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麵對荀攸的詢問,蘇固有些無言以對。
他隻好苦著臉解釋道:“昔日有過路行人肆意妄為,故意浪費義舍的米肉,激怒五鬥米教的信眾,後被圍毆……吾所慮者便是此事。”
荀攸明白蘇固的投鼠忌器,五鬥米教在漢中牽扯過重。
從蘇固的描述的來看,五鬥米教雖也有些傳教的手段,但總體是勸人向善的。
可是有太平道在前,荀攸不得不多個心眼。
而隨後蘇固的一句話,讓荀攸不得不更加重視五鬥米教——“近年來,五鬥米教係師張魯常往巴郡而行,我聽聞其與巴郡蠻夷酋首杜濩、樸胡等交好,亦有將五鬥米教傳至巴郡之意,君此去巴郡,不可不察。”
不得不說,如荀攸這般人物。走到哪裡哪裡都有朋友。
對於太守蘇固明確的善意,荀攸照盤全收,並明確表示道:“多謝君提醒,今日之言,攸定不會忘。”
蘇固麵露喜色,他做了這麼多,不就是為了荀攸說出這樣一句話嘛。
荀攸也意識到,益州的形勢果然不簡單。
而今他才來到益州,原本預料中的益州大族勢力還沒感受到,傳聞中的五鬥米教之猖獗已經儘現眼前。
蘇固念及荀攸身邊並未帶多少護衛,善意地提醒道:“巴郡蠻夷雖久聞王化,然其蠻夷本性難改,路上未必安穩。我門下掾陳調有勇略,通曉道路,若君不棄,吾願遣之攜賓客護公上任。”
荀攸問道:“久聞益州百姓富足,除些許蠻亂之外並無多少紛亂,未曾想太守上任竟也需專門護衛了嗎?”
蘇固一聽就明白荀攸會錯了意,他隻是想繼續示好罷了。
連忙解釋說:“君勿慮,我也隻是擔心蠻夷無知衝撞……”
巴蜀兩地的蠻夷與漢人接觸的時間多了,但凡不是傻子,都知道二千石長吏出事意味著什麼。
“多謝君之好意,我意先在漢中觀看風土人情,期間叨擾之處,還望君見諒。”荀攸表明了他的意見,他還想留在漢中更深入的了解一下五鬥米教。
正好也給巴郡的官吏們時間,讓他們為自己的到來提前做好準備。
蘇固自然樂得儘地主之誼,同荀攸聯絡感情。
……
在南鄭徘徊數日,荀攸先後拜訪了本地望族李氏和趙氏。
李氏為故三公李固之族,當初李固得罪了梁冀,隻有少子李燮存活,曾任河南尹。但自中平年間李燮去世,李氏已有衰落之象。
可即便如此,因為李固父子的賢名,荀攸依然選擇首先拜訪。
隻可惜,曾經的清流名臣,因為數次朝堂鬥爭而人才凋零,至今族中已無能繼承他們風骨的子弟了。
趙氏乃是漢中主簿趙嵩之族,他的族兄趙琰前後擔任青州刺史和梁國相。
而在趙家,荀攸向趙嵩表達了他的請求。
“什麼?君欲見張魯?”趙嵩震驚地問道。
蘇固到底是太守,不可能一直陪著荀攸,在他忙碌的時間,這件事就被交給了他最信任的主簿趙嵩和賊曹掾陳調。
趙嵩這些日子陪同荀攸,期間不乏有對談之事,可無論是經典、施政還是趙嵩略有涉獵的軍事,在趙嵩看來都完全難不倒荀攸。
說實話,如果不是先受了蘇固征辟,趙嵩午夜夢回,未嘗沒有過追隨荀攸的想法。
他打心底覺得,荀攸是能成大事之人。
勝過他的族兄趙琰,也勝過他的府君蘇固。
在這個過程中,荀攸雖未發表過對五鬥米教的看法,可趙嵩將這荀攸的行事看在眼中,敏銳地察覺到這位新任巴郡太守對於五鬥米教應該沒有什麼好印象。
實際上,趙嵩作為漢中郡南鄭縣本地人,對於五鬥米教同樣持警惕的態度。
但五鬥米教在漢中紮根太深了,作為本地人,趙嵩是決計不希望看到漢中因為要取締五鬥米教而血流成河。
趙嵩想了想,還是隱隱勸說道:“張魯此人,雖也讀書,卻以道藏居多,平素行事,亦會挾鬼道。且漢中信奉五鬥米教的百姓多以張魯為尊,公與之相見,務必謹慎。”
荀攸如何看不出趙嵩的想法,安撫道:“伯高放心,我隻見他一麵,並不欲做他事。”
趙嵩這才放了心。
旋即安排張魯來見荀攸。
張魯比荀攸想象地更識時務。
兩人見麵之時,張魯絲毫沒有擺什麼世外高人的架子,姿態雖也有些不卑不亢的味道,但麵對荀攸的詢問,皆有回答,話中連一絲陰陽怪氣都沒有。
在趙嵩眼中,兩人相談甚歡。
可他卻不知,張魯越是這般低調配合,在荀攸的眼中,張魯的危險性就更大。
當日,荀攸就寫了一封密信,通過校事郎的渠道送向雒陽。
在向天子說明了他這些天觀察到了漢中五鬥米教情況的同時,給出了他的解決辦法——
因為信奉五鬥米教的漢中百姓太多了,且多為貧苦百姓,荀攸又非鐵石心腸,不願對無辜百姓下手。所幸這些天的觀察尋訪,終於讓荀攸發現了五鬥米教的一處弱點。
如今的五鬥米教其核心在於係師一人,而係師則是張氏代代相傳。
荀攸的辦法正是針對這一弱點。
先由朝廷出麵,肯定五鬥米教的存在,由此安撫教眾。
此後穩妥點的辦法是為張魯在漢中郡設立一個專門的官職,並以此限製規範張魯的行為。激進點的辦法則是釜底抽薪,直接將張魯召到雒陽為官。
什麼?不願意當官?
五鬥米教的教眾不好針對,但張氏就不一樣了。
但無論是荀攸的哪一種建議,將五鬥米教的傳播限製在漢中郡,都是必須要做的重中之重。
做完這些,荀攸了了一樁心事,然後才準備出發前往巴郡。
這個時候,荀攸抵達漢中並略作停留的消息已經傳至巴蜀,有反應的何止巴郡官吏。
居於廣漢郡雒縣的安西將軍桓典與益州刺史種拂聽聞消息後,即便是他們,也不能無動於衷。
種拂遂請桓典上門商談,同來的還有三人。
賈龍乃是三蜀之一的犍為郡人,曾經幫助種拂平定了馬相之亂。在種拂擔任益州刺史後,賈龍得到了重用,被拜為兵曹從事,掌管州兵。
趙韙乃巴郡人,曾為大司農所屬太倉令,後因病辭官回鄉,得桓典辟為屯田校尉。
兩人皆是各自的長官的得力助手。
兩人之外,還有治中從事王商,其出身三蜀之廣漢郡,聲望在益州名士中名列前茅,與益州之外的數位大儒皆有交情。
種拂率先說道:“前巴郡太守趙部任期未至,天子下詔拜為侍中,另派荀攸而來。而今看來,隻怕來者不善。”
桓典歎息道:“吾為安西將軍,但近年來於益州新增的屯田田畝甚至不如荊州劉表,每每思來,深覺辜負天子信重,甚是慚愧。”
賈龍與趙韙對視一眼,哪裡聽不明白桓典和種拂兩人話中之意。
荀攸很明顯和當初的桓典一樣,都是被一門心思銳意進取的天子塞進來的。而與舊臣桓典相比,荀攸毫無疑問是作為天子心腹而來。
種拂與桓典的意思很明確,荀攸來了,他們需要更多的政績。尤其是桓典,近乎於提出了明確要求——開荒屯田的麵積起碼得比得上荊州。
按理說兩人的要求不算過分,天子做了動作,揮了鞭子,他們起碼得動上一動。
但賈龍與趙韙卻麵露難色。
張張嘴很容易,可新增的田畝從哪裡來?
大族們動用人力物力辛苦開荒得的新田,憑什麼要白送給朝廷呢?
而這個問題,正是益州開荒屯田一事進展緩慢的原因。
還是身為屯田校尉的趙韙率先開口道:“將軍,巴蜀現狀如此,與揚州、荊州皆有不同,屯田一事進展緩慢,正是因為巴蜀民風淳樸,蠻夷多慕王化,無須用屯田誘之便可使之歸心。”
桓典見趙韙又是這種老生常談的推諉之言,心中不禁生了幾分惱怒。
他提醒道:“去歲兗豫等五州、今歲之並州,皆有朝廷使者清查吏治。而揚荊益三州何以置身事外?”
言外之意,此三州皆因多了一個負責屯田的將軍。
桓典可比種拂還要急上一些,又強調道:“並州之事,起因在於前上黨太守方懋被查出貪贓,今之益州,雖有在座諸君這般的忠直良臣,卻也未必沒有方懋之輩。”
這話,就隱隱帶著些威脅了。
相較於趙韙,執掌兵事的賈龍性格要更為強勢些。
他聽見桓典因為心急而說出口的言論,隻當做聽不出桓典的言外之意,剛強地回應道:“若有方懋之輩,無論有無朝廷使者,將來其明正典刑,自是咎由自取,與我等何乾?”
桓典見賈龍不說人話,更加惱怒了。
他雖然顧著大族體麵在益州做了許多妥協之事,可他到底出身沛國閥閱出身,也曾經硬懟過宦官,怎麼可能沒有半點脾氣呢?
——既然你不給我體麵,那我又何必給你體麵呢?
桓典當即說道:“有沒有乾係,口說無憑!”
眼見著場麵將要變得劍拔弩張起來,種拂趕緊發言,先是責備賈龍不可妄言,又安撫桓典暫息怒火。
過了好一會兒,在一旁看了半天戲的王商才對桓典說道:“將軍仁義,巴蜀之民素來感懷,而今將軍有了憂慮,我既出身蜀地,便絕不會袖手旁觀,將軍勿慮也。”
王商在益州素有聲望,他為治中從事時亦舉薦了不少州郡賢才,他一說話,賈龍與趙韙皆不複多言。
王商看得清楚,益州各郡國大族要真與桓典撕破臉皮,未必能討得了好,而且就算他們能對付得了桓典,桓典背後的朝廷呢?
桓典從王商口中得到了想要的承諾,他也不願撕破臉皮,遂就坡下驢道:“有文表此言,吾便無憂了。”
但他心中清楚,王商的承諾究竟能不能成真,才能決定他之後的態度。
隨後緊張的氣氛不再,幾人又談起了自漢中傳來的關於荀攸的動向,分享起了荀攸可能的作為。
總體而言,幾人中桓典雖急,可他的急卻未必沒有幾分裝模作樣。
但有人卻是真急了。
巴郡郡治江州縣位於巴郡之南,長江之畔,也就是後世的重慶。
但郡吏們聽聞新太守抵達漢中的消息,已經在郡功曹謝益的帶領下跨越半個巴郡,來到了米倉道的終點漢昌縣,即後世的巴中。
前任太守趙部並非是個強勢的太守,對於巴郡的治理往往隻是維持現狀。
如此太守,自然得到了本地大族的強烈支持。
謝益出身巴郡江州縣,正是趙部治理巴郡的受益者。
他原本想著,這樣的好日子能一直持續下去,沒想到晴天霹靂就這麼來了。
一紙詔書,他最愛的趙太守就這麼離開了。而當打探到新太守的履曆後,謝益在害怕驚懼之餘不得不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去年朝廷在關東五州做的事,他豈能不知?荀太守來者不善啊!
可直到謝益抵達漢昌縣時,卻探聽到新太守竟然留在漢中不走了。
謝益不免多想了些,荀攸如此做派,莫非是對巴郡有所懷疑?
越想謝益越是慌張。
他喚來一同前來的兵曹掾嚴顏,後者出身巴郡臨江縣,文武雙全。
細心囑托道:“而今我等迎到漢昌縣已經有些遠了,若再往前迎,隻怕顧及不到郡中政事,到時引來荀太守責怪反而不美。”
嚴顏聞言,皺著眉頭說道:“既然不宜再往前迎,那停在漢昌縣即可。米倉道多商旅行人,一路皆設有驛站官亭,安全無虞。”
謝益卻道:“君所言差矣!若吾等不知太守將至倒也罷了,可如今太守久在漢中不入巴郡,隻怕正等到我等前去迎接呢!”
“為今之計,正好由君率郡兵前去迎接,最為妥當。”
嚴顏繼續皺著眉頭,慨然道:“太守臨郡而不入,此乃太守無狀,我身為郡吏,卻不願為了諂媚太守而行事!”
這下,輪到謝益皺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