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遠古氧氣含量與如今氧氣含量對比,確實如江哲所說。”
“如果火星真存在人類,根據科學證據猜測,那些火星人起碼人均25米左右。”
“對,對我們地球現代人來說,簡直就是巨人!”
“不過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看看他怎麼說金星;我個人認為金星倒真有可能出現過智慧人類;而且那裡的人類身高平均在19米左右;按照引力差距換算得來的。”
“金星,應該不太可能,目前證據指出金星幾乎不可能存在人類,但很多年前的金星確實跟地球環境相似;應該有些小魚小蝦之類的。”
“”
報告廳內,專家們的意見很快便因江哲的講述產生不一的立場。
但大部分專家還是認為金星確實沒有存在過智慧文明的。
這時,大熒幕內。
江哲繼續開口解析:
“大家所關心的【金星】”
“參考地球的第一個生命到現代人類,一共38億年。”
“金星5925億年,簡單的換算一下,減去38億年,還有2125億年左右。”
“這2125億年,是意味著金星一直處於可宜居的地帶,同時是可宜居的行星,沒有那麼多極端氣候與天災。”
麵對鏡頭,他突然咧嘴一笑,“是的,讓大家失望了,金星早期存在過海洋,是有數據表明的,但後來的金星真的沒有機會,沒有時間去演化出複雜的生命。”
“若是演化出藍藻啊,小魚小蝦啊,這些倒是有可能,即使存在,那些化石大概率也會在金星表麵的地下。”
“若在金星表麵,研究金星最多次數的前貓熊國家肯定會在上麵發現小生命的化石;但實際上呢,沒有哦,他們啥也沒有發現哦~”
“所以,金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神奇,是真的沒有存在過智慧文明與人類。”
“順帶一提,全宇宙的行星,我敢拍著胸脯保證——它們星球上存在小魚小蝦這些生命的星球是真的若乾;但出現人類嘛,那就有待討論了。”
此話一出,原本信誓旦旦的專家與觀眾們再度一臉失落。
他們發現了,江哲就是流言終結者,幻想終結者。
每次他們興高采烈,興致滿滿的提出一個觀點時,江哲總會以新奇的角度去否定他們的觀點。
這一下,不少觀眾們要瘋了,尤其是那些先前給觀眾們科普的天文學研究生們,更是一臉尷尬,信誓旦旦地說:【金星有生命】,結果下一刻便被江哲打了臉,火辣火辣的!!
“是誰,是誰剛才哪個假冒生物,天文研究生說金星有人類的;你給我站出來!”
“就是就是,你那個研究生是買來的吧?”
“這不怪我啊,我教授也是這麼說的;金星有許多許多年的可發展時間;上麵肯定在過程中演化過智慧人類生命。”
“對呀,江哲也說了,地球上第一個生命到現代智慧人類總共發展多達三十多億年,金星在很久以前確實跟地球環境一樣啊!”
“樓上,一樣是一樣,但金星總壽命59億年,地球49億年,這之間還差10億年,你怎麼敢保證金星在誕生10億年左右就誕生了第一個生命嗎,第一個生命到出現智慧文明人類的時間是38億年;38+10=48億年,即使有人類,那也是距離現在11億年前等等,好像真有可能?”
“對啊,隻要金星在早期一直保持跟地球早期環境一樣,是確實有可能的。”
“樓上,以最新研究數據告訴你;距今39億年前,海王星軌道外移擾亂了柯伊伯帶小行星的引力,無數水冰和岩石飛向了金星、地球和火星。在被撞擊後,金星不再像其他行星那樣由西向東自轉,而是以極慢的速度反向旋轉起來——於是,在太陽係的行星中出現了一道奇觀:金星上的太陽西起東落,自轉一圈需要時間約為243個地球日,公轉一圈需要時間約為2247個地球日,也就是說,金星幾乎是不自轉的。”
“所以,那些自成研究生的,請你們重新學習一下天文的基礎;江哲說的是對的,最低需要38億年才能演化出人類;金星總壽命59億年減39=20億年,金星就算剛形成的第一天就是海洋時期,到金星損失一切之前也不過才20億年,20億年不足以誕生人類;所以金星早期確實能存在小魚小蝦之類,因為有大麵積海洋,直到距離我們現在39億年前,它們就徹底消失了,金星也是地球夭折的大哥!”
該彈幕一出,直播間內爭論聲迅速減少。
仔細一想,確實如此,江哲從來沒誆騙過他人,且都是從事實證據出發的。
領導會議室內。
老趙聽完這部分的解說,臉上露出了惋惜的神色。
“好可惜啊,金星在很多億年前還是一片汪洋,如果給它合適的時間一定會演化出智慧人類吧?”
播音部長老王點頭附和:“肯定啊,給它合適的時間,一定會出現的!”
可不料,蕭十一直接開口反駁:“讓你倆多讀書多讀書,你們偏偏要去喝酒玩樂。”
“咋了?”x2
二人一臉冤枉地看向蕭十一。
蕭十一看向汪林,發現汪林正在看直播,便自己開口解釋:“不會出現人類的;因為早期的金星處於宜居帶,是因為太陽係剛誕生時,金星確實位於宜居帶內,因為當時的太陽亮度較低,金星的環境適宜生命存在。”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的亮度是會逐漸增加的,這就導致金星表麵的溫度急劇上升,變得不再宜居,也可以說太陽係內的宜居帶原本越來越遠,最終形成了今天的高溫高壓環境。”
“同理可得,地球還有未來10億年將不會變得宜居;到時候我們地球上就會走向金星的後路。”
“當然,前提是我們人類文明能堅持到10億年後,但想想也不太可能堅持那麼久。”
汪林連忙附和一句:“蕭十一說的不錯;按照太陽陽光密度圖來看的話,等地球不再宜居後,到時候位於地球後邊的火星,那邊將變成宜居帶,現在火星的內核已經死了;如果10億年後火星變得宜居的話在各種陰差陽錯之下,是極可能會重新複活火星的,可能是未來人類去複活火星將其改造成適居行星。”
隨著現場二位小大佬解釋,所有專家這才尷尬地露出笑容。
“沒想到是這樣啊!”
“原來宜居不宜居的是根據太陽光熱增加的啊!”
“到時候一來,等太陽壽命徹底完結,太陽係也就無了,也就連宜居帶都無了。”
“”
在他們探討時,大熒幕內,江哲開口了。
“或許已經有觀眾意識到了——”
“太陽係的宜居帶是一直在變化的;地球在10億年後變得不再宜居,屆時的宜居帶將會變成火星。”
“所以科學家們將火星列為宜居行星,當然,是10億年後。”
“好了,通過地球普通理論,我們得出——地球誕生生命到現代人類,是一個很普通的過程。”
“如果按照宜居帶就出現生命與人類的話,那麼金星確實出現過人類文明,但可惜;宜居帶出現生命的另一個誘因是看那星球的壽命到底有多長;如果它壽命足夠長,宜居的時間足夠久,確實在某一日彗星撞擊那星球後帶來一部分外來物質,然後物理,化學反應之下;確實會出現生命,生命度過安全的周期形成複雜的生物,最後就是靈長生物,再到人類。”
“可以說,出現人類這樣的生命,是很難的;但放眼全宇宙,那就很普通了!”
講述到此,江哲深呼一口氣,“好了,既然講完了地球普通理論,證明生命的出現的條件並不是太複雜;那麼現在我們切換到下一個假說:《地球特殊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