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金城後事(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張飛的確成熟了,與以往不同。

換做以前,不說讓張飛主動給人讓功、甘當綠葉給旁人創造立功的機會,想都不要想!除非那人是劉備或關羽。

可現在卻是徐晃扮充當了這一角色。

不過徐晃並非貪功之人,且他和關羽都是河東人士,早年間還有過交情,在奏書報功之時,毫無疏漏的將張飛掩護他進行最後突圍的戰術寫在了上麵,推功於張飛。

接下來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隨著鮮卑大人莫侯身死,漢軍帶著西域聯軍一路追逐著鮮卑和車師的潰兵,先是車師前部的柳中城。

正在大軍準備朝著車師後部的疏勒城之前,車師後部已經放棄了他們王。

“卑君見過將軍!”

卑君曾經在雒陽當過質子,後來前任車師王與戊己校尉麾下戊部候不和,反投北匈奴,卑君遂被立為車師後王。後來前車師王又想要回來,考慮到其威望遠勝於卑君,當時親手立下卑君的戊己校尉又親手奪走了卑君的印信。

從這個角度來說,漢室的確做得不地道。

也因此,麵對著行事作風都能看到漢人影子的卑君,徐晃和張飛都沒有苛待他。

除非他們想要將車師國滅國拆分給焉耆、鄯善等國,否則他們的確需要重新扶立一個忠於漢室的車師後王,而毫無疑問,卑君是最好的人選。

途中隨著鮮卑人而來的車師前王早就已經向漢軍投降了,車師後王阿彌遮也被並未死在亂軍之中,而是被俘虜了。

作為車師國與鮮卑人勾結的最大支持者,他自然不可能當王了,接下來不論是將他獻俘雒陽,還是直接在西域就地正法,以儆效尤,大概是逃不過一個死字的。

且出乎徐晃與張飛預料的是,在漢人離開後的柳中城卻沒有荒廢,而是被車師前部的人占據了。

如今漢人王者歸來,這座由漢人修建的屯田城自然要重回漢人手中。

實際上,不止是柳中城,位於車師前部的還有交河城。以及位於車師後部的疏勒城、金蒲城等曾經漢人留下的屯田城,徐晃與張飛都是想要派兵停駐的。

在抵達這裡之後,他們才明白,先輩們在這些地方設立城池,早有考量。

隻不過在作戰勝利之後,他們麾下的郡兵們普遍想著回鄉了,想要召人留下,還有再做計較。

……

話分兩頭,且不說西域一戰而定,剩下的全是水磨工夫了,單就說在馬騰和護羌校尉部連帶著河西各郡的許多郡兵離開了涼州之後,原本就不太安分的南麵羌中羌人和北麵西部鮮卑都在蠢蠢欲動。

王粲此刻正在慶幸,他對著陸俊幾人說道:“當初孝武皇帝進攻匈奴,雖然窮儘了府庫,致使民生凋敝,但若非孝武皇帝有遠見,開拓了河西四郡,隔絕了匈奴人與南羌的聯係,又通過河西四郡連通了西域諸國,斬斷了匈奴的臂膀,哪裡還會有如今的局麵!”

“想想早年間,因為涼州羌亂,朝中大臣時常有放棄涼州的想法,可見毫無遠見。今日鮮卑臨武威,羌人臨金城,二者不能結合,不足為慮!”

馬超聽到王粲說了這麼一通大話,隻得了一個“不足為慮”的結論,忍不住撇了撇嘴說道:“仲宣說了這麼半天,不和沒說一樣嘛!”

孫策見馬超沒理解王粲的意思,提醒道:“仲宣之意,自然不止是說給我們聽的,也是說給郡中官吏及羌氐渠帥、酋長聽的,乃是要告訴他們,朝廷是決計不會放棄涼州的,而北麵的鮮卑輪不到我們金城郡來擔憂,南麵的塞外羌人不足為慮!”

馬超聽了之後恍然大悟,他立刻說道:“論起這些陰謀詭計,我還真比不上你們,你們心裡不知道有多少個彎彎繞繞。”

王粲與孫策聽了,齊刷刷地甩給了馬超一個白眼。

與馬超相比,代金城太守事的陸俊則是實打實地從善如流了,很快便召集了金城郡的文武官吏,用王粲的話安撫人心。

當然,光隻有話還是不足的,最關鍵的還得是馬騰的兒子馬超。

馬超畢竟離開金城去雒陽好些年了,雖然因為是馬騰的兒子而在金城郡頗有聲望,但仍有些人身居高位者以及羌人氐人的渠帥酋長對馬超並不信服。

金城郡司馬侯選與程銀在陸俊說完之後,便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叫囂道:“長史說得好聽,但在前頭對抗入寇塞外羌人的又非長史,自然能夠在這裡安心說大話!”

“多給些錢糧賞賜才是正理!”

兩人一唱一和,引得太守府中的武官們便是沒有出聲附和的,心中也是認同。

見狀,馬超猛然站了起來,說道:“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長史行太守事,本就有安排統籌之規劃。至前線對敵,自有我等武夫為之,稍後我自會領命前往邊塞,倒是你們,莫要畏懼塞外羌人如虎才好!”

說罷,馬超手握著佩劍,環視著在場的一眾武官,敢一直直視他的寥寥無幾。

便是挑事的侯選和程銀,麵對這馬超炯炯的目光,也沒有支撐多久。

因為他們明白馬超的眼神代表著什麼,那是不服就乾的眼神,與曾經的馬騰極為神似。

最關鍵的是,是真的乾不過呀!

質子在乍一回到故土之後,普遍會存在因為久不在故土,缺乏服眾的威望的問題,譬如即將成為車師後王的卑君,當年的戊己校尉奪走他後王印信的最大原因便是卑君坐不穩後王的王位。

但馬超卻沒有這一份煩惱。

一方麵金城郡雖是“國中之國”,但與藩屬國終究有本質上的差彆,另一方麵,馬超的確是一個立得住的人,對於來自各方的挑戰毫無畏懼。

麵對羌中羌人的劫掠,馬超與孫策帶領著金城郡的郡兵開始了保家衛國的軍事行動,甚至不遺餘力地將戰火推到了塞外,反過來搶起了塞外羌人羊馬。

而在這一過程中,作為馬騰之子的馬超和作為威震涼州的孫堅之子的孫策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繼承了他們的父輩流傳下來的威望。

“伯符,孟起,隴西李太守傳信來,希望能夠與我金城郡兵聯合,攻入羌中,給其中的羌人一些教訓,免得其有事沒事總想著寇邊劫掠。”

來到涼州之後,陸俊才切實地感受到了內地郡縣同邊郡的不同,單就跟蒼蠅一樣的塞外胡人,就讓他煩不勝煩,哪怕如他這般脾氣好的,也忍不住生了殺心。

對於隴西太守的提議,陸俊心中其實很是讚同。

雖然金城郡外圍的羌中羌人已經被清掃了一圈,說是聯合,實際上更多的是幫隴西郡的忙。

當然,相應的軍資供應自然是要有的,陸俊實誠又不是傻子。

至於孫策與馬超,自無不可。

而手下的胡漢士卒,也因跟著兩人戰無不勝而士氣高昂。畢竟無論是他們還是陸俊,都乾不出克扣軍功和賞賜的事情,待遇給足了,在物質條件有限、好戰之風濃烈的金城郡,自然是人人敢戰。

……

“阿貴(阿珍),拜見兩位將軍!”

馬超看著奉隴西太守之命而來的兩人,雖然兩人都一副漢人的打扮,但就其與漢人稍有些不同的發型留下的痕跡,仍能讓人發覺中其中的不同。

“你們是氐人?”

“將軍慧眼!”阿珍答道。

阿珍繼續說道:“以前我部駐地曾經臨近塞外,後來內遷,原本的駐地仍保留了,是以我兄弟二人對於隴西塞外頗為了解。”

許是擔心孫策和馬超懷疑他的能力,阿珍不無得意的說道:“以前我還曾為關公領過路呢!我身旁這匹戰馬,就是當時關公送給我的!聽說關公現在已經當上了征北將軍,當真是好啊!”

曾經,阿珍在遇到關羽時,還需要掛著白馬氐王楊氏的姓以壯聲勢,但到現在,他與他的兄長阿貴已經完全不需要這麼做了。

靠他們自己,足矣!

孫策馬超與關羽倒是並不怎麼熟絡,但既然是隴西太守派來的,又是氐人,應是可信的。

畢竟在他們對付塞外羌人時就發現了,兩邊的羌人之間其實是有少許聯係的。不過羌中地區其實很少有氐人活動,因為氐人比羌人更愛種地,而羌中幾乎種不了地。

孫策當即說道:“如此甚好,對於隴西以南的羌中地區,我軍中的確不甚熟悉……”

在出兵的路上,孫策和馬超了解了更多關於阿貴和阿珍兄弟的訊息。

兄弟兩人之所以能得到如此的待遇,除了因為他們抱大腿抱得及時之外,更因為兩人都很聰明,就連學習經典都很快。且阿珍更是參與過對韓遂的戰爭,根正苗紅。

他們不進步,誰進步呢!

有兩人引路,又有孫策和馬超帶兵,隻圍繞著隴西郡和部分金城郡與羌中接壤的地方進行討伐,一路上自是戰無不勝。

不過孫策和馬超也從健談的阿珍口中知曉了如今在涼州產生的新矛盾……

“其實我們氐人在種地上要比羌人強多了……甚至都不用漢人來教我們怎麼種,隻需要給我們分一塊合適的土地,我們自己便能開墾。”

“現在的問題是,有些自己開墾出來的地其實不算屯田之地……而且一些土地原本就被占據了……就比如我部原本靠近邊塞的土地,那裡有一條能灌溉的小溪……這樣,自然算不得屯田。”

“可眼下,大家都會種地了,若羌人、氐人不去參加屯田,而是去種自己的地,雖然大都不是什麼好地,但隻需要交原本少量的口錢就夠了……但同樣是種自己的地,漢人就要服徭役,交田租,還要按戶交布帛或者絲麻……”

“雖然我不是漢人,但以我看來,是有些不公平。”

馬超聽了,倒是沒有想太多,隻是說道:“這是難免的事情……總歸涼州能安穩下來就好!”

孫策想得更多一些。

在最初,是羌人因受漢人的欺壓而不滿,後來,是涼州的漢人和羌人都因為受到了欺壓而不滿,至於眼下,似乎又演變成漢人因為受到了不公平對待而不滿。

“不患寡而患不均!”孫策說道。

阿珍聽了,立馬應道:“就如將軍所言。不過,要是能不寡也均,那就最好了!”

聽了阿珍的話,孫策也明白,要想讓羌人承受和漢人一樣的賦稅待遇,隻怕才安定下來的涼州又會生亂了。

他思來想去,沒有好的辦法。

總不能一直苦著涼州的漢人吧!

思考到最後,孫策準備奏書一封,送去雒陽——讓公卿們也跟他一樣頭疼一下吧!

阿珍在知曉了孫策準備將此事上達天聽之後,與一路上相對而言十分孤陋寡言的阿貴對視一眼,都覺得達成了目標。

從靠近塞外、朝不保夕的氐人小部族走到如今這一步,兩人都很珍惜現在的生活,對於他們發現的關於涼州事實上由於屯田所產生的新的矛盾,自然是希望能夠在矛盾爆發之前將之解決掉。

但是,這些話他們卻不敢同太守或是本郡有資格上書的官員去說,因為一旦流傳出去,種地的漢人大概會感謝他們直言,但更多的羌人和氐人,甚至是官員們,隻怕會嫌棄他們沒事找事。

畢竟,這也隻是隱憂而已,且真正受到傷害的大概隻有尋常的漢人百姓。

是以,在聽說了孫策和馬超的來曆之後,他們便想到了這一機會,旁敲側擊地想要將他們的憂慮說給兩人聽。

原本他們見馬超似乎沒聽懂,還在猶豫著要不要說的更直接些。

好在孫策是個聰明人,這樣,即便說出去,他們至多也就是說多了話的無心之失罷了。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