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知道這個信號的事情,近幾年來也鬨得沸沸揚揚。”
“是,這是天文曆史上未解之謎,我記憶尤甚。”
“這不是營銷號杜撰出來的嗎?”
“不是杜撰出來的,是真的。”
“我當時去找資料查看了,一開始我也認為是假的;是杜撰的,結果找著找著就真的找到了這些信號源;破譯出來的消息確實是木星外部電離層傳遞出來的【類人信號源】,至於是不是傳給地下種族的我不清楚,但真有這些信號。”
“+1,我是天文學愛好者,我可以證明這些信號為真,至於破譯後所謂的向地心種族求救的訊息我不保真;但求救信號絕壁為真!”
“”
得到了海量專業人士的認可,那些搖曳不定的民眾徹底茫然了。
這到底怎麼個事嘛?
原本還在聽江哲說宇宙為何沒有找到外星人,沒有找到電磁信號的言論。
結果下一秒,就有天文未解之謎出現了,而且還是直指地心種族?
難不成人類活在地表是活錯了嗎?
真正的地球文明難道在地下?
很快,民眾們迷茫了。
此時,報告廳內。
這裡熱鬨得如同菜市場,人聲鼎沸。
華雲峰詢問台下一句:“這個破譯編碼可靠嗎?”
很快,有年邁的天文學者站出來,“破譯出來的信息不可靠;但求救訊號是真的;當時有許多驚人的報道出現,木星那邊確實向地球傳來了許許多多的求救訊號;是否是木星上其實有爭議的;也有可能是當時木星附近的小行星上傳來的信號。”
“當時佛羅裡達大學uf研究團隊發現——木星發出的短波信號與我們人類向太空發射的遙感衛星的信號相似。”
“後來,根據收集到的數據,木星信號出現在20帶,但有技術問題,不足以鎖定它的源頭。”
“那些大學團隊研究信號的原因,考慮了諸多可能性後,包括地球表麵與強磁場的互動引起的電子作用,但最終結果依舊【不明確】,太空中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物體的存在。”
“最後就確定了信號源就是隻能鎖個大概的方向:來自木星的外層電離層區域。”
“與我們地球衛星相似的信號源就是來自木星電離層那邊。”
“其實小江老師說的沒錯;可以確定的是:那信號來源絕對不是我們人類的飛行器,也絕對不是我們人類的探測器;更不是什麼墜毀在木星上的曆代探測器,但凡是曆代的探測器早就被木星碾成碎渣了。”
“但你們也不能說是外星人的,更不能說是地心人的,因為這件事在天文上就是未解之謎。”
“說不定可能是木星電離層的忽然在彗星撞擊下出現的一係列連鎖電磁反應也是有可能的。”
老馮一聽,頓時來興趣了,“果然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很專業,快繼續說說,是外星人的概率到底有多大?”
那年邁的天文學者想了想,正想開口,便被江哲提前搶過話語。
“或許各位認為這信息可真可假。”
“我們先不管真假,先來跟我看看上個世紀,以及現代對那木星求救的後續報道。”
此話一出,老馮和華雲峰注意力頓時轉移到大熒幕上,不再聽那年邁專家的解釋。
隻見那專家嘴角止不住抽搐,“好家夥,我步入了華雲峰的後塵了是吧。”
“當時1994那事件後,1995年某日,加拿小的《每周世界新聞》報道了一篇——nasa收到來自地球內部的無線電訊號的報道。”
“當時他們是這麼播報的:地球很有可能是中空的,在大家難以抵達的地下應該存在高級地球文明。”
“注意【應該】,一旦他們用【應該】抑或【或將】二字,不管是民間媒體還是官方媒體,就意味著這個消息不一定是真的。”
“後來來自nasa的某位不願意提及姓名的官員也表示過:他們對接收到的信號定位過,大概在地下六百公裡左右,這個消息隻有片麵之言,不一定為真,但也有這個可能性。”
“後來他們還說:這些信號不是自然信號,而是有人為痕跡的序列訊號,應該是來自某種智慧生物的信號。”
“再後來的2015年,叛逃漂亮國的斯諾登在《世界年代記》網站上公布了解密文件:在地下的地幔區域存在著遠超人類文明的地心文明的存在。”
“順帶解釋一下:地幔區域,溫度在1000c~4000c,而地幔是地球內部的一個圈層,位於地殼和地核之間,厚度約為2900公裡。”
“而我們的地表厚度30~50千米,地幔厚2900公裡,對比一下就知道,我們人類所探索的地方確實隻是地球很淺的區域!”
“我們的地表溫度平均在15~20c間,但大部分人都生活在溫和的氣候下,而地幔溫度則在1000c~4000c。”
“上地幔為流動的狀態,大家理解成是岩漿海即可;而下地幔則是固態的;如果真有地心人,那麼他們大概率會生活在【下地幔】的區域下。”
“我們居住在地表上,地表之下是地殼,地殼經常運動會導致地震,隻有地幔不會經常導致地震,所以地幔是一個比較穩定的地方。”
“若未來有朝一日我們能夠抗如此溫度的高溫,那麼我們也能前往地幔去看看到底有沒有地心人。”
說到此處,江哲無奈地搖了搖頭,“其實我的科學素養告訴我,在如此高的溫度下,儘管科技再發達,地心人真的能住得安穩嗎?”
“或許各位會說,萬一人家科技真的很發達,可以改變環境呢?”
“當然,這個我不否認,因為我還是人類,所以我對這些國內外網絡上所謂的消息存疑,這些消息都帶有政治目的。”
其實聽到江哲的確切數據解析後,觀眾們也恍然了。
許多消息都帶有政治目的,有的真有的假,他們生活在信息金字塔的底部。
在如此高的地幔溫度下存活,先不說文明發展的程度,就那讓人絕望的高溫,怎麼活得安逸的?
難不成建造一個巨大的常溫地帶,那得消耗多大的資源與要達到多驚人的科學技術啊?
觀眾們忍不住感慨。
“本來我還以為真的有地心人,直到你給出的數據,那麼高溫度,怎麼可能嗎?”
“有可能的,矽基生命;或者機械生命。”
“哦?所以說我們的地心人是機械生命?”
“不,隻是假設,但這種概率渺茫;網上流傳的小灰人不就都說是機械生命嘛;我爸就在地質局工作,他活了六十年,也沒聽說過地下活動異常與異常信號;所以我信科學,不信政治目的的新聞。”
“哎,說來說去,最後還是沒找到地心人甚至外星人呢!”
“”
觀眾們無比失望。
專業人士知曉的信息難道不比普通人知曉得多?
專業人士知曉的信息難道不比那些媒體知曉得多?
媒體和普通人說有外星人,那就有了嗎,問過人家專業人士了嗎?
一時之間,直播間內,電視機前的老中青觀眾們都迷茫了;感覺身邊充斥著虛假與真實,又到底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令他們苦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