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戰國生存指南 > 第二百一十四章 開門,做生意!

第二百一十四章 開門,做生意!(1 / 1)

推荐阅读:

對彎津的突發性變化,原野也有點看不太懂了。他就是比著葫蘆畫瓢,習慣性的扶助工商業,完全沒料到民間會反應如此激烈——按他的預期,這景象怎麼也要再過個年才能看到點苗頭。

大概,這是一種“要素聚集效應”?

當某些條件齊全後,不用再人為乾涉,這些條件自然而然就發生“化學反應”,產出相對應的成果?

現在彎津受到政策刺激,預期市場擴大,引發勞動力需求激增,進一步引發農村人口轉移,出現乘數效應,使大量“邊際產出為0”的零值勞動力轉移到新興工商業,致使整個社會勞動效率激增?

勞動效率激增後勞動者收入提高,再引發需求端擴張,使大量財富進行“溢價分配”,從而導致消費結構升級,大量農村家庭從“生存型消費”開始轉向“發展型消費”,從而進一步推動工商業發展?

下一步就是資本積累和技術擴張了?擴大生產或進行技術工藝改良,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形成“利潤投資增長”的良性循環?

直到預期市場得到兌現?

本質上,這是一種勞動力、土地、商品生產在城鄉間的重新配置,通過市場活躍化實現資源效率利用的最大化?

原野沒太看懂,很後悔當年政經課上不該隻求混學分,全拿來補覺了,結果現在書到用時方恨少了,這種最初級的城鄉二元製發展模型他都說不準,看得迷迷糊糊,但彎津能得到發展,這終歸是好事,大概僅需要提防一下……

馬爾薩斯陷阱,注意防止出現人為性饑荒?以及過度城市化,出現大規模的貧民窟?或者要小心價格剪刀差,導致農村赤貧化?

經濟糾紛之類的社會問題也要多關注一些,至少這方麵的法律法規要進一步完善,最好再分出一個單獨的部門來處理這些事。

原野身為彎津目前首屈一指的“經濟學家”,謹慎的觀察著彎津突然冒出來的澎湃活力,不停做著記錄,腦子裡也不停冒出新想法,感覺今年的稅務報表應該相當好看。

當然,這一切的核心都在於“預期市場”能不能兌現。

如果預期市場不能兌現,眼前這一切都是鏡花水月,轉眼就會散去,這些工坊有一個算一個,八成都要倒閉,坊主搞不好也要有一大半要上吊自殺。

所以,這次“賣貨遠征”更不能輕忽了,哪怕不會有太多硝煙,不會死太多人,但這場戰爭仍能決定彎津的未來。

失敗了,彎津要被打回原形,未來五到十年都緩不過氣來。

彎津緩不過氣來,原野就沒力量去登陸北伊勢搶地盤,沒有地盤他就沒法繼續發育,不能發育,他就完不成最終計劃,這次穿越遭的罪就白遭了!

…………

事物的發展總是層層推進,原野本來隻是想支持平島吉次郎等人走出去,順便利用這次航行去完成另一個支線任務,但現在情況完全變了,或者該說隨著事態的快速發展,他需要投入更大的力量,以保證萬無一失。

這時候單憑原野自己積攢下的底蘊肯定是不夠的,他也沒客氣,馬上去尋求兩位盟友的協助,問他們借船。

嗯,這時代曰本戰船商船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都是安宅船、關船和小早船,他不需要士兵,隻要把船和普通水手借給他用用就行了——他準備把這些船改裝一下,組織一支大型武裝商船隊,這些船一邊拉貨一邊輔助戰鬥。

主要是這次賣貨要參與的中小型工商業主太多,又在加班拚命生產,運輸需求突然暴增,隻憑彎津船廠短時間內造不出那麼多合用的船隻,也就隻能借了。

過了個這坎就好了,彎津船廠在擴建,給他們些時間,慢慢會把船隻數量補上來。

而織田信長還是比較大方的,他現在正用著原野的施工隊在小牧山幫忙築城,看到原野連老婆都派來找他借船了,再問問是打算賣貨,隨手一揮就借給他十餘條關船,根本不在乎熱田港的海貿會不會受影響。

或者說,他巴不得原野離熱田港遠一些,彆沒事就派人在熱田港進進出出,更不信彎津能把熱田港的生意真給搶光了。

鬆平元康同樣比較好說話,原野的目光轉移到大海上,花時間精力去遠處賣貨,總比在知多半島東北角囤積重兵,看著三河流口水要強一百倍,毫不猶豫就履行了盟約,在三河一陣搜羅,也弄了二十幾條大小不等的破船給他。

不過他不如織田信長大氣,不是免費借,這些船的租金要彎津以貨相抵,而且船要是沉了,彎津也要賠。

原野也不在乎,等把船陸陸續續搞到手後,就以公開拍賣的形式轉租給平島吉次郎這些工坊主使用,還把他們招募的護衛人員集中起來,統一訓練了一段時間,順便把《刀銃管理辦法》頒布施實了,算是對大威力武器進行一定管控。

這麼又折騰到了夏末時節,台風刮過了,一切才算準備就緒,賣貨船隊開始分批從新彎津碼頭起航。

碼頭上的氣氛十分沉重,畢竟這次遠航新彎津幾乎所有私營作坊主都參加了,這批登船的作坊主人人背著鐵炮,麵色肅穆,要為自家產品殺出一條血路,頗有些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意味——這些人為了擴產都借了原野大筆的錢,要是賣貨失敗,很多人也不準備活了,打算直接跳海了事。

那在這種不成功就成仁的情況下,不少人的妻子兒女都眼圈發紅,親朋好友也麵色嚴肅,安慰的話說不出太多,隻能不停承諾一定把他們的家人照料好,順便也再給他們鼓一把勁,讓他們能一往無前——彎津這次擴產熱潮,上上下下都受到了影響,這些親朋好友大多也都投了錢等著分紅,絕不希望這些坊主死在海上。

等依依惜彆之後,隨著三聲法螺聲響起,船隊在一片哭泣聲中正式起航,而碼頭上還有人擺上香案,供奉起了“住吉三神”。

這是曰本民間傳說中的海神,也叫“綿津三神”,據說信仰它們,隻要給足塞錢,船隻就可以得到保佑,出海能平平安安歸來,在知多半島受眾還算可以,但現在參拜的人很少,大量民眾立刻和這些人拉開了距離,並且環顧四周,竊竊私語——這種事私下裡祈求一下沒人管,但公開搞就很危險了。

而不出所料,這些人沒等祈福完就被警察連人帶香案一起抬走了,畢竟彎津不歡迎神佛進來,住吉三神在知多半島上的神社都是原野親自下令燒的,充當神官的佐治家家主也是由阿滿親自帶隊宰掉的,住吉神社以及相關組織已經在彎津被定性成非法存在。

嗯,桶狹間之戰後,佐治家占著知多半島東側的大野城不肯讓出來,還煽動當地神社信徒暴動,企圖逼迫原野讓步,承認佐治家在大野城一帶的統治地位。

原野也就隨了他們的願,把住吉神社在知多半島上的分社一把火給燒了,佐治家的男丁也都宰了,算是徹底覆滅了這家在知多半島東側很有影響力的豪族,而跟著佐治家鬨事的信徒,也都被驅趕到了織田信長的領地上,讓他們自生自滅去了。

反正原野不可能允許有任何組織來分潤知多半島上的好處,哪怕是在民間有受眾的傳統信仰也不行。

這裡他是要當成根據地建設的,總不能留著一群吸血螞蝗在。

順嘴一提,在曆史上,佐治家還是小有名氣的,算是織田水軍的支柱之一,其家主佐治信方在桶狹間合戰之後娶了織田信長的妹妹,也就是娶了原野現在的老婆犬公主。

隻是原野不知道這些,他曆史沒好到那種程度,就當佐治家是一個死也不肯滾蛋的頑固豪族,隨手就給剿滅了,還把他家的船隊給搶了,現在彎津水軍裡有近50的關船和小早船,以前就是佐治家的——當時佐治家也沒想到原野實力那麼強,根本沒逃,反而聚起所有力量在大野城一帶反抗,企圖以戰求和,結果野戰大敗,籠城團滅,所有家當全歸了原野,真的好慘。

大勢所趨,隻能算他們倒黴了,不然也沒有彆的說法。

…………

原野不清楚新彎津碼頭上的鬨劇,知道了也不會管,那是警察部門的事,和他無關,他隻是在外海上等著。

“知多號”太大,吃水也太深,在新彎津碼頭這種商用碼頭停靠不方便,目前的住泊地是在伊勢灣的一座小島上。

那島算是彎津軍的水軍基地吧,以前上麵生活著一些逃避年貢兵役的島民,但原野去了一趟把“葫蘆旗”一插,那裡就算他的了,也沒人有意見。

現在“知多號”進不去新彎津港,原野就早早坐鎮“知多號”上,帶著彎津水軍在外海漂著,等武裝商船分批裝貨來和他彙合,等接收到最後一批商船後,清點無誤,他一聲令下,所有船隻升帆起錨,開始沿著海岸線南下。

“真是壯觀啊!”

目前彎津沒有外部威脅,防禦力量以及人民忠誠度又足夠,不需要特意留下阿滿守家,她也帶著幾十名“活命眾”的精銳一起出征,現在坐在“知多號”的船樓欄杆上,看到海麵上上百艘大大小小的船隻劈開海浪,列隊而行,忍不住讚歎出聲,一時十分膨脹,感覺這都能說一聲“滅國艦隊”了。

原野也瞧了兩眼,感覺這段時間沒白辛苦,但嘴上淡淡道:“以後會更壯觀的。”

這些船不都是彎津的,有從盟友借來的,也有作坊主私人從熱田港雇來的,大大小小很不規整,不符合他的工科狗美學,等回頭把今年的稅收了,他就要進入大造船時期,到時“知多號”這樣的主力船怎麼也要有個十艘,那時編隊而行,才能勉強說一聲壯觀。

放到現代也能說一聲壯觀,畢竟這種傻叉一樣的大木箱子包銅船,在現代無論如何是不會造的,拿出來真能算個奇景。

他和阿滿一起欣賞了一會兒船隊,看起來剛出發狀態都不錯,沒有哪艘有掉隊的跡象或是編隊發生混亂,而這時阿清輕輕扯了扯原野的衣擺,示意他海鮮好了——水賊套餐,很粗糙的一種烹飪方法,就是把各種貝類、螃蟹和蝦裝在木桶裡,然後直接澆開水燙熟。

這算是古代窮鬼們搞出來的一種傳統吃法,沒油沒鹽沒滋味,也不養人,不配著糧食吃,一直吃這些東西會越來越瘦,或者乾脆會死,但原野日常飲食十分健康,不缺這點油水,隻吃個鮮味的話,嘗過幾次感覺還不錯。

當然,寄生蟲之類也不考慮,什麼都要考慮,那天天吃大米飯算了,沒必要想著過嘴癮。

不過真有也不要緊,他能治,現在他的“老年死士作坊”就出產各種驅蟲丸,以勉強保本的價格在彎津內部銷售,算是國民福利。

原野坐下後就開始吃,阿清很溫柔的坐在一邊幫他剝蝦,他也不時投喂一下阿清,順便以目光示意阿滿快滾,彆在這裡當電燈泡。

阿滿不滾,原野又不是她主公了,她憑什麼滾?

她吃得比原野還多,邊吃還邊叨叨,想弄點酒喝,最後連送上來單純補充水份、沒一點甜味的西瓜,她都硬啃了大半個——船上的淡水太糟糕了,就算近海航行不會發臭,但仍有一股怪味,原野以前讓人種的西瓜倒是真有了用,沒事啃一塊能少喝不少水,而且就算有點苦,也比喝味道怪怪的水強。

現在阿滿也經常坐船,倒是習慣了吃西瓜代替喝水,至於以前她吐槽原野種西瓜純瞎搞的事兒,她已經忘了。

船隊編隊航行的事不用原野他們操心,自然有於大等彎津水軍教官、軍官處理,他們就一路吃著海鮮啃著西瓜,沿海岸漂到了知多半島的頂端,再轉而向東航行,很快就到了渥美半島的磣津港。

以前這裡是今川家的領地,不過自從桶狹間合戰之後,今川家全麵衰退,這裡已經被鬆平元康給占了,或者說這裡的豪族已經改旗易幟,投靠了鬆平家,而彎津一次性來了上百條船,遠遠望上去烏泱泱一片,差點把這些豪族們嚇尿了——他們也就兩三百郎黨的實力,算是大戰役的邊角料,打他們不用這麼多人吧?

等弄清原野等人隻是路過,要在這裡停泊休整這才算放心,倒也算履行了野原、鬆平兩家的盟約,給他們提供了一定的淡水和米糧,哪怕沒必要。

原野也沒在這裡做生意,他要想和鬆平家貿易,走陸地路線就行了,不用繞過半島再橫渡海灣,他隻是在這裡重新整隊,調整一下大船隊短航之中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同時派出先遣隊去前麵探路。

知多半島附近的海域情況,彎津水軍訓練了這麼久還是知道的,但再遠就不行了,同時為了避免被大股水賊伏擊,探路隊伍肯定要有。

這時代也沒辦法,隻能這麼一蛄蛹一蛄蛹往前走,肯定沒有現代方便。

同時,在這裡停一停,也是為了順便收集一下附近的水文信息,以免將來有事想在這裡找個強行登陸的地點都不好找。

彎津船隊在這裡修整了一天多,然後再次揚帆啟航,帶著鐵炮大炮奔著第一個生意目標——今川家就去了。

開門,做生意!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