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已經知道摩達深淺,根本沒給他機會,一個小型軍陣就困住了摩達,而後隨著王翦沉重一擊,摩達被擊落馬下,生擒。
主將遭到生擒,更加打擊了佛國大軍,他們徹底亂了。
而這種大軍會戰,一旦軍心亂套,直接就是兵敗如山倒。
就連山上看著的無憂王除了憤怒,也沒有彆的辦法。
最終,佛國大軍狼狽逃走,足足丟下了超過十萬屍體。
這一次,不光打敗了佛國大軍,還重創了他們的信心,乃至信仰。
但華域的損失也是無比慘重的,看著漫山遍野慷慨赴難得同胞,每個人都萬分沉痛。
南疆,萬山不語,山風嗚咽,仿佛在為這些勇士哀悼、送行。
王翦手拄青銅劍,看著潰敗的敵軍,神色沉靜卻透著堅定和驕傲:“好兒郎不愧祖先,今日這些好漢子告訴敵人,你們的佛保不了你們,我們的祖先卻在看著我們榮耀!”
下一刻,他身邊的護衛們高舉兵器:“大秦,榮耀!”
這呼聲,很快便覆蓋漫山遍野。
這一刻,群山挺直了脊梁,山風呼嘯,仿佛祖先在為兒郎賀!
在這場會戰前夕,另一場發生在佛國的戰鬥也在打響。
隱忍幾十年的提婆達多終於再現了他年輕時代的反叛精神。
他率領梵天教眾攻打了孔雀王朝國都。
是的,他並沒有選擇去攻打具有雷音罩加持的大雷音寺,而是去進攻了國都。
在他看來,隻要拿下孔雀城,就能具備和大雷音寺決戰的能力。
因為,孔雀城是一座實打實的超級堡壘,這座恢弘的城全部用巨石建造,動用了足足五十萬吠舍和首陀羅。無憂王用了二十年,將它打造成一座堅固無比的戰爭堡壘。
所以,攻下這座城是極不容易的,尤其梵天教在大雷音寺和孔雀王打壓下,並沒有像雅典娜那般號召力,能動用的力量很有限。
但所幸,他們有兩個陰人。
一佛一魔。二皇子姬宗輝和魔主黎落。
提婆達多戲稱他們為邪魔歪道組合。邪魔是說黎落沒錯,但二皇子也是歪道。這位大周皇子看起來容顏俊美,眼神清澈,潔淨光明,全身透著佛性,奈何他信的佛根本和主流不一樣,甚至和梵天教都不一樣,他信自己,覺得自己就是佛。所以,自然就是歪道了。
也幸好有這兩個邪魔歪道組合。
兩人蛐咕好幾天,設計出一個陰招來。開篇就和孔雀王與大日如來有關。
他們到處宣揚國君和佛尊隻懂得讓自己的士兵去作戰,自己卻躲在後麵錦衣玉食。而作為萬軍的王,作為士兵們信仰的佛,不是該在戰場上鼓舞士氣麼?
二皇子甚至還編了首歌謠。
我們在萬裡之外血戰啊,
在遙遠的土地上,
那裡都是敵人,
我在流血,我將死去,而我為之奮戰的王啊,您可看到?
我在悲傷,我會死去,而我信仰的佛啊,您在哪裡……
好麼,朗朗上口,卻又極度戳肺管子。
不久,這首歌謠就傳遍四方,弄得孔雀王不勝其煩,再加上其好大喜功,乾脆就隨著最後一批援軍出征了。
而他這一下,也把大日如來擠兌的不行,這歌唱咱倆啊,你丫的都去了,我咋辦?沒轍,也去吧。
於是乎,佛國兩大政治和宗教領袖都被調走。
而這時候,他們開始第二步,頻頻派遣強者出沒於大西天範圍,做出一副覬覦大雷音寺的姿態。
導致佛國最強者孔雀大明王隻好親自前往坐鎮。
而這時候,國都之內,已經沒有能和提婆達多抗衡的強者。
但這還不行,孔雀城可是戰爭堡壘,到處是強大的機關,還有三萬大軍留守,這兩個事兒也都要解決。
首先是那三萬大軍,必須想辦法調走。這時候,提婆達多開始表演,幾十年積累,弄出個四五萬人還是輕鬆的。
於是他便帶著四萬大軍大張旗鼓的往大西天進發。此舉當然第一時間被大雷音寺發現,這還了得?馬上整備力量準備開戰,然而,大雷音寺都是高僧,要論戰陣肯定不好使,於是乎,他們很聽話的就從都城借調出兩萬大軍。
然而這時候,真正的戰鬥力量才開始準備。是的,那四萬人,啥也不是,彆看個個頂盔帶甲,其實都是空樣子的民夫青壯而已。
黎落帶領梵天教所有強者和魔主帶來那八百天魔殿強者,加上真正的武裝力量早已化整為零潛伏在孔雀城附近,有上千人甚至早已在多年前就開始分批進入,潛伏在城內。
接下來,就要指望城內潛伏者拿下機關掌控權了。
掌控權集中在兩個人手中,一個是孔雀王最信任的大將之一,初代白象戰尊,此人也正是親手締造了白象戰團的人。另一個是孔雀大明王最信任的孔雀夫人,就是大明王派來為無憂王生下孔雀公主的那位。
對付孔雀夫人還得是二皇子親自出馬。
很簡單啊,在佛國路人皆知,孔雀公主愛死了那個外族來的俊美和尚。
而二皇子雖然是提婆達多一夥,但他可沒放在明麵,表麵上他可是仰慕佛學萬裡跋涉而來求佛的,人前人後都表現出虔誠的信仰,加上他身為皇族天然帶著的氣度,以及淵博的學識,精深的佛法,平易近人的性格,讓他深受大眾喜愛。甚至還在城內有一座單獨的寺廟呢。
當然,這位也實在生的太美,顏值即正義啊,所以,很早之前就被佛功稱之為佛門第一美僧,廣受大眾尤其是千萬佳人愛慕。
當然,沒人敢去勾引,因為誰都知道,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孔雀公主殿下深深愛慕此人。
奈何,這位一心向佛,從來不肯接受公主的愛意,弄得殿下鬱悶非常。
而這次,咱貌美如花二皇子就要施展美男計,是的,他要以同意和公主殿下交往的名義拜見孔雀夫人。
孤身一人翩翩而來,孔雀夫人當然沒有什麼疑慮,當即滿懷喜悅的接見了他。
事實上,無憂王也見過二皇子,在收到許多二皇子進獻的華族典籍情況下,對他也讚賞有加,甚至在出征前還特彆約見過他,詢問華族許多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