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城對比的話,下城的設施就比較簡陋,房簷低矮,布局也不規整,考古學家們猜測可能是市民、手工業者、商人以及其他勞動群眾的居住地。”
“這座城具有相當明確的建設規劃,總的來說,這城市布局科學、合理,而且已經具備現代城市的某些特征。”
“整座城市呈長方形,上下兩城的街區,均由縱橫街道隔成棋盤格狀。”
“其中,也有東西與南北走向的寬闊大道。”
“居民住宅多為兩層樓房,臨街一麵緊閉窗戶,以避免灰塵和噪音。”
“也如彈幕的朋友們所猜測那般——幾乎每戶都有浴室、便所,以及相連的地下排水係統。”
“這些居民住宅大多在中心地方設置庭院,四周設居室。”
“給人的印象是,城市清潔美麗,居民生活安詳舒適。”
“那說明在4500年前的這座城市就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文明水平了。”
聽到這座古城的具體解釋,讓不少民眾目瞪口呆。
又給人一種新的印象!
家家戶戶都能洗澡?
“等等,是假的吧?”
“怎麼可能啊,4500年前的家家戶戶都能洗澡?”
“沃日,要不要這麼搞啊?我不相信!”
“沒讓你相信,隻是通過考古研究遺址發掘出來的,而且有相關器具證明,真的是江哲這麼說的。”
“嘶,沃日,有點難以置信。”
本來以為是隨便解釋的,誰想到經過他這般解析,讓人不敢不認真對待了。
聽得對麵老教授眉頭緊皺,連忙敲打鍵盤,搜尋專業資料,最終確實如江哲所說。
這座城,雖保持著古代城邦的模樣,但家家戶戶都能洗澡就有點不科學了。
古代有澡堂,也叫做【湯浴】,先秦時期出現,後到隋唐,唐朝,宋朝逐漸流行起來。
這時,老教授開口:“小江老師,您說的這些確切為真,不過這座小城確實給人一種科技有些發達的跡象;不過我估計是因為城市較小,容易管理;一邦之主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管理這麼少的人,確實是可以辦到的;像現代非常富有的冰島,那邊人口少,所以每個人都很富裕,家家戶戶什麼高科技都能整得上。”
聞言,江哲默默點頭,“是,按照我這般解釋的話,這種印度古城在我國古代沒有發生戰爭時期的時間段是很相似的,我不能說這古城很發達,隻能說憑借這些跡象,能夠發現——管理這座城的人有愛民之心,讓家家戶戶都過上好日子的民君。”
“嗯,小江老師說得不錯。”
被兩位專業人員一解釋,觀眾們方才恍然大悟。
不是古代發達得過分,而是城小人少管理好。
直到下一刻,江哲的表情忽然嚴肅。
“後來印度的考古學家從該遺址中發掘出大量精美的陶器、青銅像以及各種印章、銅板等,還發現了2000多件有文字的遺物。”
“隨著研究的深入——”
“考古學家在挖掘過程中同時也發現了許多的人體骨架。”
“這些骨架的排列形狀,直接促成了世界最大未解之謎之一!”
民眾們發現話語中嚴肅性,他們連忙上網搜尋該資料,一邊觀看一邊聽講。
“專家們從這些骨架的姿勢來分析,這些人當時有的正在馬路上走著,有的人正在家裡休息,有的人正在燒火做法。”
“但是,忽然間,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突然降臨的未知爆炸災難,讓整個文明古城的4萬多人全部死亡,繁華的古文明就此變成了一座廢墟。”
“有人說是黑閃電,有人說是火山爆發,有人說是外星人飛船爆炸之類的種種留言,但最終都未得到證實。”
“後來考古人員們找到了此地發生過多次猛烈爆炸的證據。”
“在爆炸中心1000米半徑內所有的建築物都化為了粉末。”
“距中心較遠處發現了更多的人骨架。”
“他們在廢墟的中央發現了一些散落的碎塊,這是黏土和其它礦物燒結而成的。”
“再後來,羅馬大學和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的後續實驗證明:廢墟當時的爆炸溫度高達了驚人的14000—15000c之間。”
講述到此,江哲敲了敲桌麵,著重科普:“在1945年廣島爆炸時,核爆中心的溫度達到了6000多攝氏度,這個溫度足以使人在瞬間氣化。”
“1961年前貓熊國在新地島引爆的‘大伊萬’氫彈,核爆中心的溫度達到了上千萬攝氏度,這個溫度甚至超過了太陽的中心溫度:約1500萬攝氏度。”
“目前現代人類創造的最高溫度是:10億度。”
“從這些跡象表明,古印度的這場爆炸高於廣島小男孩那一枚,低於【大伊萬】的中心溫度。”
隨著話落,觀眾們連忙翻閱電子書或實體書籍,查詢出處。
出處容易找,但爆炸的源頭卻很難找!
“數據確實如此,話說那城到底是怎麼毀滅的啊?”
“這個聽上去怎麼跟我國明朝的【天啟大爆炸】如出一轍啊?”
“不止是你們明朝的,還有跟我們前貓熊國的【通古斯大爆炸】很像呢!”
“這三個事件已經被歸類於世界未解之謎前十的未解之謎了,幾乎沒有答案。”
“今日江老師說的這個死亡事件,到底是什麼引起的爆炸?”
“不知道是什麼引起的,眾說紛紜。”
聽到此處,華清大學宿舍樓內。
周青青第一時間在莊教授的書櫃上找到了幾本濃鬱色彩的書籍,她連忙查詢到了第一手資料,“這個我知道,我找到了那幾本書。”
她連忙按照書中所記錄的發布同步彈幕。
“這個事件,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些古印度史詩中的神秘描寫。”
“你們關心的產生爆炸的原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這兩本書。”
“在《摩訶婆羅多》中,有這樣的描寫:【空中響起幾聲震耳欲聾的轟鳴,接著是一道耀眼的閃電。南邊天空一道火柱衝天而起,比太陽更耀眼的火將天分割成兩半,空氣在劇烈燃燒,高溫使池塘裡的水沸騰起來,煮熟的魚蝦從河底翻了起來。地麵上的一切東西,房子、街道、水渠和所有的生命,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天火燒毀了,讓三十萬士兵們一瞬間便灰飛煙滅,四周更是死一般的寂靜】。”
不等她繼續發送彈幕,江哲心有靈犀地接過她的彈幕,微微一笑,開口解釋:
“謝謝這位華清大學的女同學了;但你講的這些可是我要吃的飯,搶人家飯碗可不好哦!”
聞言,周青青瞬間一愣,心中的薄弱點仿佛被當場命中。
“我為什麼會在瞬間對他產生一種彆樣的感覺;真奇怪!”
“好了,讓我們回歸正題,我們接著這位女同學接下來的話解釋。”
“類似的描寫在《羅摩衍那》等古典文獻中有所提及,這種武器都被敘述成可以製造毀滅性的烈火與光芒。”
“接下來我開口所說的,都是在原著中的描寫——”
聞言,全部專家與民眾們愈發認真聽講。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看彈幕,而且有些彈幕太長,遠不如聽江哲親口解析來得好。
“【有一種神所禁止使用的可怕武器叫‘厄尼亞’是一種‘無煙飛彈’——這種武器:‘它噴火,但無煙,威力無窮。’,發射飛彈後的刹那間,烈風刮起,雲霧翻騰,太陽似乎在空中搖晃;拋下大量灰塵和沙石,大地瞬間遭受燒灼,不斷震抖,象群被高溫燒焦,其它動物相繼倒地而死,烈焰翻滾,樹木像遇見森林大火,成排地倒下,密集地火舌不斷像大驟雨般地從四麵八方落下,數千輛戰車被摧毀。】”
“【陣亡者的屍體被可怕的高溫燒得殘缺不全,如同燒焦的樹乾。】”
觀眾們聽著就感覺頭皮發麻,這分明就是恐怖的人為的災難場景。
江哲清了清嗓子,繼續背誦另一段。
“該巨著中還有描述到:【廓爾喀乘坐他的飛行器‘維摩那’向維裡什尼族和安達喀族的三個城市投擲了一枚射彈,投射後,一縷白煙從地上突然升起,光亮猶如一萬個太陽;這種名為‘鐵霹靂’的秘密武器,將敵人全部化為灰燼,屍體燒到無法辨認,頭發和指甲全脫落,食物被汙染。戰士們紛紛跳入溪流,將自己和隨身裝備洗乾淨。】
憑借著強大的記憶力,江哲聲情並茂地朗讀出來。
然後,突然反問一句:
“請仔細看看,這些文字描述像什麼?”
“而且當時的古代人,真的能夠描述基因裡從未攜帶過的片段場景嗎?”
“通俗易懂的就是:人,真的可以在沒有資料輔助下去親口,親筆描述——他們從未從現實中見過的現實中的場景甚至是武器嗎?”
周青青的部分彈幕與江哲的解析聲落下,整個直播間觀眾們都激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