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國的北方統治一向都是薄弱的,原來沒有饑荒的時候,這邊的日子過得也不好,對於哈裡發的統治,那也是有諸多不滿意的,畢竟朝廷一直在這邊征調人手,卻不給這邊任何的好處,那些人如何能夠願意呢?
各地老百姓對朝廷的態度,那也是跟王都的距離成直接關係的,王都周邊的那些人,以前都是曆朝曆代留下功勞的,雖然都是一些普通的老百姓,但或多或少家裡都是有些根基的。
所以蘇赫古曼想要把南方的人給忽悠過來,目前來看沒有那麼容易,彆說是這些當官的了,就算是那些普通老百姓,他們也明白一個道理,跟著哈裡發的日子雖然過得不好,但如果要是跟著大唐朝廷的話,那肯定會過得更差。
北方的情況他們都知道,大唐朝廷也沒有把那些投降過去的老百姓當人,幾乎可以說是把他們給當成牛馬了,在沙漠裡修建著各種各樣的道路,因為施工條件比較差,所以在修建的過程當中,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阿拉伯帝國的朝廷也沒有刻意傳播這些東西,全部都是來往的客商直接傳播的,大唐朝廷也沒有否認這一點,既然我們是戰勝者,那麼戰勝者就應該有自己的權利才對,讓戰敗者幫助我們改善後方的交通,這就是大唐朝廷一貫的工作方式。
如果要是你們不喜歡的話,想解決這件事情也非常簡單,直接派兵來攻打我們就是了,如果要是能夠把我們給打贏的話,那這裡所有的一切都是你們說了算,可如果要是打不贏我們的話,那有些事兒就不好說了。
尉遲寶林和李象都明白這個道理,對於蘇赫古曼的工作,兩人也都給予了鼓舞,並且也都說了,有沒有效果都無所謂,反正地域的不同,並不能夠做相同的比較,本來王子殿下已經做好準備了,蘇赫古曼的工作如果要是沒什麼成果的話,到時候肯定會做一番攻擊。
但是當李象和尉遲寶林的話傳過來之後,這位王子殿下立馬就眼齊硒鼓了,他當然知道自己和蘇赫古曼之間的差距,自己隻不過是一個王室成員,說白了就是空有一個名頭,但是辦不了太多的事情。
看看自己統治的區域就知道了,當年歸順過來的時候是個什麼情況,現在的發展可以說是非常的稀少,再看看蘇赫古曼那邊,這情況又變得不一樣了,那邊的情況可以說是非常不錯,人家有自己的統治體係,而且還有自己的執政思想,再加上大唐朝廷的支持,很快就能夠追上自己這塊區域。
王子殿下也不是沒想過改變一下,可問題是當初他把這些投降者拉過來,不管是有能力還是沒能力的,隻要是能夠壯大自己的實力,基本上都把他們給拉過來了,雖然能夠短時間之內快速的壯大自己,但這個結果現在卻是非常的苦的,那就是他們基本上都沒啥用。
蘇荷古曼也明白這一點,不過人家畢竟是朝廷乾了很多年的大元帥,雖然大部分的勢力都在軍方,但手底下的很多人也是非常有能耐的,對於管理民政這樣的事情,隻需要稍微的學習一下,那就能夠輔佐大元帥。
在這個方麵,王子殿下是沒有辦法跟人家相比的,除了一個王子的名頭之外,其他的全部都是虛的,而蘇赫古曼除了這個名頭之外,其他的全部都是實打實的,所以兩人將來到底誰發展的更好,基本上所有人的心理都是明細。
就拿王子殿下手下的一部分人來說,當蘇赫古曼投降之後,這些人就找中間人過去傳話了,如果要是能夠有個好位置的話,他們這些人願意投奔過去,雖然大唐朝廷嚴厲製止這種行為,但私底下尉遲寶林也不會乾涉的,人家自願調動工作,而且接收方又願意,你憑什麼從中阻攔呢?
隻有這樣才能夠讓王子殿下感覺到危機,如果要是一直都活在瓶子裡,周邊所有的危險都感覺不到,那麼王子殿下的日子也會跟以前一樣,越過越帶勁,現在手下的人準備叛逃了,這家夥也就知道該如何應對,你以前所遵循的那些統治方式,或許從現在這一刻開始,已經是落伍了。
當然現階段主要的還是團結蘇赫古曼,剛剛投降過來,還有很多地方沒有站穩腳跟,如果要是現在就吹響了內鬥的號角的話,對大唐朝廷來說也不符合當前的利益,所以簡單的對他敲打了一下,從王子殿下那邊叛逃的人,也就沒有了以後了。
當然尉遲寶林也跟蘇赫古曼說了,有些事情僅僅是現在不能做,將來你們做到什麼程度,大唐朝廷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鬥爭是可以有的,但不能夠把大家都拉下水,而且也不能夠把聲勢搞得太大。
對於這個道理,蘇赫古曼是極為明白的,在阿拉伯帝國的軍營裡,他也知道這個道理,就拿他和阿齊茲將軍的關係來說,兩人之間有爭鬥,但是絕不能夠太過分了,一旦要是威脅到軍隊的生存,哈裡發會毫不猶豫的把他們兩人給換掉。
最高層的統治者,希望你們有爭鬥,隻有你們之間有爭鬥,那麼他才能夠更好的管理這支軍隊,你去打他的小報告,他去打你的小報告,最高統治者才能夠知道你們平時做的一些真實事情,而不是全部都是歌功頌德的。
這種無傷大雅的行為,他們肯定會支持的,但如果要是你們內部有各種各樣的垃圾事情,甚至是已經影響到整個軍隊的穩定,那麼你彆指望能夠徹底的把對方打敗,一旦要是徹底的把對方打敗,那也就是哈利發該收拾你們的時候了,這種鬥爭是沒有勝利者的。
換到大唐朝廷這邊,雖然大旗換了,但說句實在話,有些事情還是原來那一套,換湯不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