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謂,反正我信。”
“就是就是,我壓根不關心什麼大洪水,他穿越是鐵定的事實;大洪水出沒出都跟我不搭噶。”
“快快快,一萬五千年的大洪水,快講快講!”
“”
麵對海量觀眾們的彈幕要求,江哲表情嚴肅地輕輕點頭。
“是的,他確實看見了那滔天的大洪水。”
“那眼前的場景,瞬間驚呆了他。”
“他以往認為是人為構造的大洪水,大洪水隻存在於神話傳說中。”
“從未想到,他竟然真的見到了大洪水!”
“地球上全都是水,根本看不見陸地。”
“更關鍵的是,他還看見了【諾亞方舟】!”
此話一出,汪林連忙一臉凝重地問:“真的有諾亞方舟啊,不會吧,那不是聖經地傳言嗎?”
跟汪林這般反應的大有人在。
許多人看過聖經,聖經中也曾描述過滔天滅世大洪水與諾亞方舟。
隻是從未想過
諾亞方舟,竟然不是虛假,而是真實存在的?
江哲輕輕點頭,“是的,而且諾亞方舟與聖經中所記載的完全是不一樣的。”
汪林問:“那又是什麼樣的?”
江哲不假思索地提取記憶,然後回應:“諾亞方舟,像樹葉卷起來似的;就像一根粗壯的香煙那般形狀。”
這一點,倒是出乎了觀眾們與基督徒們的固有認知。
諾亞方舟,竟然是橢圓形的!
“是的,各位網友們,確實是橢圓形的;而且不是木頭製造的方舟;而是金屬!”
話落,觀眾們的表情愈發精彩與難以置信。
“我勒個擦!”
“臥槽?金屬?”
“特麼的,今天這短短一會兒,震撼我百年!”
“這豈不是直接意味著史前時代確實有超出當時部落文明時代的超技術了啊!”
“”
不僅是觀眾們,就連專家們都世界觀都被擊碎。
尤其是華雲峰,馮致遠,以及莊子與老子,他們表情更豐富。
不停地喃喃著一個詞:“金金屬?”
看著眾人的彈幕反應,江哲露出了笑容,“很驚訝嗎?”
“即使再不相信,那也是木內所看見的事實。”
一旁的汪林卻一臉平靜,他早就暗地裡了解過了。
當初了解的時候,他的表情比所有人都更加驚悚與難以置信。
但再次聽到諾亞方舟是金屬,還是有些心有餘悸的。
“關鍵的是,人家在看見金屬後,甚至還飄了進去。”
話音落下,觀眾們表情呆滯,梅開二度。
木內的每一次行為都在擊碎正常人的世界觀。
這時,汪林表情凝重地問:“後麵呢?”
“至於後麵,他自然是看見了三個球體,在諾亞方舟之中。”
“那球體也是金屬,而且非常巨大,後來他猜測——可能是諾亞方舟的動力源;因為那金屬球會發光,發出淡淡的光。”
“之後有霓虹的工程學的專家們認為,那可能是一種類似於【核聚變】的反應爐,但要比核聚變更強,目前科學界也沒有定論。”
“關鍵的是!”
麵對鏡頭,江哲雙眼一眯,“這諾亞方舟不僅僅是聖經中所描述的一艘,而是多達驚人的五十多艘,且全都是相同形狀的金屬方舟。”
“這麼多啊?”
汪林佯裝難以置信地問。
江哲輕輕點頭,沒有說話。
聞言,觀眾們麵露沉思。
其實這無需江哲解答。
按照直播間觀眾與學者們的理解。
要保留地球上僅剩的物種,一艘方舟定然是不夠的。
而且木內所描述的方舟,看起來並不是大到能概括天際的;反而是比航母大個十幾倍,是可以想象程度中的【大】。
方舟要保證人類繁衍,保證物種多樣性;五十多艘方舟反而更為合理!
汪林又問:“那,這些方舟,看上去好像不是我們地球本土的;我們地球人”
“不,曾經就有工程學者,探討過一些話題。”
“按照我們地球文明,以及地球人的思維;我們是不會建造這種船的。”
“也就是說,隻要是地球人,就不會造純圓的船;這不符合一些地球科學的架構與認知。”
汪林所說的不是毫無道理。
江哲笑著回應:“說得不錯。”
“按照目前科學,比如我們地球科學家們,他們就不會將太空飛行器甚至成是圓形的;因為不太實用!”
“要考慮空氣動力學,以及未來宇宙間的地月飛船之類的;就不太可能是純粹的園;反而更像似戰鬥機似的那種形狀。”
“當然,前提是將反重力飛行器研究出來,我們才會考慮更適合地球上已知元素材質的飛船。”
“所以說,飛船與技術與材料的先進程度有關。”
“至於你說木內認為,這諾亞方舟不是地球人的;那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未來人的呢?”
此話一出,汪林頓時一臉愕然。
不對啊!
你這跟我之前私底下探討的節奏與進度不太同啊!
你可沒提到過諾亞方舟是未來人的啊!
這你讓我怎麼接?
汪林好奇地問:“未來人?”
江哲微笑著點頭:“嗯,隻是科學界有一種說法,正是:我們目前所看見的很多外星人實際上都是來自於未來的地球人;或多或少都是來自不同時期地球的未來;他們來現代,是來考古的。”
說完這話,他轉過頭看向鏡頭,“這不是我的個人認為啊;我個人是不太認可這種的。”
隨著話落,直播間觀眾們再度深思。
“未來人這說法有點新穎。”
“嗯,我真的是頭一遭聽說過這個,沒想到可能很多外星人不是外星人,而是地球未來人。”
“抄了,點子我抄了,最近剛好在寫科幻劇本。”
“你敢抄,得付版權費。”
“這那算了,沒錢,不抄了。”
“”
看向鏡頭,江哲沉思著開口解釋:
“不管是未來人還是外星人,反正木內在看見這大場麵時,他主觀認為【不是什麼外星人,也不是什麼地球人】,而是一種【很高級的文明】創造的;至於到底是地球還是外星文明的,他未透露。”
“他隻是描述了當時他的想法;沒有夾雜任何一點私人主觀觀點。”
“所以木內在看到該宏偉的場麵後,他滿臉懵逼,根本無法理解諾亞方舟的構造,為什麼能夠懸浮在水麵上;尤其是這種構造的金屬方舟之下。”
“或許,對於現代的科學家們來說;已經會知曉許多1977年那科學家們以及大學生們不知道的事情。”
“畢竟時代在進步,認知也在進步。”
“後來,木內又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為什麼,為什麼會發生大洪水?】”
“於是接下來,他看見了一個目前已經被科學界證實的推測。”
“正是一萬五千年那個時間段,有一顆巨大的彗星跟地球擦肩而過。”
“由於該彗星距離地球特彆近;而這巨大的彗星體表的冰被地球拉扯撕碎後;海量的冰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一部分變成了水蒸氣,另一部分變成了海量的水。”
講述到此,江哲的表情逐漸嚴肅。
“關鍵的是,在大氣層與海量冰塊接觸的瞬間;引起了一連串的後續反應。”
“其中一個反應,便是【昏天暗地】。”
“【昏天暗地】在全球神話記載中,都有過描述;我之前所講的那幾段,都是描述了【一萬五千年前,天地發生的異常】。”
“正是因為那一次巨大彗星被地球扯碎;導致地球上的海平麵驟然拔高2000米之高!”
即使江哲在照顧普通民眾,導致沒有細講,直播間內也有一些科普性的彈幕隨之而出,即刻回答網友們的問題。
“為什麼彗星撞地球,會昏天暗地呢,而且兩千米會不會太誇張了吧?”
“沒什麼誇張的,你看過普通海嘯就知道了;況且那可是巨大的彗星啊!”
“話說,為什麼地球上空會一片漆黑呢?”
【京都報告廳:冷飛】:
“很簡單的,因為彗星撞擊木星時天空變暗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撞擊產生的巨大能量和光汙染。”
“在上世紀1994年時,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sl9)撞擊木星時,產生的能量相當於20億顆的威力,爆炸產生的溫度可以達到7000多攝氏度,相當於太陽表麵的溫度。這次爆炸產生了巨大的光汙染,導致木星的天空變暗。”
【魔都大學張某某】:“我也來,彗星撞擊地球產生的塵埃物質會迅速充滿整個大氣層,使陽光無法照射到地球上,從而導致地球陷入一片漆黑。你們不需要細細考慮,隻需要知道木內在1977年的描述已經是【一萬五千年前大洪水的真相】。”
【】
“學會了,謝謝!”
“所以木內在1977年的時候就已經獨自一個人確定了一萬五千年前的大洪水是來自彗星了?”
“那肯定啊,人家都在靈體狀態下看見了,而科學界認定一萬五千年前是最近幾十年,要比木內的還要晚一些!”
“好家夥,牛皮!”
諸多科普彈幕隨之而出,令觀眾們表情愈發凝重與深沉。
在觀眾們熱議之時,江哲的下一句話,瞬間如同驚雷似的炸響在眾人腦海。
“在木內親眼目睹大洪水的起因是彗星之後,他還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在地球上,竟然還存在著一個高度發達的科技文明!”
此話一出,全員頓時目瞪口呆,心神震顫。
一個遠古國度的名字!
瞬間在直播間內的各國民眾們心中升起。
【亞特蘭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