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老王,電視上的這個年輕醫生,真有真有治好兒子躁鬱症的可能嗎?”
早上7點47分,隴省一中附近的一棟居民樓內。
發型暴躁,皮膚蠟黃的女主人,將眼神依依不舍的從電視機上緊張的挪開後,急忙忐忑充滿希望的看向自己的男人老王。
就在半個小時之前,夫妻倆才將打開窗戶準備輕生的兒子好不容易扯到床上,灌了點鎮靜類藥物,等著兒子在床上重新睡下後,生無可戀的夫妻倆這才行屍走肉般的打開電視機,無意識消磨難熬的時間。
這個月來,相同的場景已經不止上演過今天這麼一回。
一個月來,夫妻倆更是連班都沒法上,不是在帶著兒子遊走在醫院就醫的路上,就是兩口子不分日夜的倒班,預防兒子做出過激的舉動。
奈何醫院沒少跑,就是沒有一個醫生,能承諾徹底治好兒子的這種病。
甚至狠心將兒子送入醫院一段時間,實在看不了兒子在其中受罪的模樣,夫妻倆這才將兒子接到家中,用藥物保守的控製病症。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兒子發病越來越嚴重,夫妻倆也已經到了,必須狠心做出決定的時候。
“原本我也托人找了一位中榆縣的老中醫,說好了這幾天等對方有時間,就馬上送兒子過去住院治療。”
“對方雖然也是使用針灸的方式進行治療,但療程較長,還不一定能保證徹底治愈!”
“但我看電視上這個年輕的醫生,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娜娜你說,這是不是節目效果,會不會就是個吸引觀眾的噱頭呢?”
“現在的電視節目為了收視率,還有什麼下限可言”
看著隴省電視台的節目上,年輕醫生僅憑幾針,就治好了跟他兒子差不多年齡患者的抑鬱症,老王怎麼可能不動心。
隻有這種患者的家庭,才會知道一家人24小時,都在忍受著怎樣的煎熬折磨。
但涉及到寶貝兒子的健康,又讓老王不得不小心加小心。
冷靜下來的他,怎麼都覺得,這檔綜藝節目應該是為了效果,誇大了醫生的治療能力。
畢竟自打兒子得了躁鬱症以來,老王什麼樣的方法沒有想過,就沒有聽過這般簡單的治療方式。
如果現實中真正存在,這個醫生還就在他所在的金城,沒道理打聽了這麼長時間,就是沒人跟他說過,金城市還有這麼一位厲害的醫生存在。
也怪老王一家這一個月來,差點被兒子的病情搞到魔怔,所以壓根就沒有看電視的機會存在,以至於連林逸的一場直播都沒有看到過。
如果換做另外一位,這幾天天天關注林逸直播的粉絲,估計也沒有這麼多的顧慮
“應該不會吧?”
“這可是咱們省衛視播放的節目,還采用現場直播的形式,應該不會有作假的可能吧!”
“你看看節目名稱,到底叫什麼名字”
老王的媳婦娜娜還是不死心,她預感到,這應該是治療好兒子唯一的機會。
跑了那麼多醫院,哪怕就這個中心醫院她們也去過,甚至這個精神科的劉主任,她們都谘詢過不止一回。
對方給她們的印象,一直就是那種實話實說的好醫生
“節目名稱好像是《急診科林醫生》。”
“我上網查查,這個節目到底是怎麼回事。”
“老王你找一下中心醫院劉主任的電話,馬上打過去具體問問。”
“我還是更相信大醫院承諾的治療效果,中榆縣的那個老中醫,還是不怎麼讓人放心”
老王夫妻倆,就像落水之人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般,立馬分工明確,查資料的查資料,打電話的打電話。
務必要在第一時間,確定節目中直播療效的真實性。
這種對患者和家屬的無助煎熬,老王夫妻屬實一分鐘都不願意再忍受
“劉主任您說什麼?”
“您稍等一下,我把手機的免提打開,讓我媳婦也聽聽這個好消息。”
老王突然在沙發上端正身體,全身緊繃的模樣,讓正在查節目真實性的娜娜,馬上都停止了手中的動作,雙拳緊緊的揪在一起。
“就這麼一會,我已經接到了好幾位患者家屬的谘詢電話。”
“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找我看過病的患者家屬,但我敢用我的行醫資格保證。”
“經過林醫生的施針之後,目前兩位小患者的精神狀態,已經完全跟正常人一樣,並且看不到病情短期之內複發的絲毫跡象。”
“再輔以林醫生開的中藥治療,至少在抑鬱、躁鬱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療方麵,林醫生完全可以達到他所說的徹底痊愈效果”
正在給兩位小患者進行一係列複查的劉主任,近乎用程式化的回答,答複完打電話的老王後。
馬上就將自己的手機交給了身旁的學生,並囑咐學生,接下來隻要是谘詢治療效果的患者家屬電話,全按這樣的話術進行回答。
要不這麼做,劉主任今天早上,除了接電話再彆想乾彆的任何事情
“怎怎麼辦老王,節目資料還查查嗎?”
聽著電話中傳來的嘟嘟聲,娜娜已經渾身戰栗,淚眼婆娑。
“查還查個屁!”
“馬上打120!”
老王緊握著拳頭,在自己眉骨上狠狠摩挲著。
隴省最好三級醫院精神科主任的話不信,難道真相信那些神棍老中醫的話
“那我們去中心醫院,掛精神科還是急診科?”
等待救護車的同時,夫妻倆又開始緊張的商量具體細節。
“林醫生是急診科醫生,必須得掛急診科!”
“你看直播間觀眾們說的,急診科等待就診的患者,已經排起了好幾百人的隊伍呀!”
“把睡袋小板凳全帶上,哪怕今晚睡大街,也得給兒子排上號”
老王家發生的這一切,絕不是有精神類患者家庭的個例。
甚至有很多一直關注著隴省直播間的觀眾,在林逸宣布治愈那兩位小患者的同時,早就馬不停蹄的帶著患者出了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