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大勝(1 / 1)

推荐阅读:

“這是什麼?黃金還是黃銅?”

在一個封閉的低下密室裡,湧出一群身穿紅色戰衣的士兵。

有手快的打開了其中一個箱子,立馬就被裡麵金燦燦的東西吸引了。

伸手拿起一塊餅狀物,翻來覆去打量著,嘴裡還喃喃低語。

“這裡不是說就是東籲王朝的寶庫嗎?那肯定是金餅了,你聽說過誰家儲存大量銅餅的。”

旁邊也有士兵伸手從箱子裡拿出一個金餅把玩一陣,也開始泛起迷糊了。

“大人,你看看,這東西怎麼不像金子?

大人,大”

此時,那個士兵呼喊的大人不過是個總旗,而他麵前也有一個箱子被掀開蓋子,不過裡麵裝的卻不是他們看到的那種金餅,而是無數的紅色寶石。

整整一箱的寶石,在火把的照耀下,依舊發出暗紅色的光采。

“東西都放回去,一會兒清點好了大家都有好處,現在彆急,免的犯了軍法。”

那總旗都懶得看什麼金餅銅餅,眼睛直勾勾看著那滿滿一箱寶石。

隨即,他又打開了旁邊幾個箱子,裡麵也大多裝著紅寶石,不過也有幾個箱子裡放的是其他顏色的寶石。

那總旗咽了咽口水,抓過身旁一個小兵對他說道:“你馬上上去告訴大人,就說下麵好多箱子,全都裝著金子和寶石。”

不過說道這裡,他還是走到先前那些手下打開的箱子旁,拿起一個“金餅”看了眼,又顛了顛,甚至用牙咬了一下,才有些狐疑著說道:‘應該是金餅,可怎麼感覺不太對。

算了,你先上去報告大人,就說我們打開了緬王的寶庫。’

“是。”

那小兵馬上就轉身擠出人群,而在他離開後,更多的箱子被打開,裡麵的東西也徹底晃花了明軍士卒的眼睛。

出去報信的小兵,在出了地下通道上到地麵後,就受到幾個明軍嚴格的搜身,確定身上沒有夾帶財物出來之後,才被帶到幾個將官麵前。

“你說下麵很多箱子,裝的都是各色寶石和金餅?”

在報信小兵說出下麵的情況後,帶隊的明軍將領也有些驚訝了,伸手摸了摸自己的發髻,蒼老的麵孔上出現了一絲笑容。

“怎麼說都是一個藩國的財富,有些寶石黃金也不奇怪,都抬上來,手腳感覺點,所有參與士兵事後都要搜身。”

這個明軍老將,自然就是俞大猷。

東籲城雖然是緬甸王都,被建造成緬甸最堅固的堡壘,可也就那樣。

在大明水師大炮麵前,什麼樣的堡壘不能被砸穿。

差彆不過就在於一發炮彈不行,那就多來幾發,還不夠,那就繼續砸。

明軍的重炮本來就集中在東籲城南門,其他方向隻是在城門外安置了不少船上拆下來的中小型佛朗機炮,還有就是明軍的鳥銃手堵門。

這樣的打法,讓龜縮在城裡的緬軍政要毫無辦法。

出城是送死,守城其實也是在等死,就看明軍什麼時候開始攻城。

而當俞大猷下達攻城命令後,僅僅一天時間,他們就攻下東籲城。

不過因為對城市不夠熟悉,城裡還躲藏者許多緬甸東籲王朝的重要官員,特彆是王室成員。

不過沒關係,城池已經被拿下,四門都被堵得嚴嚴實實,他們也沒法跑掉。

之後兩日,明軍就開始對緬軍被俘人員開始進行審問,不斷發現一些官員藏身的蛛絲馬跡,一個個把他們從藏身之地挖了出來。

東籲王朝的國庫,在第一天就已經被明軍占領,不過這裡財物並不算多。

畢竟這些年,東籲王朝不斷對外發動戰爭,還是很消耗國庫的。

隻不過就在昨日,在對一個東籲王朝重臣進行審問後,意外得知王宮裡還有一個屬於東籲王莽應龍的寶庫。

於是,明軍再次提審王室成員和那些王宮裡的管事,終於找到了這個隻屬於緬王莽應龍的寶庫。

在俞大猷下令後不久,一個個箱子就被明軍士兵從地下寶庫裡抬了出來,堆放在小廣場上。

“把箱子都打開,然後繼續搬運裡麵的東西出來。”

俞大猷再次發話了。

“哇,真的是寶石。”

就在其中一個箱子被打開後,裡麵滿滿的紅寶石晃瞎了眾將官的眼睛,太震撼了。

不過,所有人的眼睛很快又被一個雜色箱子吸引,因為裡麵雖然不是那些箱子裡全都裝的是紅寶石、藍寶石吸引人,但這個箱子裡卻出現了像翡翠、綠寶石一類的東西,還有許多玉器,讓整個箱子五顏六色,更加奪目。

“這個莽應龍,還真搶到不少寶貝。”

通過審問得知,這個國王寶庫裡的東西,一部分是緬甸國內開采出來的,可也有不少是從周邊國家搶掠來的。

比如幾年前緬軍攻占暹羅王都,就把那裡洗劫一空。

普通的金銀自然是賞賜給有功的將士,而珍稀的寶貝則被莽應龍帶回了東籲城。

俞大猷不由得上前幾步,拿起箱子裡一個佛像,這是一個巴掌大的翡翠製品,隨即又放下,拿起旁邊一個鑲滿各色寶石的琉璃塔。

“怪不得,這緬甸盛產寶石,還真是名副其實。”

俞大猷不由得驚歎道。

是啊,這麼多箱子裡都裝滿了寶石,或者寶石裝飾的工藝品,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大帥,這緬甸很多寶石礦嗎?”

旁邊參將於承澤開口問道。

“之前我在貴州做過鎮守參將,那年就聽說有京師來人奉旨前往緬甸收購寶石。”

俞大猷看了眼他們,語氣輕鬆的答道,隨即他就指著那些寶石和翡翠說道:“就是這些東西。

京城裡麵的貴人好像很喜歡這些。”

說道這裡,俞大猷伸手摩挲著下巴一會兒才小聲對身旁將官們說道:“這些寶石,每人可以拿一個小箱子。”

俞大猷又指了指旁邊用來裝珍珠的小盒子,裡麵全都是乳白或者泛黃的南洋珠,都是個頭不小還圓潤晶瑩的上等珠子。

“其他的,都封箱,送到京城敬獻給陛下。”

俞大猷說完,身旁將官無不臉上浮現出笑容。

其實,一盒子寶石或者珍珠、翡翠他們不在乎,可在乎大帥的心意。

大家拚了老命跑這麼遠打仗,多少有得有些土特產帶回去吧。

其實,大部分人這些天也都已經撈了一大筆。

是的,除了這個寶庫,其他王公大臣的府邸裡也有許多財物,做為繳獲,這些將官們也沒少伸手拿土特產。

俞大猷就算治軍再嚴,這個時候也不能吝嗇,否則就可能失了軍心。

隻是這個緬王寶庫意義不同,裡麵最好的東西,自然要送到宮裡去,要是直接讓他們隨便拿,怕是將來是場禍事也未知。    “小心點,彆磕著。”

就在這時,一根象牙被幾個軍卒從寶庫裡抬了出來,用後世話來說,長度都快接近三米了。

寶庫裡,當然不止一根,而是還有許多,特彆是還有黑色的象牙,這可不多見,一般象牙都是白色或者帶點黃色的,和珍珠類似。

後麵,還有犀牛角一類的東西,都是一箱箱往外抬,不多時小廣場就已經被寶庫裡麵的東西堆滿了。

這邊有人開始清點,俞大猷才有空走到那幾十箱金餅前麵,伸手拿起一個仔細辨彆了一陣。

“這個是黃金,但是純度不高,你們看看是不是?”

用大明的標準,這種其實屬於劣質金,需要工匠回爐再煉煉,去除雜質提高純度。

其他將官也都紛紛拿起一個金餅看了一陣子,也都認可了俞大猷的判斷。

中國古代其實已經有了純度的概念,一般來說在商周至漢代以前,黃金的純度較高,一般為80左右。

其中在戰國時期的含金量有下降,僅有70。

而漢代金餅和馬蹄金、麟趾金的含金量一般都在90以上,這以後基本都是這樣的標準,直到現在大明。

是的,這就是中國古代對黃金有的標準,那時候都是以九成金、八成金、七成金命名。

自然,因為成色不足,所以價格也不同。

而明朝之前流通的黃金,則是八成金,隻是在工部製造大明通寶時,對金幣要求為九成金。

九成以下的黃金,都隻能是劣金。

這些從寶庫裡搬出來的金餅,應該不到七成,算是非常非常劣質的黃金。

當然,這不是說明朝的時候黃金提純隻能達到九成,實際上製作金飾的黃金純度,特彆是宮裡的,純度都高達95以上。

隻不過要做到後世“千足金”、“24k”這樣的標準,還是有一些難度。

“不管了,這些劣金直接運回京城去,工部的人會處理。”

俞大猷滿不在乎說道,對手下這些人,分銀子就好了,這些劣金其實沒多大用處。

在俞大猷帶著大明南海水師稱金子的時候,滇西潞江江邊,明軍也展開了對緬軍的大屠殺。

是的,即便有桑托斯帶領的葡萄牙雇傭兵幫助,僥幸勝了明軍一場,可那又如何?

葡萄牙雇傭兵不過數百人,根本無法左右戰局。

在大明拿出性能相近的青銅炮以後,明緬兩軍就隻能在那裡對峙。

可莽應龍想得很好,但李成梁怎麼可能給他這個時間,轉移大軍過江。

在兩邊展開炮戰時,明軍騎兵從側翼繞過炮兵陣地直接殺進緬軍軍陣裡,之後則是明軍各部的輪番進攻。

僅僅一次,就讓桑托斯不得不丟棄他所帶來的大炮,狼狽逃到江邊,搶船過江。

是的,眼看著明軍騎兵打垮了身後緬軍軍陣,要是再不跑,傻子都知道會是什麼結果。

要是他們被明軍俘虜,按照西方規則,他們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才能把人贖回去。

這個代價,怕是比莽應龍給的錢要多得多。

何況,明軍會不會給他們贖回自己的機會也說不定。

之前明軍推進過程中,可沒少砍掉緬軍俘虜的人頭震懾殘餘敵人。

如果緬王的象兵還在江這邊,或許還可以抵抗明軍騎兵的攻擊。

可惜,緬王在士兵和戰象麵前,他更看重戰象,所以早早就把它們運到河對岸。

也因此,明軍騎兵對緬軍的突擊效果就出來了,弓箭手組成的箭雨雖然給明軍製造了一些麻煩,但並沒有阻止他們的進攻。

雖然明軍一戰消滅緬軍十萬人,可緬王莽應龍總歸還是帶著殘餘兵馬逃進了潞江城,和明軍隔江相望。

李成梁此時誌得意滿,騎著高頭大馬帶著一眾將官到了江邊,看著對麵狼狽的緬軍,不由放聲大笑。

“此戰,雖然殺了緬王身邊一半的兵馬,可對麵殘餘還不少。

據斥候回報,漢龍關還有十餘萬緬軍,算起來他們還有二十萬人。”

李成梁開口說道,他的話成功讓所有人都停下了歡呼,而是靜靜聽他說話。

“那些船隻什麼時候能到?”

李成梁對著沐昌祚問道。

“大帥,最遲今晚就會抵達。”

原本潞江河岸是有渡船上百條的,不過為了防止被緬軍奪船,沐昌祚老早就派人把大部分渡船征收轉移隱藏起來。

因為緬軍要快速攻擊,自然不會沿江走出很遠尋找船隻。

所以,從保山城出來以後,沐昌祚就派人前往潞江上遊接船。

明軍追擊,必然需要大量渡船幫助的,這樣才能快速過河。

要隻有幾條船,彆說過河,連河對岸怕是都站不上去。

“打掃戰場,讓全軍休息一日,明日船到了就開始過河。”

李成梁對此倒還算滿意,晚上就能有船,明日就可以坐船過河,實現連續追擊敵人。

“興許莽應龍以為他們帶走所有船隻就能和我們劃江而治,嘿嘿,想多了。”

李成梁打趣道。

“大帥,大帥。”

這時候,羅汝芳從身後騎馬上來。

“那些葡萄牙人遺棄的大炮,隻有五門能用,其他的都被他們炸壞了。

而之前我軍丟失的那些佛朗機也沒有找到,據審問得知,那些軍械都被莽應龍第一批運過了河。”

羅汝芳雖然是文臣,但這時候也是監軍,所以也是隨軍出行。

隻不過,他不管打仗,主要是負責後勤方麵的工作。

桑托斯丟棄大炮,自然不是直接扔那裡,而是塞了火藥點燃,準備直接炸掉。

可惜,其他幾門炮都炸了,可有五門炮引火線出了問題,並沒有引爆,落到明軍手裡。

“一些炮而已,莽應龍都逃不掉,何況是那些炮。”

李成梁滿不在乎說道。

單單幾門炮,威力有限,得集中大量火炮才有用,這是李成梁現在體會到的火器的使用方法。

回頭,還得把經驗傳授給幾個兒子。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