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劉辯,三興漢室 > 第159章 幽州的空閒之地

第159章 幽州的空閒之地(1 / 1)

推荐阅读:

漢人與羌人的待遇問題不是個小問題,或者說,這是個羌人漢化必然會遇到的問題。

參與屯田的羌人還好說,他們靠著屯田的收益來維持生計,被綁定在了朝廷所控製的土地之上。可以說隻要將屯田進行下去,不加大征收田租,參與屯田的羌人能夠水到渠成的漢化。

關鍵的問題在於那些在過去因為曆史等種種原因已經占據了能夠作為耕地的土地的羌人。隨著他們熟練的掌握原本原本沒掌握的耕種技術。想讓他們和漢人一樣承擔服賦稅徭役等,會是一件很容易引起動蕩的事情。

幾乎肉眼可見的是,這樣的問題不止會出現在涼州。號召山越、蠻族種田的揚州、荊州、益州,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其在掌握了來自漢人相對先進的耕種技術後,並不前往漢室提供的土地上參與屯田,而是自行開發或在山腰或在漢室所未能掌控的山穀之中能開墾的土地。

劉辯不得不考慮的多一些――畢竟他也曾在史書中看到案例,荊州曾經就有一位武陵太守為了政績想要這麼乾,儘管有人反對,但在漢順帝的支持下,他成功組織了一起大規模的武陵蠻造反事件。

劉辯覺得,從馬騰這裡,他或許能得到來自不同視角的答案。

而實際上,這樁在劉辯眼中的難題放到馬騰這裡答案卻非常的簡單明了――“隻要那些人在交完賦稅之後不至於活的艱難,那就可以收取賦稅。”

聽完之後,劉辯一時之間竟覺得非常合理。

畢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嘛,隻要達到條件就就要交賦稅。

看著馬騰理所當然的模樣,好像劉辯所有的憂慮都是沒有必要的。

不過,劉辯馬上意識到,馬騰的話說的簡單,但要執行起來卻很複雜。就算隻根據田畝數來劃定交稅的標準,對吏治要求很高。

又如劉辯深化稅製改革的目標,其實是有一項根據田地畝產的不同征收不同規格的田租。但如此一來,便如唐時的兩稅法一般,看似根據家資收稅很公平,但實際上給了小吏們在其中上下其手更大的空間。所以這種理論上更公平的稅法劉辯一直都沒有施行。

馬騰又說道:“陛下,臣久在涼州,知道涼州羌人們作亂,要麼便是受到了欺壓,要麼便是活不下去了……如今涼州內部太平,隻需緩緩而行,不求一朝一夕完成編戶齊民,足可期矣!”

馬騰說完,荀和馬宇都表達了出了對馬騰說法的讚同。

劉辯從善如流,笑著說道:“之前將卿留在身邊以備谘議,當真是留對了啊!”

又對荀說道:“文若,這以後涼州等羌人、氐人之事,還需多問問馬卿的意見……”

荀自是稱是,而馬騰聽了,心中憑空生出了一種滿足感。

未久,馬騰與馬宇聯袂告退,而荀則留了下來。

除了商議羌人事宜,荀還要向劉辯進行工作彙報。

“今關東各地戰亂已平,關東諸縣小吏缺口很多,在車騎將軍、四征將軍及各郡國二千石監管之下,此次大範圍的試舉之法很是順利。而且因為這些年印刷術與造紙術使得經典的售價降低很多,參與試舉者也比原本預料的要多,不必擔心沒有足夠的吏員。”

印刷術的出現降低了讀書的門檻,雖然有部分人礙於出身的緣故敝帚自珍,但亦不乏如邴原的老師一般的人,哪怕不收學費也給那些願意讀書的人一個機會。

劉辯這段時間感覺自己都要贏麻了。

在大勢之下,一切陰謀詭計都無所遁形。

而天下各處都有捷報傳來,隨著許多有叛亂的嫌疑的豪強送出了人頭,他們所擁有的田畝被收歸國有,並以四成及五成的田租租給無地的百姓。

消息傳開,王師所到之處,百姓們不說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也都是希望自家附近的豪強們死一死啊!

各地的亂象起的很快,但平定的更快。

民心思安!

且根據賈詡的統計,此次幾路大軍齊發,在校事部的配合之下,處置的稱得上豪強以上的家族,各州郡加起來足足有三千餘,就這,還有些漏網之魚呢!

大軍仍在地方鎮守,尚未歸來。

“陛下,今日尚書台又收到了一些請求自關東州郡撤兵的奏書,一則州郡既定,重兵一直在外,恐有風險,二則徒增糧草消耗,三則如今撤兵,士卒們還來得及回家趕得上秋種。”

劉辯聽了後明白,荀其實在此時也是支持撤兵的。

其實他心中也有這種想法,對於皇甫嵩、關羽幾人信任歸信任,但是,該做的事情還是得做的,如今關東州郡中的確不需要駐紮重兵了,豪強們在被殺過一輪之後,剩下的應該不敢再鬨事了,而靠著收割豪強,朝廷再度控製了一批分布在各州郡的田畝,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地矛盾。

果然,還是得殺豪強啊,隻是現在還不適合分田地。

“尚書台今日先拿出一個章程,明日早朝之上,便討論此事。”

荀應下之後,卻沒有告退離開,而是說道:“陛下,臣方才來時,尚書台又收到了來自幽州的奏書。”

聽罷,劉辯苦笑著搖了搖頭,張讓帶著合肥侯劉端去了並州和幽州,探查度田及閒置的田畝之事。

雖然將這件事交給張讓時劉辯就已經意識到了張讓不會消停,但他卻沒想到張讓會如此善於搞事――

幽州。

張讓對著身側的合肥侯說道:“吾少時不知事,貪圖錢財,後知權柄之貴,遂追求富貴,得以封侯,傳承爵位。如今我早過了知天命的年紀,時常想著,我張讓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當真是我能承受的嗎?每每想到此處,便有如履薄冰之感。”

“曾經覺得在乎的,諸如錢財,於我如浮雲!”

說到這,張讓忽然感懷一歎:“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就明白了!”

劉端默默地聽著,隻偶爾在張讓需要的時候才會出聲附和一下,捧一捧張讓的場子。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