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隆萬盛世 > 1204爭創衛生城

1204爭創衛生城(1 / 1)

推荐阅读:

下午,王之垣就穿戴好官服,離開順天府衙門坐上轎子去了皇城。

因為是內閣相召,皇城門口的禁衛自然不會攔下他,何況人家可是三品高官,也是能上殿麵君的大人物。

進入內閣,他直接被門口等候的中書舍人帶到魏廣德值房外,盧布已經等在這裡。

見到王之垣到了,馬上迎了過去,見到他就陪笑道:“王大人到了,快請裡麵進,老爺一直等著呢。”

“盧布,今日魏閣老召我來此有何事,你先給我透個底兒唄。”

王之垣在京城算是和魏廣德走得比較近的,自然也來過內閣,特彆是遇到京城出現一些突發大事兒,他都得參與協調。

所以,見到盧布,兩人說話也比較隨意。

雖然盧布和他地位差了十萬八千裡,可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一般人還真不好低看了盧布這個能在魏閣老麵前說話的紅人。

“集體我也不太清楚,今兒早老爺到了值房後不久,就去了隔壁說了還一會兒才回來。

回來後就給順天府和兵部、工部下了帖子,估計就是這個事兒。

哦,對了工部江治江侍郎已經到了,兵部那邊應該是孟侍郎過來。

到底是什麼事兒,我還真不清楚,老爺沒提過,但應該不是壞事兒,老爺今天心情並不差。”

盧布隻是小聲說了句,就帶著王之垣直接進了魏廣德值房。

“魏閣老,江侍郎。”

王之垣進門就衝屋裡兩人拱手行禮,魏廣德、江治也都起身還禮。

“爾式稍等片刻,兵部的人來了,我們就說今日的正事。”

相互行禮後,魏廣德就讓王之垣坐下,樂和和對他說道。

“魏閣老,你還是先說說吧,到底是什麼事兒,也好讓爾式安心,不然我還不知道是不是我順天府哪兒沒做好。”

王之垣看看魏廣德的笑臉,也是笑著回道。

“是啊魏閣老,到底何事,先說說,也好讓我們有個準備。”

說話的是江治,他本來主要工作是督促運河河工,不過因為朱衡身體不好,所以被叫回京城,隨時準備接班。

私底下,他們也都是以表字相稱,不過這是在內閣,江治就改稱魏廣德為魏閣老了。

看到兩個人都想知道今天是什麼事兒,魏廣德也不是個喜歡賣關子的人,隻是微微沉吟就把今天自己想到的事兒簡單說了下。

“清理京城衛生?”

聽到魏廣德的想法,江治和王之垣都愣了愣。

是的,他們自己的府邸和衙門裡,都是有人打掃的,自然乾淨整潔。

至於這北京城嘛,地方太大,自然沒有想過。

和大家一樣,他們這些人其實早就習慣了,哪個地方不是這樣?

也就是因為習慣了,所以即使是魏廣德這個來自後世的人,這麼多年了,也就是今天才意識到大明衛生狀況堪憂,也難怪古代動不動就鬨瘟疫,死許多人。

雖然衛生做好了,並不代表就一定不會發生疫情,但總比不做好。

最起碼,生活在北京城裡,可以享受到乾淨衛生的環境,難道不比這個臟亂差的京城好?

當然,中國人也是好麵子的,自然自持禮儀之邦,又是千年文明古國,總得有點超越同時代其他文明的地方。

環衛,似乎就是個不錯的路子,看得見摸得著。

大航海時代來臨,地球神秘麵紗被揭開,以後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也會更多。

等到海外藩使到京,看到乾淨漂亮的北京城,他們會是個什麼感覺?

記得後世看到過,馬可波羅可是在遊記裡把中國誇成一朵花。

讓這些夷人,從走進京城城門開始,先領略下大明的氣魄也是好的。

說話間,魏廣德就把寫好的章程拿了出來,交到王之垣手裡。

這事兒他是主抓,自然要第一時間看到,有什麼問題也好儘早提出來,該協調的協調,該出主意就出主意。

畢竟,後世的環衛工作已經很成熟了,套用過來就好。

其實,不管是什麼事兒,有多難,隻要有錢,都能解決。

王之垣拿到章程展開閱讀,一邊的江治也坐不住了,直接湊到近前一起看起來。

到現在他還在想魏廣德說的搞好京城衛生是個什麼意思,一個家打掃一下好理解,把垃圾清理丟出去,可一座城

“讓百姓在甲長裡長監督下自覺清理房前屋後垃圾,統一運到各坊市垃圾點,有官府招募專人進行清理出城衙役出動檢查各處衛生京城各大街道建公廁,招募糞工每日早晨運走

這個,好像現在就有做這個活計的。

大街上糞便垃圾全部清運出城,這得多少人力,還有溝渠疏通”

江治越看越覺得頭大,魏廣德的章程可謂把四九城方方麵麵的問題都想到了,不過看到最後,所有進城牛馬都必須在屁股上套袋子,免得畜牲糞便隨意排泄就直皺眉。

以前可沒有這樣的規矩,多麻煩啊。

不過想到街市上那些東西,江治又覺得似乎套上還是很好的。

還有,順天府招募這些負責衛生的差人,他們的工錢就是沿街商戶承擔,根據地段和位置由官府差人收取,名為衛生費。

最後,就是對所有違規行為進行的處罰,比如垃圾不運到坊市設置的垃圾場隨意丟棄,罰款。

牛馬不套糞便袋子,罰款。

大街上不入公廁隨意大小便,罰款

有權罰款的差人包括官府差役,五城兵馬司和巡捕營官兵,罰款收入一半歸衙門,一半交衛生費裡麵。

也就是罰款罰的多,他們自己的分成也多。

魏廣德知道,這種錢肯定不會直接給抓到人的官兵,衙門裡上官肯定要先分一塊,剩下才會給他們。

但是,隻要有錢拿,這些人就會很負責的去做。

魏廣德寫的章程之全麵,幾乎把王之垣和江治能想到的問題都提到了,也解決了。

其實,清理城市衛生和清理各家府邸也是一樣的,那就是規矩。

隻要規矩立起來了,那以後好多事兒就好辦了。

“魏閣老、江侍郎,王府尹,讓你們就等了”

兩個人還在邊看邊思考魏廣德章程的時候,兵部孟侍郎到了。

幾個人相互行禮寒暄幾句,很快就進入正題,魏廣德又簡單把意思說了一遍。

“魏閣老,五城兵馬司和巡捕營那邊,一定全力配合此事。”

聽到是要在京城搞什麼衛生工作,由順天府住持,工部和兵部隻是協作,他自然不會多話。

不過,在王之垣和江治看完那份章程後,孟侍郎也拿過來看了眼。

雖然覺得有些新奇,但也沒多話。

兵部在其中差事兒不多,回去給那兩個歸兵部管轄的衙門行個文,讓他們聽順天府招呼就好了。

等他們從內閣中離開以後,內閣次輔魏廣德召集順天府和兵部、工部的人研究,搞好京城衛生的消息就不脛而走。

所又知道消息的人,首先都是感覺到新奇。

全城衛生,多麻煩一個事兒。

對於官員們來說,自然沒多少想法。

因為他們一天時間大部分在衙門裡,剩下的也都是在酒樓或者其他府邸,至於回家,那就是睡覺的地方,都是有人打掃的,也算乾淨。

雖然街上臟亂差他們知道,但大部分時候他們都在騎馬坐轎,倒是少有在大街上行走。

至少,有了官職的人是這樣。

畢竟,有了官身的人,都有皂吏銀子可能,也就是雇人做事。

雖然有些家世普通的人會省下這筆銀子,用來供自己在京城的花銷,但直接走在大街上的官員還是比較少的。

所以,他們見識過四九城雨天的場景,但卻很少嘗試,自然體會不深。

倒是衙門裡的吏員感覺頗為興奮,因為他們地位低,福利差,而且還是辦差主力,不管刮風下雨他們都要上值,可是沒少受衛生影響。

想想街上變得乾淨了,貌似下雨天就不用深一腳淺一腳趕路,打這傘還要盯著路麵,好像,挺好的。

而此時的順天府,王之垣回到府衙,馬上派人通知大興和宛平二縣縣令來府衙議事。

此事已經得到首輔認可,也是好事兒,自然不會拖著不辦,所以第一時間就召人開始商議,打算儘快布置下去。

而兵部也是,回去就行文,讓那個京城的衙門全力配合順天府工作,搞好京城衛生。

至於工部那邊,雖然看似隻有一個部門牽扯其中,但也是事兒最多的,因為魏廣德可是在下午臨時加入一條,那就是整個四九城的排水溝渠都要清理,不合理的地方還要修改。

是的,雖然永樂朝營造北京時,對京城進行了詳細規劃,包括排水溝渠,但百多年過去了,許多地方都有很大變化。

彆的不說,但就是外城,當初就是百姓自己搭建的房子,除了幾條大街是工部劃定,其他大多都是百姓自己搞的,排水溝渠自然是落後的。

當初沒有外城牆的時候,自然不算是北京城的一部分,大雨漫水也就漫了,沒人在意。

可嘉靖朝建了南城牆以後,那一片就成了外城,已經算是北京城的一部分,自然就不能再對排水工程視而不見。

以前,街道廳也不是沒做過,但是都很敷衍,就是修了幾條渠道排水,至於能不能滿足需要,這他們不管。

反正,就算有人看到了,報到工部,他們去的時候,水早就退了。

這也導致京城人都怕大雨,想想路麵啥情況,再一漫水,那簡直不敢看,滿街都是汙穢之物。

當然,這說的主要是外城,內城的排水就要好很多,總不能讓水漫到皇城去吧。

官員們的府邸,大多也在內城裡。

這次,街道廳得到的指示,那就是江治要住持,認真做好京城排水溝渠和道路的修整。

當然,道路修整排到最後,要先等路麵清理乾淨以後再說,但他們先得把溝渠的規劃方案拿出來並實施。

就在京城這邊緊鑼密鼓籌備衛生大會戰,準備把北京城打造成全球最乾淨城市,第一衛生城的時候,南疆戰事依舊在繼續。

保山城下屍橫片野,隨著遠處傳來的鑼聲,剛才還在城牆下聚集準備攻上城牆的緬軍呼啦啦往回跑,對身後城上明軍的彈雨視而不見,隻想著儘快逃離到離城兩裡外去。

緬軍維持高強度的攻城已經進行了好幾天,這些天各路土司的兵馬輪流上陣對保山城發動暴風驟雨的攻勢。

不過效果並不理想,最好的一次也不過是有人登上城牆,然後被明軍刀盾手頂下來。

再次擊退緬軍,這本該是大喜事兒,沒看到城牆上明軍都在歡呼雀躍,慶祝他們取得的勝利。

隻要活下來,一會兒就有其他隊伍前來接防,他們就可以回到軍營裡喝酒吃肉,這都是長官們給的犒賞,祝賀他們又打贏一陣。

不過當兵的可以歡呼,而知道詳情的李成梁、沐昌祚和羅汝芳卻都是笑不出來的。

“李都督,你說這莽應龍為嘛不退兵,還在瘋狂發動攻勢,難道他還真以為能奪下保山城?”

沐昌祚對這幾天緬軍完全不顧傷亡的打法搞糊塗了。

雖然是在城裡,但城外的斥候已經發回來消息,緬軍後軍並沒有趕到保山城下,而是退回到潞江城。

如此反常舉動,隻能說,莽應龍應該是接到緬南戰事的消息。

但知道了消息,卻沒有抽調精銳兵馬回援,隻是讓後軍退回,前鋒和中軍各部反複攻城,這就很說不通了。

李成梁沒答話,一邊的羅汝芳開口道:“或許真如李都督所言,莽賊想奪下保山再退兵,重創我軍使其不敢尾隨追擊。”

“可這代價”

沐昌祚指著城下堆積的屍體,不斷搖頭。

“拚湊的三千騎兵,這兩天一定要保證供應,他們隨時都要出動。”

李成梁沒接話茬,而是開口說道。

這話是對羅汝芳說的,現在保山城明軍的補給全部由他在負責發放。

“李都督放心就是,昨日開始騎兵的糧草都是足額撥付,還預備了兩日的豆餅等物,絕對不會耽擱大事。”

羅汝芳抱拳說道。

“所有部隊都帶上來打了一場,估摸著緬軍也該扛不住了。

這麼打下去,那些土司的家底兒怕都要折在保山城下,到時候頭疼的就不是我們,而是莽賊了。”

李成梁看著遠處重新整隊的緬軍,淡淡說道。

這幾天緬軍越衝越瘋,都是號角聲響起,就不顧一切衝到城牆下,給明軍的壓力不小。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