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劉辯接到來自了來自琅琊國的消息,心中很是高興。王粲這位以辭賦聞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在他的影響之下在琅琊國展現出了可觀的政治素養,在琅琊國將亂之初他就發現了不對,並帶著魏延及時說服了琅琊相。也因此,琅琊國雖然有亂,也比不了有威望甚重的王允坐鎮的東海國,但官府反應的及時,避免了更大規模的騷亂。不過劉辯關注琅琊國,還因為另外一件事……如今讓他最煩惱的遇刺案。偶爾住在雲台殿,有利於身體健康,但一直住在雲台殿,就讓人有點上火了。聽到牽招請求召見,劉辯立刻準許。“陛下,已經查出來了……那女子姓許,並非琅琊人,而是許攸的女兒。臣查閱當初的案卷,當初許攸謀反,全家獲罪,許攸的妻、子皆被捕,隻留下一個女兒不知所蹤。後來許攸依舊逃亡,不肯出首,是以宗族儘沒。”許攸之女?那如此仇視他倒也倒也不奇怪了。劉辯繼續問道:“其可曾說明究竟是誰救了她?”牽招答道:“其言乃是與她同處南陽的陰氏……至於她所言的陰德曾相助許攸之事,至今她仍一口咬定。”“且根據王仲宣在琅琊國傳來的文書可知,前琅琊相陰德的確很有嫌疑。”劉辯記得,陰德因為在任上施行新政的政績不行,且在治下官吏的歲考之上弄虛作假,早在數年前就被罷官了。如今他應該和前少府卿陰脩一樣,在南陽老家吧。劉辯吩咐道:“既然陰德有嫌疑,那就問一問吧!”牽招繼續說道:“通過審問潘隱的家仆,已經確認潘隱的確與逄紀有聯係,據蹇校尉所言,亦是潘隱獻策,用以引導陛下出宮。後據潘隱交待,早在他入西園軍前,便與逄紀有聯係。”劉辯聽了,語氣平靜地說了一句:“當真是居心叵測。”聽了這話,牽招猶豫著說道:“關於雙方聯係一事,潘隱亦有交待……”“照實說!”劉辯強調道。“據潘隱所說,最初兩人聯係,是為了向前將軍傳遞宮中的消息。”何進……劉辯一時也有些無言,若非何進在卸任大將軍之後一向很安分,而且劉辯對何進的能力也很了解,他都要懷疑何進是幕後黑手了。畢竟何進根本沒這個能力。不過,有何進這一手,對於如今的劉辯來說,倒是個意外之喜。他當即喚來郭勝,在簡單介紹了逄紀、潘隱和何進的關係後,他吩咐道:“你就將此間關係告知太後,就說‘依朕之意,若是由朕來訓斥前將軍,恐怕會令朝臣多想,請阿母代為訓斥’即可。”郭勝領命而去。劉辯心中想著,這樣,何太後自然不好再責怪他。劉辯從來不願意成為一個沒有感情的政治機器、孤家寡人,維持宮中的和諧還是很有必要的。各個擊破嘛!未久,又有小黃門來報,言說張讓回來了。年紀更大一些的趙忠雖經曆了一番垂死病中驚坐起,但如今身體還是不行了,正居家養老中,如今最有名的中常侍還得是張讓。劉辯立馬宣張讓來見。張讓心中是帶著些火氣的。實際上,當初他帶著合肥侯劉端去視察各地的度田成果,途中遇到叛亂也絲毫不慌,還緝拿了暗中勾連的官吏士人。但奈何負責平叛的皇甫嵩始終不待見他,不肯讓他繼續發光發熱。都什麼年代了?還歧視他們宦官?可鬱悶之餘,張讓也沒有什麼好辦法,畢竟他的任務一直都是協助合肥侯巡察度田結果,可如今多處生亂,難以統計人口,張讓隻能回來到安全的地界,這一回,便回了雒陽。偏偏皇甫嵩不僅有聖眷,還正在得用之時,他連讒言都不好進,不然說不定會引火燒身。“張公身體可還安康?”劉辯見到張讓,發覺他看起來可比離開雒陽時精神多了。張讓聽了天子的話,也想到了開心的事情。若非有叛亂,數月以來他在外可快樂了。他當即說道:“老臣為陛下效力,隻覺得老當益壯!今正欲經河東入並州,繼續為陛下分憂,巡察不法。”劉辯自也沒有留下張讓的意思。如今這局麵,被他當作核武器用的宦官自然要起作用,他繼而吩咐道:“張公此去並州、幽州,不僅要留意兩州的度田情況,也要看一看兩州有哪些可供利用的土地,朕也會派人相助張公。”“如今,幽並兩州的人口還是過於少了,朕有繼續遷移貧寒百姓之意。”張讓聽罷,立刻拜道:“臣必不負陛下所望!”等到張讓離開,劉辯則細細思量起來,漢人安土重遷是出了名的,他即位之後所組織的數次移民,移民效果最好的還是百姓遇到天災在家鄉活不下去之時。而且,在安頓下來之後,也有思念家鄉想要回去的百姓。至於強製遷徙無辜的百姓離開家園,劉辯不願意乾這種事。原本在度田之後,天下承平之際,劉辯還想著靠邊郡的優惠政策和內地的豪族豪強爭奪佃戶,但眼下,劉辯卻有了另一個選擇。——參與叛亂的人。不過如何操作,能否成行,還要與群臣細細規劃。不然才安撫了亂民,然後被安撫住的人就因為要被遷徙走而嚇得再度作亂,那就是劉辯搞笑了。見過張讓之後,劉辯又聽聞了一個好消息。原來是去年他在東巡路上遇到的獻上祥瑞的李業,在被任命為屯田校尉之後,他在精選麥種之上有了些成果,不僅如此,他大概覺得劉辯喜歡生雙穗的麥子,又給劉辯一口氣獻上了好幾株。不過,看著兩兩相伴的麥穗,劉辯在得知何太後已經在西宮召見了何進並加以訓斥之後,他心頭一動,命郭勝派人將之分送至中宮處。這麥穗,可是果實呀。未久,劉辯得到回報,說是皇後、昭儀、婕妤皆都收了。劉辯聞言,心中暗道:拿捏!要不了幾日,他便能繼續策馬奔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