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個人商量了一下國內的一些情況,很快就去休息了,李象也不會在這裡呆的時間長了,從程處亮的話裡,李象已經感覺到了國內的政治改革,或許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阻礙,如果要是不抓緊時間回去的話,沒準有些人可能會給你唱歪了經。
在很多人的眼裡,李象的對外戰爭的確是厲害,但是你在國外所取得的勝利,難道沒有國內的支持嗎?現在剛剛獲得了對外戰爭的勝利,在國內就開始拿著這些勳貴家族開刀,當年你爺爺登上皇位的時候,如果要是沒有我們這些人衝在前麵,現在你爺爺能有現在的位置嗎?沒有你爺爺的位置,哪來你爹和你的位置呢?
這些人的思想從某種方麵來說,也不能說全部錯了,人家的思想也很正確,老子英雄兒好漢,我在戰場上立下功勞了,給我的兒子和孫子鋪一條路,有什麼不可以呢?那些沒有用的人,才會想著統一平均。
對於他們的這個想法,李象之前的時候也曾經解釋過,在某個時代,的確是時勢造英雄,你隻能說你趕上了,但並不能夠把後麵所有的路給堵上,如果軍隊這麼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在第二代的時候,戰鬥力還是能夠保持的,第三代和第四代呢,那個時候肯定就會腐朽無能,導致整個大唐帝國減緩發展速度,甚至是向後倒退。
這件事情剛提出來的時候,包括李承乾和李世民在內,都是表示反對的,而且皇族內部很多人為了自己的地位,直接就表示了反對,李象的改革並不僅僅是放在那些勳貴家族上,皇族內部也是要改革的。
就拿那些旁係子弟來說,他們的兒子或者孫子,很有可能就是一個富家翁了,皇帝也隻會給自己的兒子封王爺,至於侄子那些人,一代一代的往下降,隻要是沒有世襲罔替,等到幾代之後,這些人就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了。
當然朝廷規定了,如果要是你上戰場,又或者是為官一方立下功勞的話,那麼你們這些人也可以繼續往上升,原本是郡王的,能夠給你升親王,當然必須得你的功勞夠才行,如果要是沒有什麼功勞的話,那這個事兒基本上就不用談了。
對於這一點,那些皇族人員也是不滿意的,天底下哪有那麼多的功勞呢?即便是有那麼多的功勞的話,難道就一定能夠卡在我兒子和孫子的身上嗎?李成義在前線立了那麼大的功勞,可問題是除了他之外,皇族成員在軍隊裡有上百人,那些人有幾個有拿得出手的功勞呢?大部分都是隨大流,回來之後連個能說的功勞都沒有。
所以在戰場上,尤其是這種十幾二十萬的大型戰爭,你想要立個功勞的話,實在是太難了,你彆以為在軍隊裡混個幾年,回來之後就能夠升你的爵位,以前的時候的確是這樣,但都是搶了很多人的功勞,現在各種各樣的評定係統,根本就不會給你這個機會。
就比方說現在的軍隊裡,以前的時候軍事主官隻要承認了,那基本上你這個功勞就是板上釘釘了,可現如今還要找士兵找軍官,找各種各樣的人為你證明,這裡麵如果要是有人不願意寫上的話,那麼上麵就得對此展開調查。
軍隊裡的功勞到底是怎麼回事,大家的心裡心知肚明,以前這些勳貴子弟,隻在戰場附近溜達一圈,原本屬於平民老百姓的功勞,很快就到了他們的頭上,至於說他們沒有上戰場,誰看見了呢?反正都是在前線附近,普通老百姓被威脅一陣子,隻能是把自己的功勞給交出來。
當然你也可以不交出來,那將來你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勳貴子弟在軍隊裡的關係可以說是盤根錯節,就跟蜘蛛網一樣,蔓延在軍隊的各處,他們想要對付你的話,簡直不要太容易。
當然有些事情也鬨出來了,但是跟那些沒有鬨出來的事情相比,鬨出來的隻不過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如果要是你拿著這種小概率事件去比全軍,那恐怕你一定是失敗的那一個。
對於李象回長安這件事情,程處亮是絕對讚成的,李象出來的時間太長了,而且周圍並不是那麼安全,如果要是能抓緊時間回長安的話,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個好事兒,現在的李象不能夠在這種情況下繼續的鬨事了,還是回去看看比較好,有些事情也需要李象親自去解決。
對於他們來說,在某種情況下,他們應該知道該怎麼辦,如果要是不知道的話,這些人或許會被朝廷所拋棄,不要以為朝廷的改革是鬨著玩,李象這次回去,不論任何人,隻要是有擋在自己前麵的,李象都會給他那個好看。
程處亮在自己的大營外麵送彆了李象,這一趟回去還是帶著三千騎兵,這些人是李象的老護衛了,不要小看數量隻有三千,但如果要是你想衝擊的話,十倍的兵力也衝不進去,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曾經在訓練場上得到過證實,哪怕是最為精銳的大唐軍隊,也不能夠在他們的手裡占得多少便宜。
蘇定方自然是跟著李象一塊回去,這家夥現在已經沒有在戰場上打仗的想法了,首先就是自己的功勞夠多,其次就是利益均占的道理,如果要不是臨時頂班的話,這個家夥不會在軍隊裡多待一天,畢竟自己身上的功勞夠多了,算是李象手下的第一功臣。
如果要是還倚老賣老,繼續留在軍營裡的話,那恐怕很多人就要開始找你的事兒了,就憑你現如今做的這些事情,很多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麼,有些人能夠明白這一點,但有些人是不明白的。
很明顯蘇定方就是非常清楚這一點的,他知道自己不能夠到處的亂竄,一旦要是到處亂竄的話,那會引起其他勳貴將軍的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