有十幾個至多。

最近的,十天後就能舉行。

遠一些的,有一個月後,兩個月後,最遲還有到年底的。

李諾自然想越快越好。

但這一次,伊人卻抱有不同的意見。

按照兩個人的生辰八字,十天後雖然也算是吉日,但隻能算是下吉,其他的日子,有些是上吉,有些是大吉,也有上上大吉的。

上上大吉自然最好,但卻是在八個月後的年底。

李諾當初和佳人成婚,婚禮之日也不過是上吉而已。

但伊人卻認定了這一天。

蘇青勸她道:“上吉也不錯,差不多就行了。”

伊人看著蘇青,態度堅決的說道:“這麼久我都等過來了,不差這幾個月,一輩子隻成一次親,第一次已經被搶了,這一次,我一定要最好的!”

蘇青嘴唇動了動,最終什麼都沒有說出來。

在這件事情上,伊人確實受了太多的委屈,好不容易才有補救的機會,就由著她的想法吧……

李諾自然也沒有什麼異議。

不過,在成親之前,他肯定不能一直待在趙國。

趙知意從李諾手中接過折子,看到其上圈起來的日子,意外道:“你們確定要等這麼久嗎?”

李諾笑了笑,說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既然伊人喜歡,就由著她了……”

趙知意輕聲感慨,語氣中有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你對伊人可真好啊……”

趙國,國都。

近日,除了八卦女皇陛下義子的身份,國都的百姓也都在議論昭王和昭容公主的婚事。

女皇陛下對這兩位異姓的王爺和公主,可謂是極儘寵愛,兩人婚禮的儀製,遠遠超過了普通的親王和公主,僅在皇帝立後之下。

從某種程度上說,就連立後大典,也比不過這場婚禮。

為了表示慶賀,屆時,不僅各大官衙會放假三天,女皇還免去了耕地數在百畝之下的農戶一年賦稅,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舉國同慶,哪怕是皇帝大婚,也未必會給百姓免稅。

這一場婚禮,必將被不少百姓銘記。

就在趙國的百姓因為昭王的回歸,而多出不少茶餘飯後的談資時。

大夏,長安。

至聖三十六年的科舉,剛剛放榜。

這是三年內的第三場科舉,也是大夏立國以來,錄取進士人數最多的科舉。

這一屆科舉的錄取人數,足足有五百人。

這五百人,隻有前一百位會被立刻委任官職,但之後的四百人也並不著急。

他們的先生作為巡查禦史,才走過了區區數州,就又為朝廷空出了許多官位,隻要先生再殺些貪官,肯定有他們能補到的缺……

今年的科舉,還有一個讓人驚奇的現象。

此屆錄取的五百名進士,有四百九十三位,都是參加過李諾科舉輔導班的學子。

雖說這些人都是經過一次篩選的,但正常情況下,也不可能出現這種恐怖的比例。

讀書人極其講究師承,這意味著,這一屆的進士,近五百位朝中未來官員,都得叫他一聲先生,這是何其龐大的一股力量……

皇宮。

幽寂無聲的宮殿中,一道身影緩步走進來,彎下腰,恭敬說道:“陛下,查到了一些線索,那些人,極有可能來自齊國青鸞社……”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