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都獻祭速通了,誰還苦修功法啊 > 第三百十七章 兩國議和!龍潭之戰!

第三百十七章 兩國議和!龍潭之戰!(1 / 1)

推荐阅读:

inf

北蠻為兄,中原為弟。

此言一出,奉天殿內頓時沉寂了一絲,而後,諸多文武百官便迅速一個個開始一臉‘怒意’的嗬斥北蠻使臣。

“大膽蠻夷,焉能如此欺我大周!”

“爾等蠻夷也,怎可為兄?”

“放肆,區區北蠻,怎敢僭越稱兄,即便是皆為兄弟之邦,也應該是大周為兄,北蠻為弟。”

雖然在場的官員都知道,如今的局勢,確實就是北蠻占據上風,年年叩關,而大周朝廷,隻能在邊境駐守重兵防守。

幾乎不能有效的組織反攻,近百年時間下來,還是被對方推了數千裡疆域。

但縱然明知如此,他們也不敢答應此事。

誰答應,誰就得遭受罵名。

反正隻是反對幾句而已,對他們而言反而可以增長自己的名聲,給外界的百姓留下一個有骨氣的印象。

而上首的元康帝,所考慮的自然不止是一些虛名,他想要的是實際利益,隻要北蠻撤軍,他便可以瞬間騰出數十萬大軍。

這股力量,可以幫他鎮壓南疆,處理李成國之患,可以掃平江湖之上,這些年來愈發跳脫試探朝廷的江湖勢力。

更能騰出手去對付青天教。

亦或者增兵東海邊關,防備妖族入侵。

可以說,這件事對於大周朝廷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他有雄心壯誌,可奈何掣肘太多,內有以姬成道為首的勢力,讓他的雄心壯誌無法施展,外有反賊造反之心不死。

內憂外患之下,他隻能勉力維持中原的安穩。

現如今他等的機會終於來了,心中難掩激動之心。

不過畢竟身為皇帝,他還是有幾分養氣功夫的,一方麵這隻是一個可能,並不代表著一定就會談和,二是要看看北蠻方麵的條件。

至於三,那自然就是影響了。

看著下麵的朝臣群情激奮,他若是直接答應下來,那無疑會背上一個昏君的罵名,就算是要談和,要低頭,也應該讓下麵的人去背鍋。

隨著他的一個眼神,下方的禮部尚書心下暗暗叫苦,知道皇帝的意思什麼,罵名他來背,而好處則由皇帝來拿。

可他沒有選擇。

“大殿之上,不得喧嘩!”

百官群情激奮之際,李承忠當即高聲道。

而紮古木等幾人的臉色則是不太好看,他們能夠聽懂中原的語言,知道那一個個‘蠻夷’指的究竟是什麼意思。

不過身處於此地,他們也辯不過那麼多的中原官員。

大殿剛剛寂靜,禮部尚書便跳了出來道

“我大周立國六百年,軍威正盛,麾下百萬大軍,強者如雲,戰將如雨,縱然談和,也應該是雙方平等相待。

焉能屈居於金聖王庭之下?”

“大周皇帝陛下息怒,此乃我父汗的命令,吾等也隻是闡述而已,若大周皇帝陛下不願談和,吾等亦能回去複命。”

紮古木淡淡一笑,看似請罪,實則卻像是吃定了中原朝廷一般。

對於中原王朝的困境,他們當然也是心知肚明,知道談和乃是最為符合中原朝廷利益的做法,之前不提,隻是因為他們沒有透露這方麵的態度而已。

“你”

禮部尚書語氣一窒。

元康帝眼睛一眯“無妨,朕沒有惱怒,兩國談和,乃是惠及天下百姓之事,朕的氣量還沒有那麼小。若隻是兄弟之盟的話,並非不能協商。”

“當然不止於此,父汗曾言,兩國談和,利於大周,是以,大周朝廷要展示自己的誠意。”

“什麼誠意?”

姬成道忽然開口。

紮古木先是一禮,隨後又道

“其一,是大周朝廷需要從北地邊關撤軍三十萬,並移交三座邊關重鎮用以通商,這三座重鎮,當由大周與王庭共同鎮守。

其二,大周朝廷需要承認,幽州北地五千裡被草原占據的疆域,歸屬於草原,其三大周朝廷需要每歲向王庭贈予百萬枚元晶。

當然,我王庭也會每歲向中原朝廷贈予大量的皮毛、妖骨、以及草原靈物,不會讓中原朝廷吃虧。”

“什麼,撤軍這絕對不可!”

“既要談和,為何又要撤軍?若爾等趁機動兵又如何?”

這下子,數名朝中武將紛紛出言。

邊關幾座重鎮,都是朝廷數百年來耗費巨量資源打造的戰爭堡壘,也是直麵北蠻鐵騎的最前沿,一旦放棄幾座重鎮。

整個幽州,都將無險可守,北蠻鐵騎可以長驅直入。

這是他們最不能容忍的代價。

許多文官此刻也都回過了神兒,紛紛出言嗬斥。

後麵的幾種條件倒不是不能談,畢竟大周朝廷能夠拿得出巨量元晶,更何況,還有北蠻大部分資源互補,即便是虧,也虧不了多少。

幾千裡疆域,也早已被草原占據,劃給對方也無不可,但撤軍絕對不行。

元康帝也是麵色一沉,剛剛升起的喜悅瞬間消散,他隻是想要聚攏實力,可沒有昏聵到放棄邊關的那幾座重鎮。

“若北蠻是如此誠意,那也沒必要再談了。”

他擺擺手,麵色不悅。

宿風見此,當即上前道

“議和一事,吾等難以做主,不過若皇帝陛下不滿,亦可提出自己的條件,宿風雖身為草原之人,但也向往和平。”

元康帝麵色稍緩,點了點頭

“既如此,那便之後再議吧,不過撤軍一事絕無可能。”

姬成道掃了一眼龍椅上的皇帝,也沒有再開口,作為大周的靠山王,他是絕對不會允許皇帝做出那等昏聵決定的。

至於談和,他同樣不相信。

如今北蠻勢大,而大周勢弱。

談和一事,就算是說,也不應該由北蠻方麵來提,這其中必有一些問題。

“外臣之後會立即聯係王庭,商討此事。”

宿風繼續道。

他知道中原人都好顏麵,就算是吃虧,表麵上也不能說出來,否則便會引起罵名。

“諸位使臣,舟車勞頓,這幾日還是在京城之內歇息幾日吧。”元康帝淡淡道。

紮古木見此,當即上前一步

“啟稟皇帝陛下,外臣於草原修行數十年,難遇敵手,今入中原,一路上見識了不少中原武者的手段,但都不儘如意。

希望皇帝陛下能派出幾位強者,與紮古木一戰,如此,也算是中原武者與草原武者之間的切磋,不知皇帝陛下以為如何?”

“你想與我中原武者切磋?”

雖然早知道紮古木一行人的目的,但元康帝還是佯裝不知。

“都說中原地大物博,強者如雲,天才無數,紮古木早有較量的想法,奈何這一路上,嗬嗬嗬還沒有幾位同境武者,能在紮古木手中走上幾招。

實在讓外臣大失所望。”

“豎子狂妄,我中原強者又豈是爾等蠻夷可以揣測?無非是擊敗了幾位大宗師而已,焉敢如此之放肆?”

“不錯,我中原天才何其多也,豈會不如你?”

數名武官紛紛開口。

紮古木卻是淡然一笑,顯得極有自信。

“好,既然爾等有心切磋,朕自無不允之理,那便明日吧,在城外養龍潭,朕會派出幾位我朝年輕俊傑,與你切磋。”

“多謝皇帝陛下!”

紮古木抱胸一禮。

對於奉天殿之上的爭論,江徹始終都是冷眼旁觀,如同一個局外人一般,事實也的確如此,他雖是三品官階。

可在朝堂之上,官階超過他的比比皆是,還輪不到他來主導國事。

至於雙方議和,他也能夠看出這對於朝廷有利,不過北蠻的條件有些過分。

雖然在與北蠻的征戰中朝廷處於下風,但也不至於沒有還手之力,局勢也沒有惡化到最為艱難的時刻,根本不可能讓出什麼重鎮。

不過他也看出了皇帝對於議和的心動,如果隻是妥協一些代價的話,他估摸著皇帝可能真的會與北蠻簽訂盟約。

下朝之後。

江徹與陳慶方一同走在台階之上,討論著方才朝堂上的爭論,在北蠻使臣退下之後,其實朝廷之上因為議和還是爭論不休。

有官員覺得議和有利,可以借此機會清除朝廷的隱患,之後,再聚集所有力量率軍北伐,即便是讓出一些利益也無妨。

也有官員覺得這隻是北蠻王庭的計謀,他們隻要一讓出重鎮邊關,所迎來的一定不是議和,而是北蠻鐵騎長驅直入。

大半官員,都加入到了爭論當中。

而最後的結果則是,隻要不讓出重鎮邊關,其餘的條件可以妥協,反之,則絕對不能向北蠻方麵議和。

“方才的事,你怎麼看?”

陳慶方一臉肅容的問道。

“當然是站著看。”

“說說你的看法。”陳慶方無視了江徹的玩笑。

“議和一事確實對朝廷有利,但事成與不成還尚未可知,其實最後所爭論的那個結果就是最好的,也是陛下想要的。”

“江徹。”

正議論間,忽然,走在前方的姬成道腳步忽然一頓,將目光轉向他。

“神王。”

“明日之戰,陸截雲率先出戰,試探這個紮古木的虛實,你作為壓軸出場,本王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必須擊敗他。”

相比於初次的見麵,這一次的姬成道才符合江徹心目中的形象,渾身上下都逸散著一股上位者的威壓氣勢。

“屬下遵命!”

江徹重重頷首。

拿了東西,自當辦事。

這也算是他的靈活準則之一。

當日。

關於北蠻使臣求戰的消息,便在京城迅速傳開,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更是引起了無數人的興趣,甚至當日都立即前往養龍潭,準備占個好位置。

可結果等他們抵達之後才發現,這裡早已被重兵把守。

想觀戰,明日才能入內。

很顯然,對於約戰一事,朝廷早有準備,也早就有了安排。

同樣也在當晚,江徹確如傳言中那般,並未前往姬長盛府中赴宴,使得姬長盛的威望大大降低,在幾位皇子的推動之下,更是鬨出了一些波瀾。

隻不過由於大部分人此刻的注意力,都被約戰吸引,此刻倒是真沒有多少人關注此事。

這讓姬長盛有些不爽的同時,也鬆了一口氣。

臉是已經丟定了。

能將影響降到最低,已經算是得天之幸了。

但同時,他也對於江徹生出了許多憤恨之心。

不僅讓他丟了臉,還頂撞他的母後。

身為人子,焉能忍耐?

隻不過現在他也知道江徹的重要性,不敢在此刻造次。

當晚。

江徹接到了元康帝的聖旨。

簡而言之也隻有一句話。

那便是,隻許勝,不許敗。

翌日。

自清晨之始,便可以看到,從京城之內各處,無數百姓都化作人流,朝著城外的養龍潭彙聚,黑壓壓一片,不下二十萬人。

無邊無際,甚至一眼都望不到頭。

而他們的地位,也不足以進入到太過靠近的位置。

在諸多官員的安排之下,大批的百姓,都被分流到養龍潭外的區域,真正靠近養龍潭的區域,則是被文武百官及家眷占據。

武者交手雖然不罕見,可神相層次的大宗師交手卻很難得,尤其是雙方代表著的身份,中原與草原,這兩個征戰了上千年的兩大國度。

幾乎沒有哪一方,能夠將另一方完全打服過的時候。

這樣的影響之下,自也使得雙方的百姓武者,都憋著一股火氣。

尤其是北蠻使臣一方,從入關開始,便一路約戰,打敗了中原近十位大宗師,風頭一時無兩,簡直有了一人蓋壓一國的風頭。

這還引起了不少人的擔憂,生怕剛剛突破的陸截雲和江徹敗給對方,那臉麵就丟的太大了。

是以,對此,他們很是關注。

隨著時間的推移,諸多官員攜家眷也都紛紛抵達了養龍潭,江徹與陸截雲便在此列,他們便是此戰真正出手之人。

其實在一些人看來,江徹直接出手,是最為妥當的。

但卻被大部分人反駁。

說紮古木不過一人而已,若是直接派出中原公認的最強天才江徹,倒顯得朝廷沒有底氣,一旦敗北,那朝廷將顏麵大損。

陸截雲則不同,他的名聲不如江徹,就算敗了也是情有可原,更能借此削弱一番紮古木的實力。

inf。inf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