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居住在行星的地下,這正是江哲前世時的一種解答費米悖論的答案。
眾所周知,星球多半會遭遇太空中的隕石與攻擊。
除了地球有著諸多的保護層,尤其像是木星與衛星,是保護地球的緩衝衛星與行星。
在彆的星係彆的星球則沒有那麼多的保護星球,之所以說地球是特殊的,其實也基於此。
前世時,還有一個解說:地球是高等文明控製下的文明。
那便是因為:柯伊伯帶。
柯伊伯帶是冥王星以及附近的小天體與大量的隕石帶彙聚而成的巨環,像是太陽係的巨環。
上麵的星球與隕石大多數都是冰,岩石組成,幾乎阻攔了太陽係內95的彗星與隕石撞擊。
基於柯伊伯帶的緣故,太陽係內的地球才得到漫長時間的演化,最終幫助人類文明誕生。
若是未來,科技發展足夠的人類文明打算衝出太陽係,前往其他星係。
那就得先考慮漫長且高達四千攝氏度高溫的柯伊伯帶火牆,那防火牆就足以遏製人類離開太陽係。
甚至人類的飛船可能沒能衝出柯伊伯帶,就會先被高溫連人帶飛船給燒成一堆灰。
所以,在前世的一部分天文學者來看,或許人類永遠無法離開柯伊伯帶,也會永遠成為太陽係的囚徒;而柯伊伯帶就是無形的牢籠。
有人說柯伊伯帶是保護裝置,也有人說是遏製裝置,眾說紛紜。
江哲沉默片刻,而後搖了搖頭,繼續解釋:
“讓我們正式回歸費米悖論。”
“其實各位都已經知曉,當智慧文明逐漸進入機械時代後也就差不多抵達了1級文明時。”
“我們人類以及外星文明就能變相的達到永生:機械飛升,意識永生。”
麵對鏡頭,江哲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所以說,我們不管宇宙裡此時此刻到底有沒有幸存的外星文明,也不管他們的文明究竟過去了多少歲月,但凡他們的文明都提前達到了1級文明,那麼他們就必須能做到意識永生,這是毋庸置疑的。”
“自然而然,但凡有文明能夠達到1級文明,那麼他們就能做到意識永生;既然他們永生了,在接到信號後,按照理論來說,他們肯定會回複我們的吧?”
觀眾們,專家們紛紛點頭,理論上看確實如此。
當有外星文明發現另一個文明的信號後,肯定會聯絡對方,因為知曉了自己的文明在宇宙裡不是孤獨的。
若距離近的話,他們甚至會相互發信息探討科技上的難題,以此達成互幫互助的行為。
這也符合智慧生物的群居屬性。
但實際上,事實並不如人願。
很快,直播間內有個彈幕的出現,提醒了江哲。
“江老師,我有個問題,有沒有一種可能,人家的社會組成結構與我們地球不太一樣?”
“對呀,若是發出信號,人家的外星文明跟我們地球完全不一樣;我們地球上還有共產和共和,乃至皇製與資本主義啊!”
“沃日,這麼一來,好像就說得通了;萬一還有外星文明像蟻族,他們的工蟻隻聽女皇的命令;也就是一個人負責一顆星球,所有事都要經女皇的手!”
“”
江哲的言論激起了海量民眾探討外星文明的社會框架。
剛想繼續講述下去的江哲,在聽到後台導播播報的彈幕時,江哲一臉無辜地看了看腕表,無奈地說:“你們是故意的吧?”
“明知道我直播時間快結束了,突然冒出一堆問題。”
觀眾們聞言,忍不住咧嘴一笑,都在心中暗想。
你不想拖堂,我們就提出諸多的問題讓你拖堂。
無奈之下,江哲感慨一句:“好吧,外星文明的社會框架是否有可能造成收到電磁信號導致不回?”
“雖然問題很精彩,很有討論意義;但在如此大的基數之下,人家肯定有跟我們差不多的文明框架的吧?”
“但是什麼呢,非常可惜;我可以篤定地說:即使有類似我們的文明,他們也沒有回複我們;而且但凡有外星文明能夠在星際中航行。”
“那就足以證明對方的母星,以及母星上的國家就已經達成了類似【共產】的一個狀態。”
共產?
外星文明也跟夏國差不多嘛?
這怎麼可能啊?
一時間,許多觀眾與專家們紛紛搖頭,感到無法置信。
江哲麵對鏡頭,豎起一根手指,“大家先彆著急反駁。”
“因為智慧文明發展到今,我們的【共產】隻是目前時代的一個過渡。”
“從野蠻人到部落時代再到封建時代,再到現在的【共產】時代。”
“大家在不考慮未來的前提下,難道就認為我們現在的製度是最好的了嗎?”
“大家難道就可以篤定地說:我們現在的製度就是人類文明的最終製度嗎?”
此話一出,頓時引起了觀眾們的沉思。
直覺告訴他們:絕對不是啊!
但不是在哪兒?
一時間直播間內的彈幕又眾說紛紜。
報告廳內。
華雲峰和老馮沉默地看向台下社會學家。
華雲峰問:“各位專家怎麼看,還有比我們現代的製度更合適的嗎,江哲說的是對的嗎?”
講台下,那些社會學者們紛紛點頭。
“他說的是正確的,不是未來最合適的,但在目前時代是比較合適的!”
“目前的製度適用我們文明當代,沒有人可以保證未來社會下這個製度還能幸存。”
“華教授,如果大明王朝沒有滅亡,從崇禎皇帝一直延續至今,沒有大清沒有近現代屈辱史,那麼我們現在會叫【大明帝國】,依舊是皇帝製度;我們的科技嗯,曾經我們一群專家討論過,大明僥幸存活至今,不考慮什麼腐朽,貪汙,文臣霸權之類的;那麼我們的科技理論上來說會在2024年達到2100年的進度;也就是對全世界來說,我們現在會處於未來社會;而這個隻是理想下的科技;但要考慮一係列因素的話,那麼大明帝國絕對不會比我們現代還發達。”
“沒錯,我們現在科學界還有一種超理想主義:把夏國全部資源分給人工智能,這個人工智能要有高級智慧,能與人類感情共存——各地正斧要用資源寫報告,然後受人工智能檢查,若有貪汙會被第一時間檢查出來;總之這個是超理想主義的一種社會框架;會大幅度提高社會人文,科技,製度;普通百姓再也不會因為不公的社會待遇而做出一係列的壞事;各行各業也會在人工排序下變得更加高效,我們的文明也會在短時間內得到超速發展;但是這樣僅僅是書麵上探討的;拿到現實中會被有心人破壞以及利用;所以就不符合現代!”
“除了這個還有彆的未來社會框架,都很精彩;看看江哲會說哪個。”
“”
講台下的專家們言論不一。
但都有一個共同答案:共產不是最終形態!
華雲峰聞言後,確實有更合適的製度,但大麵積推廣就太難了!
然後他又看向大熒幕,他要看看江哲的答案會是什麼。
這時,江哲的話語從大熒幕內傳來。
“恐怕大家都已經得到了答案。”
“每一個時代,隨著科技,資源,以及當下的社會發展,都會衍生出一個更適合那個時代的製度。”
“據我所知,目前科學上乃至科幻作家們就已經給出了一係列的答案。”
“未來的製度以及外星文明可能的社會框架,如下。”
“1:虛擬主義。”
“外星人發明了類似於計算機的機器,並且可以將意識上傳。”
“在外星世界,隻有一些超強人工智能和老人生活在現實世界中,維護龐大的計算機係統。”
“其餘人都是活在這個虛擬機中的存在;不會浪費星球資源,科學技術全都交給人工智能進行完成,包括采集任務。”
“也就是:擺爛主義。”
“我們享受,機器人代替我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