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劉辯,三興漢室 > 第395章 論司空及賈詡之言(請假條作廢)

第395章 論司空及賈詡之言(請假條作廢)(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執金吾府衙,種劭正在向徐璆彙報進度:“溫毅投遞拜帖後並未得到衛尉卿楊公的召見,此後他便未再投拜帖拜訪了。”

“之後他便在雒陽四處走動,遊山玩水,也未去見什麼人。”

不得不說,名門出身的確有太多好處了。種劭自擔任執金吾丞以來,曆任上司對他的態度都很不錯。

“緹騎並未隱藏身份,他當然不敢擅動了,隻是遊山玩水?不免刻意了些。”徐璆說話間,看了下眼前的公文,隔了一會兒才繼續說話,“日後留兩個人看著他足矣,其他緹騎務必要留意城中。如今,洛陽城魚龍混雜,不能大意。尤其是如今正值天乾物燥之時,武庫等地須嚴防火災。”

種劭說道:“城中治安終究還是雒陽令的分內事,吾已交代緹騎多做監察之舉,防微杜漸。”

“嗯。”徐璆很滿意種劭的處置,畢竟執金吾下轄的緹騎不過兩百人,搶不了雒陽令和雒陽四部尉的活。

種劭領命,正準備告辭離去,忽又聽徐璆問道:“樊德雲辭官後,陛下一直未宣布新的司空人選……在你看來,誰更有希望?”

“這……”種劭一愣,他雖然已經在徐璆的手下當了快一年的下屬,但兩人的關係已經到了能談到這個有深度的問題的程度了嗎?

“此事事涉國家大政,屬下不敢妄言。”

徐璆說道:“左右現下彆無他事,不妨姑妄言之,也不會有其他人聽到。”

種劭立馬想到當今司徒崔烈就是從執金吾任上被拜為三公的,莫非徐璆也有這種想法。

但徐璆卻似看出了他的想法,擺了擺手說道:“我聽聞自陛下當初接觸政事以來,國庫便常年虧空,是以陛下十分看重國庫錢糧。司空統籌錢糧,在陛下心中,其重要性未必遜於太尉、司徒。”

“我近日來連番上書,幾度冒犯天顏……似我這般,絕非是司空的合適人選。”

種劭明白了徐璆的意思,天子需要的司空,是下一個樊陵,而如徐璆這樣喜歡勸諫的,當然就不適合了。

徐璆開了頭,種劭也不好再繼續裝傻,順著徐璆的思路用心思考起來——首先,如已經養好病的侍中馬日磾、羊續就可以排除在外了,兩人做不了樊陵,以此類推,在他心中有資格成為司空的蔡邕、王謙、黃琬等人也先後被他排除在外。

種劭問道:“曹侍中如何?”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曹嵩,畢竟曹嵩曾經也當過司空,也能和宦官扯上關係,而且過去種種證明了曹嵩和樊陵是一類人。

近年來,曹嵩在朝堂上的存在感很強,不說均輸法,單就救災時的物資調動,便讓曹嵩狠狠地出了一波風頭。

徐璆聽完卻搖了搖頭:“以曹嵩之能推行均輸法尚可,為司空還差了點。”

種劭又問:“司農卿如何?司農卿在任上多年,任勞任怨,為司空足矣。”

徐璆依舊搖頭:“若是前兩年,袁滂或可為司空,但如今看來,他雖不涉黨政,但行事還是執拗了些。”

種劭又問:“少府卿如何?恕下官直言,陰公雖有仗義執言之舉,然縱觀過往,不似強項之人。”

“少府卿倒是能知人善用,隻是未必得天子所喜。”徐璆依舊搖頭。

種劭這下說不出來了,隻道:“九卿及比九卿者,下官實在想不出還有何人合適了……”

“莫急,再想想……”

……

雲台殿,劉辯也在細想。

在重新度田一事上,下轄大司農和少府、掌管財政大權的司空必須得找一個能力足夠,且跟他一條心的。

最次也得選一個如崔烈這樣能辦事,也願意靈活辦事遵從聖意的。

這種要求,直接就排除掉了劉辯最愛用的清流。

而司空作為大漢最頂尖的職位,劉辯夾帶中的人物沒有一個夠資格的。

他隻能退而求其次。

楊彪……傅燮……

這是目前劉辯心中兩個較為合適的人選。

楊彪雖有清名,但劉辯很清楚他心中的軟弱性,楊彪的清名更多的是因父輩和祖輩的名聲,其本人是會妥協的。

在這一點上,楊彪還勝過馬日磾。

曆史上馬日磾被袁術奪了符節後憤懣而死,但楊彪在人生的最後幾年還當了曹丕的臣子。

而主持了涼州屯田的傅燮作為涼州人士,理論上還是不太適合長久主政涼州。

不過考慮到傅燮的家鄉北地郡曾一度因為以鮮卑為主的胡人侵襲而將全部戶籍上的人口內遷至左馮翊,如今雖然回去了一部分,但北地傅氏借此做大的風險並不高。

傅燮本人雖也稱得上清流,但在田畝的問題上應能與劉辯達成一致。

劉辯唯一所慮的就是涼州畢竟才平定沒多久,不少羌人願意安穩歸附,看的就是傅燮在涼州積累的名聲,若是貿然將傅燮調來雒陽,繼任者未必能把握得住。

所以,劉辯最終圈定了楊彪的名字。

……

執金吾府衙。

種劭聽到楊彪之名,疑惑地問道:“那豈不是三公之中有兩個關西人?”

“有何不可嗎?”作為徐州廣陵郡人的徐璆反問道。

見種劭不能答,徐璆意有所指地說道:“如今,關西倒是比關東安穩啊!”

種劭還不能理解徐璆的感歎。

隻在臨末了之時,他忍不住問道:“公為何突然同我談論這些?”

“我聽說你與平準令李儒走得很近。”

種劭一愣,李儒雖是太學博士出身,可在當下,卻並沒有多少好名聲,因他毫不留情針對商賈的行徑,商賈背後的士人們普遍將他視作放棄了君子堅守的惡狗。

天子鷹犬,素來是不討喜的。

種劭雖不覺得李儒是惡狗,卻也在為了家業的接觸中感受到了李儒的功利心。

他想要解釋什麼,卻欲言又止。

“申甫,這一年來你的秉性我看在眼中,我知你並不願意一生都庸碌無為。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便會明白,些許財貨不過蠅營狗苟,家宅安定即可。唯有一展胸中之所學,方得快意!”

種劭神情頓了一下,而後鄭重朝徐璆一拜。

徐璆又提醒道:“你可知我為何要你派人盯著潁川溫毅?”

種劭自是打聽過了,答道:“莫非是為了天災一事?”

徐璆點點頭,又問:“那你可知,如今聞風而來在雒陽奔走的不止溫毅一人,他隻是其中一人罷了。”

“去做事吧!”

種劭還要再說什麼,聽到此話,遂告辭離去。

而徐璆看著種劭離開,心中暗想:“我的提點隻能到此為止了。”

種劭在離開之後,越想越覺得徐璆的話另有深意。

聯想到徐璆所提的家宅安定,種劭立刻想到了自己脾氣衝動的從弟種輯。

作為北軍司馬,一旦受人挑撥說出些不該說的言論,必是大禍!

想到此處,大冬天的種劭驚出了一頭冷汗。

不顧正在當值期間,他立馬派家仆傳信,去邀種輯出營相見。

北軍不像西園軍位於雒陽城外,而是坐落在南北兩宮之間。也正因為其位置的特殊性,北軍才會經常在宮變之時露臉。

如今這位置也正好方便了種劭。

“兄長尋我何事?”種輯剛一見到種劭就忍不住抱怨道,“如今北軍中正值擴軍之際,軍中許多人都盯著那三個校尉的位置,值此關鍵時期,兄長就莫要給我添亂了?”

添亂?種劭從這一個詞中聽出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過去,種輯雖然脾氣急,但卻絕不會用這種態度同他說話。

然心中藏著事,種劭也沒心思計較太多,開門見山地問道:“阿弟,我且問伱,最近可有人就今年的天災之事拜訪你?”

“有啊!”種輯毫不諱言地說道。

“那你可曾應承下什麼?”種劭急忙問道。

“天災絕非小事,自然要共同進退。”種輯一臉理所當然的模樣。

這下,種劭終於明白徐璆在提醒他什麼了。

“你可知司空樊公業已請辭了?你還想做什麼事?”

“這就不勞兄長費心了。”種輯皺著眉頭說道。

種劭像是第一次認識自己的從弟,他質問道:“你可知這會為宗族帶來多大的禍患?”

種輯卻反問道:“會不會有禍患還未可知,隻不過兄長可知你為宗族引來了多少非議?”

“似那李儒,聲名狼藉之輩,眼下誰不知道他為了攀附宦官在擔任太學博士時收了宦官之子為弟子?旁人避之不及,唯有兄長竟然願意同他結交。”

“兄長不在乎旁人議論,我卻在乎!”

“若不做些聲張大義之舉,祖輩留下的名聲豈不是要被兄長敗壞完了!”

種劭見狀已是氣急,他怒道:“我與李儒結交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家中產業!”

話說到此處,種劭忽然又想到了徐璆此前的告誡,一時竟熄了怒火。

他與李儒相交,根本不是所謂的君子之交,利益占了大頭。

除了跟李儒合作所得的錢財,還因為李儒得天子看重,這都是利。

種輯見到種劭語塞,又強調道:“產業與名聲,孰輕孰重?”

“這是兩回事!”種劭回過神來,反駁道,“我固然做錯了,不該與李儒牽扯過深,但你亦不該攙和進關於天災的議論之中。”

“軍中本就特殊,豈能有違逆之言?”

種輯見種劭罕見地低頭認錯,心中得意,又自得地說道:“兄長莫要擔憂,我曉得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絕不會率先出頭。”

“隻待有人引領,方才會順勢而為之。”

種劭心中腹誹,你不蠢才怪,這是把天下人都當成傻子嗎?

“我且問你,和你聯係的都有誰?”

種輯閉口不言。

……

於此同時,雲台殿內。

劉辯正在召見賈詡。

他看著賈詡提交上來的一係列名單。

上麵並未出現任何一個重臣的名字。

對於這個結果,劉辯還算滿意,隻要這個結果是真的的話。

劉辯總感覺京兆兩次地震所引發的後果不該這麼雷聲大雨點小。

但事實似乎就是如此。

他問道:“此次是否有人刻意串聯?”

賈詡請罪道:“臣無能,未曾查獲。”

一聽這話,劉辯登時覺得這才正常嘛,公卿們沒有借著天災抨擊朝政,總歸有人不願意放過這個好機會。

劉辯的身體微微前傾:“卿細說。”

“起初,一些鼓動之言現在太學之中傳播開來,待到校事部前往調查之際,始作俑者已經了無蹤跡了。”

“又因如今太學生眾多,太常公又不願讓太學諸生因言獲罪,是以這些鼓動的言論便經由太學向外流傳開來。”

賈詡說到這邊停了。

“然後呢?”劉辯追問道。

“然後便沒有了。”賈詡狀若無辜地說道,“陛下,除了太學中那些不諳世事的太學生,凡是做過吏事的哪個不知如今的局麵來之不易,又有幾人會相信那些隻能鼓動太學諸生的言論呢!”

劉辯忍不住想要扶額。

沒想到他還有被賈詡勸諫的一天。

而賈詡竟然也會勸諫。

劉辯聽懂了賈詡的意思,是他疑心過重了。

他知道因為他的疑心,校事部動用了許多人力物力。

劉辯又指向了賈詡所提交的名單,問道:“那這些人呢?”

“以臣觀之,名單上的這些官吏心中所想,隻怕借此揚名的心思還要勝過其他。”

“文和所言,朕已知曉。”劉辯頷首。

然後他又感慨道:“我仔細想來,自當初在東宮見文和以來,今日還是文和第一次出言勸諫吧?”

賈詡勸諫是鼓足了巨大的勇氣的,且在準備勸諫的時候,他曾考慮過劉辯的各種反應,也都思索好了該如何應對。

但當下……天子這獨特的角度屬實給他整不會了。

張了張嘴,賈詡也隻吐出三個字:“臣慚愧!”

“這有何慚愧可言?朕知道文和有良平之才,也願意聽文和的諫言。”

賈詡又道:“臣慚愧。”

“文和不必如此……朕隻是想說,卿不負朕,朕不負卿,你我君臣一體,共建一太平盛世,豈不美哉!”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