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五歲啦(1 / 1)

推荐阅读:

“麻辣燙十五碗,小土豆八碗,羊肉二十串,豬肉五十串,菌子一盤,多放辣,對了,還有青梅酒飲三杯,用熱水溫一下,彆太燙~”

鋪子後院,正在吃午飯的江家人,隨著江二勇的一句話。

瞬間忙的熱火朝天。

鋪子一到三層都放了爐子。

加上每桌都坐滿了客人,所以裡麵不但不冷,還暖和的不行。

許多客人吃熱了,甚至還脫掉披風和氅衣。

臉頰跟江福寶一樣,紅撲撲的。

食客們成群,有的搖頭晃腦,在談論詩書或者吟詩賦對,還有的在小聲聊八卦。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鋪子隨處都能看到。

嘈雜的聲音,交纏在一起,穿破窗戶牆壁,又鑽進江福寶的屋子和她的耳朵裡。

卻絲毫不耽誤她認真看書。

大大的眼睛,一直盯著手裡的醫書,一點都不帶分心的。

冬天的小食鋪跟夏天的小食鋪生意一樣好。

哪怕寒風刺骨,鋪子外頭依舊有人排隊。

張金蘭擔心他們凍著。

特地在門口擺了一鍋熱乎乎的紅豆湯。

免費喝。

從早上開門一直續到晚上關門。

給不少客人都留下了好印象。

大門口,進去的客人,和出來的客人,表情大不相同,進去的,基本上都是凍得直打哆嗦,滿臉冷峻,而出來的食客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時不時還能聽到打嗝聲。

“這裡頭太熱了,哎喲,給我吃的一身汗,天冷了吃麻辣燙竟然比夏天還爽,王兄,明天還來不?我請你。”

“來來來,李兄請客,那必須來,天冷得很,吃碗麻辣燙再喝杯熱乎乎的青梅酒飲,簡直舒服的不行,神仙也不過如此了,關鍵,咱倆吃一頓,都不夠去酒樓點兩道葷菜的,怪不得江家小食鋪生意好呢,應該的。”

“快穿上衣服吧,外頭真冷啊,彆著了風寒了,王兄,那明天見,我先回去了。”

“好嘞,回見,你路上慢點。”

“”

剛走出鋪子的兩個熟客,穿上在鋪子裡脫下的外衣。

一個朝東,一個朝西,各回各家。

有人出來,就意味著有人進去。

可來來回回,也不見排隊的隊伍變短。

紅火的生意,讓同條巷子的其他飯莊和小食鋪的掌櫃,恨得咬牙切齒。

自打秋收完,鎮上的糧食價格,慢慢的就降下去了。

江家小食鋪的價格,也適當的降了一些,不多,畢竟現在鋪子的成本高了。

轉眼,又到了除夕。

不同於去年。

今年的除夕沒有下雪。

加上搬了新宅。

這個年,江家是在鎮上過的。

江宅的前後門,都掛上了紅燈籠,特彆大,是鎮上賣燈籠的鋪子裡,最貴的那種。

燈籠又圓又紅,下麵掛著紅色的流蘇,上麵還用金色畫了辟邪的神獸和吉祥話。

門對和福也早已張貼好了。

散發著墨香,靠近些就能聞到。

這是孟知理親手寫的。

當然,也是江福寶撒嬌要來的,乾爹的字,是她見過寫的最好看的。

乾爺爺的也不差,就是字體偏潦草些,不適合寫在春聯上。

家人剛認識字,寫的太潦草,他們都分不清寫的是什麼字,到時候旁人一問,萬一鬨出笑話來就不好了。

住在這條巷子的,都是鎮上最富裕的人家。

見識也是最廣的。

有人路過江宅,一看春聯上的字,頓時驚呆在原地。

孟知縣的字,但凡見過,誰都不會忘。

能讓孟知縣親自提筆寫春聯,當真是莫大的福氣。

這些人羨煞不已。

有這層關係在,基本上就等於在連山鎮乃至整個杞溪縣橫著走了。

萬萬不可得罪。

江福寶並不知道她的無意之舉。

讓鄰居們對她家升起了敬畏之心。

在鎮上過年,比在村裡還有氣氛。

村裡基本沒人舍得買鞭炮,但鎮上不是,天剛亮,江福寶就聽到外頭時不時傳來幾道鞭炮聲。

估計是哪裡的小孩,弄的散炮在那放。

一驚一乍,怪嚇人的。

家裡的下人,也都在忙活。

有的在花園裡,給樹都係上一條條紅繩。

還有的搬著梯子,往連廊上掛起一排排紅色小燈籠。

一起隨風搖曳著。

過年的氛圍感十足。

“阿奶,你快看看,我的新衣服好看嗎?”江福寶換上過年前,娘親給她挑選的新衣服。

頭發還沒梳呢,就噔噔噔的跑到阿奶住的一進院嘚瑟。

“好看,奶的乖孫孫生的白,你穿什麼都好看,瞧瞧,這桃粉要是給旁人穿,必定土裡土氣,襯的臉黑的不行,偏偏咱家福寶穿著襯的臉更白了,就是頭發怎麼還沒梳?”

張金蘭也換上了一襲煙紅色新衣。

頭發讓丫鬟給梳成了盤髻,上頭斜插了一根碩大的金簪,兩側各有四根綴珠小釵。

發後還夾著一朵輕紗做成的牡丹花。

看著雍容又華貴。

她伸出手,抱起孫女。

左手的白玉鐲和右手的金鐲一同露了出來。

這是今年生辰時,兒子兒媳們送的禮物。

貴得很哩。

她隻舍得在過年的時候戴戴。

張金蘭拿起腰間的帕子,一邊問,一邊給孫女擦了擦嘴巴上的油漬。

早上吃的油煎餃。

這塊帕子,正是江福寶之前送的那塊。

張金蘭時時刻刻都掛在身上。

無論春夏秋冬。

“嘿嘿,我太想讓阿奶看看我的新衣服了嘛,所以來不及梳頭我就過來了,阿奶,那我先回去啦,等我梳好頭再來。”

江福寶又噔噔噔的跑走了。

路過左右廂房,她還不忘與三個姐姐們約好半個時辰後去花園玩。

孫平梅也在一進院。

她特意來給女兒梳頭的。

不然朱迎秋就要一個人梳三個頭了。

彼時,一個仆從打扮的男子,騎著馬在江家大門外停了下來。

“咚咚咚——”

雖然大門是開著的。

但他還是敲了門。

正在掛燈籠的阿東走了過來,問道:“請問,您是?”

“我乃方家下人,主子吩咐,所以天沒亮,便從長安鎮過來了,可否勞煩您通傳下,我要見您家的老夫人。”

方家的家丁,一雙手和臉都凍得通紅,他麵帶討好對著阿東說。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