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9誘惑(1 / 1)

推荐阅读:

德雷克指著前方說道:“那裡,從來沒有除西班牙以外的船出現過,隻要我們快速,在他們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我們能得到無數財富。”

德雷克並沒有說謊,這個時代的大海,真的是蘊藏著豐富的財富。

當然,這些財富不是海水下麵的魚群,而是大海上航行的商船。

每條商船上,都滿載著各類商品,隻要帶回歐洲,都是能夠買到大價錢的。

如果是不值錢的東西,西班牙人才懶得搬到船上,占用寶貴的載荷。

“殺人放火金腰帶”,這句話放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是說得通的,就好像後世調侃,最賺錢的行業都在刑法上麵寫著。

海盜是個非常古老的職業,從古埃及時候就有,北歐的維京海盜曾稱霸一方。

但海盜真正馳騁大洋,還是從1500年以後開始。

1492年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1519年麥哲倫首次完成了環球航行,從那時起,歐洲人瘋狂地追求財富,很多人揚帆出海去實現發財致富的夢想。

其中一些人活著回去,一些人卻再也回不到故鄉。

活著回去的人,一些人因為冒險大富大貴,但隻是其中一小部份人。

但是有這些人的榜樣力量就足夠了,這段時期整個歐洲大陸國家的人們都向往著大海。

他們靠著掠奪和貿易,獲得了足夠的資本,回國成為大富翁。

但是,也有一些人,因為各種原因,最後淪落為海盜。

弗朗西斯·德雷克就是這樣的人,他期望通過大海獲得足夠的金錢,讓他們為大富豪。

但事與願違,在他接近成功的時候,幻想破滅了。

弗朗西斯·德雷克,1540年出生於英國西南部德文郡的一個佃戶家庭,由於家境貧寒,從10歲起就到海上謀生,20歲的德雷克成為船主,擁有一條小貨船從事海上運輸生意。

德雷克很快就發現,僅在近海做點運輸生意,一輩子也發不了大財。

此時,他的表兄霍金斯卻依靠販賣黑奴的生意發家致富,於是德雷克便賣掉了自己的小船,加入到霍金斯的船隊,一起從事奴隸貿易。

1568年,德雷克和霍金斯帶領5艘販奴船前往墨西哥,由於受到風暴襲擊,船隻受到嚴重損壞。

起先,西班牙總督同意他們進港修理,但由於英國人進入加勒比海已經冒犯了西班牙的勢力圈,所以總督在幾天後突然下令攻擊,將英國船員全部處死,僅有德雷克和霍金斯逃離虎口。

從此,德雷克發誓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向西班牙複仇。

此時的奴隸貿易,實際上被西班牙王室列為專利買賣,因為這種不合法的生意能獲得極高的利潤。

也因為利潤極高,所以西班牙的殖民者也私下裡從霍金斯這些人手裡購買價格低廉的努力。

而實際上,這次販賣奴隸的船隻,不僅有霍金斯、德雷克等人的合夥購買的船隻,還有屬於英國女王的船隻,因為英國女王也是合夥人之一。

之後的德雷克一改以前做法,他不再從事海上貿易,而是專注於打劫西班牙商船。

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報複西班牙人,來錢還更快。

在德雷克的喊聲裡,船員們再次興奮起來。

是的,他們很興奮。

他們或多或少猜到了德雷克的意圖,西班牙人不知道他們來到這裡,所以會毫無設防。

這樣,他們很輕鬆就能得到巨大的收益。

隨著德雷克來的船員,都可謂是亡命之徒,若不是為了財富,他們才不會冒著生命危險遠離大陸,跑到大海上。

而且,船隊一路行來,和西班牙船隻交戰無數次,他們也早就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就在眾人大聲歡呼的過程中,忽然,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響起。

“可是,伊麗莎白號和瑪麗哥特號兩條船怎麼一直都沒有見到?他們沉沒了嗎?”

這道聲音響起,頓時讓船上船員的歡呼聲為之一滯。

是的,他們去年從英國起航的時候,可是有五條船。

橫渡大西洋進入美洲後,他們一麵向南航行,希望通過麥哲倫海峽進入更加廣袤的太平洋,完成一次屬於英國人的環球航行,一路上也不斷對富饒的西班牙殖民地和商船進行洗劫。

相應的,西班牙人在遭遇洗劫後,也派出大量戰艦前來消滅他們。

在靠近麥哲倫海峽的時候,德雷克的艦隊還有金鹿號、伊麗莎白號和瑪麗哥特號一共三條大船。

可是到現在,除了座駕金鹿號外,伊麗莎白號和瑪麗哥特號卻是不見蹤跡。

“我們向東靠岸,在大路上休整一下,正好這船也需要修補。

順便,我們在附近找找他們。

按照我和他們的約定,不論最後怎麼樣,我們都去東印度會師。”

這次出海,除了打劫西班牙人,完成環球航行,為女王聯係東方的印度和中國也是很重要的任務。

因此,這次出海政治意義也極為重大。

按照進入魔鬼海後,德雷克和另外兩名船長的約定,不管最後結果如何,他們都要往印度去,在那裡,如果等不到人,那就直接返回英國。

接下來幾天,德雷克就在東麵大陸暫時歇腳,但是卻遲遲沒有找到其他兩條船。

不過,通過對當地的調查,德雷克也逐漸認識到,他們所在的不是大陸,而是新大陸最南麵的一個大島(火地島),而那片魔鬼海,就是大島南麵的海洋。

德雷克也不知道他們的船隻到底是通過了那片魔鬼海過來的,還是怎麼回事兒,反正他們是成果出來了。

而德雷克不知道的是,他尋找的伊麗莎白號和瑪麗哥特號,瑪麗格特號已經沉入無底的大洋深處,而伊麗莎白號則以為他們都已經葬身海底,為了安全起見選擇了返航。

他們實在沒有勇氣,再次進入那片可怕的惡魔海,麵對無時無刻都是滔天巨浪的大海。

終於,十多天以後,德雷克放棄了這樣的等待。

他們還要儘快北上,沿著新大陸的西海岸搜尋獵物。

而此時的魏廣德,也宴請了內廷大檔馮保,就在家裡花廳,擺下一大桌。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魏廣德才提起話頭。

“雙林兄,俺答汗的奏疏已經送進宮裡這麼長時間了,怎麼還不見回音?”

是的,俺答汗的請封奏疏到了京城,魏廣德第一時間就票擬遞進了宮裡。

在他看來一件很簡單的事兒,沒想到之後卻如石沉大海般沒了半點消息。

終於,魏廣德忍不住了,叫人請了馮保今晚來家裡喝酒。

“善貸,此事不小,司禮監有些拿不到主意,所以稟報太後以後,她的意思是等叔大回來再商議一番。

對了,叔大的船隊已經到了濟寧,回京城應該也就是這半個月的事兒。”

馮保放下筷子,對魏廣德不緊不慢說道。

“有何不妥之處?”

魏廣德微微皺眉,問道。

“這索南加措屬於藏傳佛教的格魯教,教義攻擊性比較強,不是那種溫和的教派。”

馮保也是點到即止,沒有多說太多。

因為他相信,魏廣德能夠品出其中的味道來。

“嗬嗬,雙林兄,我看司禮監多慮了。”

聽到馮保這話,再想到之前譚綸曾經提到過的事兒,魏廣德就知道,格魯教教義或許真不受大明朝廷的喜歡。

雖然大明皇室一向寵信佛道兩教,這從京城寺廟道觀的數量上就能看出來,其中還不乏喇嘛教,但實際上對各教派教義還是很在意的。

“或許以前是,不過現在,索南加措都不得不下山,去了仰華寺,你覺得格魯教在西藏影響力真的還很大嗎?”

魏廣德反問馮保道,“一個教派要發展,陛下得到地方政權的支持,否則絕難傳播。

現在那邊的僧官,現在可大多是噶舉派的信徒。

我找人打聽過,所謂藏語“噶舉”中的“噶”字本意指佛語,而“舉”字則意為傳承。

故“噶舉”一詞可理解為佛語傳承或教授傳承,而實際山“噶舉”一詞在藏地還可以表示“口傳”的意思,特彆是噶舉派注重對密法的實際修煉,而對密法的修行又必須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進行。

你想,這樣的教派,需要師傅口耳相傳才能延續,其僧人數量又會有多少?

若不是藏巴汗政權支持,怕是早就被格魯教擠壓到小地方去了。

現在,那裡大部分信徒轉信了噶舉教,你覺得格魯教還有多大威脅?”

魏廣德說道這裡頓了下,見馮保在低頭思考,等了片刻才繼續說道:“現在的格魯教在西藏已經很難繼續生存,所以他才派出大量僧人四處傳播教義。

現在有了草原之主俺答汗的寵信,對於格魯教來說可謂天賜良機。

不僅可以把教義傳播到大草原上,獲得更多的信徒,最重要的還可以借助蒙古軍隊的力量,重新回到西藏去。”

“你的意思是”

聽到魏廣德的話,馮保回過神來盯著魏廣德說道:“此前兵部的討論我也聽說過一些,似乎兵部對此有爭議,擔心蒙古再次坐大。”

“是啊,此事我考慮了很久。”

魏廣德低聲說道:“不過就當下的蒙古,早已經沒了銳氣,或許是因為俺答汗老了。

不過,我大明邊鎮今非昔比也是重要原因,九邊不再是蒙古人隨意跑馬之地了。

他們除了集中大軍突襲某地外,你以為他們還真能再次打進邊牆,威脅我大明安危不成。”

魏廣德麵露不屑表情,說道。

實際上,自從嘉靖末年江南倭亂逐漸平息,大明重新開始重視北部邊防,俺答汗的好日子就已經到頭。

數次攻伐在宣大吃了大虧以後,蒙古人的動作就小了很多。

當然,這個吃了大虧並不是慘敗,而是毫無收獲,大明加強邊鎮也不是假的。

長城周圍的鎮堡加強了防禦軍備,當蒙古騎兵突襲而來,各鎮堡就據城死守,使用火器殺傷蒙古騎兵。

蒙古的人口始終都是他們的短板,死傷一多自然就不願意繼續打下去。

而且,現在大明已經有了野戰對付蒙古騎兵的辦法,那就是戚繼光的營兵之法,用車營穩住、步營陣線,以騎營出奇製勝。

這個戰法,戚繼光在薊鎮和遼東都已經在對陣蒙古時使用過,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雖然營兵之法有些費錢,但是縮減版出來,也就是每個軍鎮訓練五六個新軍營,以此相互配合,就可以在邊境和蒙古騎兵野戰。

衛所軍隻要堅守城池,以營兵對敵進行驅逐,這樣的戰法就目前看來還是有效的。

遼東已經建立了七哥新軍營,薊鎮原來戚繼光留下四個,之後新增加了兩個,達到六個新營,宣府也建了三個,馬步車各一營。

這,還隻是最初,等訓練出來以後,還會繼續抽調精銳和招募壯士補充。

按照兵部最新的計劃,不管宣大薊鎮為一體,遼東為一體,其餘西部包括延綏寧夏等軍鎮為一體,大略上劃分三個大軍集團。

不管蒙古對其中任何邊鎮進行侵犯,其他兩鎮都調集新軍營進入草原後方進行掃蕩。

就算在草原上和蒙古大軍遭遇,也能維持戰線不崩,等待其他兩鎮兵馬支援。

其實,隻要擁有能夠和草原騎兵野戰的部隊,蒙古人對中原王朝的威脅就會大大降低。

漢朝能夠追亡逐北,最大的原因就是漢武帝建立了強大的漢軍騎兵,讓霍去病、衛青能夠憑借漢軍強大戰力擊敗匈奴人。

明初,明軍能夠橫掃漠南蒙古,也正是憑借著明初強大的官軍,能夠正麵搏殺擊敗蒙古大軍。

“淮北勁卒,雖燕、趙精騎不及也。”

明朝明軍是以重步兵為主,騎兵為輔,可即使如此,這些步兵軍陣也相當厲害,可以抵禦蒙古騎兵的衝擊。

而明軍的騎兵,則往往是在步兵頂住元軍衝擊後,從側方殺出,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明軍軍威最盛之時,當兩軍相遇,明軍想的不是堅守,而是派出小隊繞路前往敵軍後方,占領山坡隘口,利用地形阻擋元軍撤退。

當然,這樣的明軍早已不在,但現在貌似有重生的跡象。

“如果,蒙古人真能夠控製西藏,而我大明能夠壓製蒙古,則朝廷的旨意以後也會隨著蒙古人,被帶到雪域高原之上。”

魏廣德繼續說道,“利用朝貢,對草原施加影響,再以茶馬貿易的名義,派出官員入藏常駐。”

魏廣德誘惑道。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