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位拉馬努金大神,在短短的32年人生中,總共發現並提出又無法證明的公式高達3900個。”
“密密麻麻地寫在了他生前的那泛黃的本子上。”
汪林問:“江哥,現在都沒有被證明嗎?”
江哲不假思索地回應:“後來過了100年左右,在千禧年那時間,那時候數學界迎來質的飛躍,大部分都被證明是正確的;且擁有實際用途。”
“那其餘的呢?”
“其餘的嘛,自然是不知道做什麼用的。”
講述到此,江哲忽然解釋:“但是到了2012年,之前彈幕有印杜網友說過,2012年的時候,數學界發現他一百多年前的公式有一個是用來描述【黑洞】的。”
此話一出,不少觀眾頓時瞳孔一縮,虎軀一震。
要知道,100多年前,可是沒有觀測到【黑洞】的。
最初黑洞的概念是,由腐國國牧師約翰·米歇爾與發國物理學家皮埃爾·拉普拉斯提出。
米歇爾在1783年提出,宇宙之間存在一種具有超大質量和超高密度的恒星,其引力強到連光線都無法逃脫。
後來拉普拉斯在1795年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概念,結合光速的有限性與經典力學中的最大逃逸速度,提出了黑洞的思想。
他們二位大神隻是提出了這個概念,後來拉馬努金竟然直接給出了個公式?
這就有點令人匪夷所思了!
“是的,這個2012年發現並被證明的公式,是拉馬努金臨死之前最後一個公式。”
“那公式叫做:【拉馬努金c塔函數】。”
“在2012年時,研究黑洞的專家,突然發現,拉馬努金的那公式竟然是用來描述黑洞的。”
“當初拉馬努金記錄該公式的時候,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是用作何處的。”
“所以各位可想而知?”
隨著話音落下,觀眾與專家們不免覺得頭皮發麻。
人家正常的科學家,在看見一個未見過的物體時,會絞儘腦汁去構思,去想,然後去提出公式證明它。
而在拉馬努金這邊,不需要想,不需要構思,隻需要睡一覺即可。
這完完全全的不講道理;甚至連拉馬努金本人都不知道公式是作何用的。
這期間的事情就有些恐怖,仿佛正如江哲學之前所說,是上天給他的公式。
“後來在2019年時,數學界又陸續發現很多的公式,是完全可以用來計算黑洞的熵和計算黑洞的信息量的。”
“那些拉馬努金的公式對於現在研究的超弦理論和膜理論是非常重要的。”
“超弦理論核心就是世界由一根根震動的線條組成的,而膜理論,顧名思義宇宙就是一張膜;具體的大家也無需去理解,理解了也看不懂。”
麵對鏡頭,江哲異常嚴肅地提醒:“大家要知道,這些拉馬努金公式,絕對不是人能想出來的;而是這輩子都不會被人發現的。”
“什麼意思呢?”
“正是我們人類不會去往那個方向去想,然後想出來這麼一個東西。”
“就算憑空去推導一個不存在的東西,那也是推導不出來正兒八經的公式的。”
“比如史瓦西半徑,是嘚國天文學家利用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然後得到了一個真空解,這個解就描述了宇宙裡有一個球狀對稱、且不自轉的物體的重力場,這個就被叫做即史瓦西半徑——是任何具有質量的物質都存在的一個臨界半徑特征值;大家聽聽就行,不用深入了解,反正也寫不出來。”
梅開二度,江哲的話語總是很傷人!
觀眾們嘴角抽搐著已經習慣了。
“而拉馬努金呢?”
“那是因為我們人類壓根不知道黑洞裡麵究竟是何樣的!”
“所以,拉馬努金計算黑洞的公式,他不是依靠彆的公式去推導出來的,而是直接做夢夢到的。”
“這個夢裡的公式,真就不是人能想出來的,而是上天給予的。”
“若當初拉馬努金知道這是黑洞的公式或許還好,說不定還能跟嘚國天文學家史瓦西交流交流;但令人遺憾的是,他壓根不知道這是啥公式。”
江哲麵露沉思:
“我記著1916年是史瓦西提出公式的時間,而1916年,拉馬努金也才去到腐國哈代教授家中。”
“所以說,是上天告訴拉馬努金這個公式,然後告訴後世之人,【你們人類是發現不了黑洞內部的,你們人類隻能後續搜集你們現有的數據去往裡套;然後去驗證拉馬努金是對的;你們人類是絕對憑空推導不出來的】。”
“再後來,拉馬努金c塔函數,這個公式裡被發現有一個特殊解,特殊解被數學界廣泛認為,是【奇異點】,也就是【黑洞奇異點】。”
“【黑洞奇異點】是黑洞中心的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點,它標誌著黑洞的物理特性在這一點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奇異點它沒有體積,密度無窮大,且物理定律在這一點上失效,因此無法用傳統的物理概念來描述。”
“所以說,我們人類不可能知道【黑洞奇異點】到底是什麼,到底是什麼樣子。”
“而哈代教授呢,他也非常好奇黑洞奇異點。”
隻見江哲遺憾地搖了搖頭,“於是哈代教授他用一生去證明【拉馬努金c塔函數】公式,到死之前才恍然發現,【我助手的這個公式,實際上就是個騙局,那是因為我們人類永遠無法見到黑洞裡的奇異點;但我的助手拉馬努金給出世人這個公式於書本上,直觀的第一次讓世人看見了黑洞奇異點可能的樣子。】”
“即使到如今,我們2025年,即使觀察到了黑洞的樣貌,但我們依舊看不到【黑洞奇異點】;因此,我們依舊無法去驗證黑洞奇異點的樣子。”、
就算江哲已經儘可能的講得通俗易懂,但觀眾們依舊隻是迷迷糊糊的聽出了一句話。
【拉馬努金很牛批,很強,而且他的知識來源,非常不正常】。
“隻有我一個聽不懂嗎?”
“我還好,我高中畢業,能聽懂許多;但之後就迷迷糊糊的。”
“我一樣,初中畢業完全聽不懂,隻感覺不明覺厲。”
“我倒是能看得懂,但我驚奇的不是這個地方;而是拉馬努金的知識來源,若拉馬努金自己本人知曉公式是什麼或許還好;關鍵是他本人不知道啊,掛關鍵是他不用推導,不用證明,直接就給出公式的這個行為是不合理的啊!”
“”
此刻,報告廳內。
現場的數學家們探討的樂此不疲。
有了拉馬努金深入的過往,他們對其的敬佩愈發濃重。
他們也在探查相關國內外資料,最後驚訝地發現,江哲這次的科普完全是真實,且沒有任何的弄虛作假。
而且數學教授們懷疑,拉馬努金的公式不止能運用在數學界,甚至物理界,天文界,以及一些能夠引領地球科技進步的高科技公式。
當然,這不是一個人的想法,而是諸多數學家都共同認為的。
這時,演播室內的汪林詢問:“江哥,所以,這些公式實際上都是來自於【阿卡西記錄】對嗎?”
一句話,汪林瞬間將話題拉了回來。
江哲輕輕點頭,“是的,這些知識都是來自於【阿卡西記錄】,也就是來自於這個【宇宙圖書館】裡。”
汪林又問:“那科學界承認【阿卡西記錄】嗎,他們承認宇宙中有著這種神秘力量嗎?”
江哲直截了當地回應:“承認,科學界是可以用【科學】去證明它的存在的。”
“而且,除了拉馬努金之外,還有一位各位熟悉的科學家,他有可能跟阿卡西記錄有關;也是深度見過阿卡西記錄的人。”
此話一出,所有觀眾頓時眼前一亮,惹得不少專家與觀眾們好奇。
緊接著無數彈幕爭先傳來。
“是誰?”
“到底是誰?”
“我們都熟悉,愛因斯坦,特斯拉,拉普拉斯,牛頓還是哪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