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
黃白鳴在機場對記者們爆料的新電影《葉問》,很快就登上香江各大小媒體,並迅速向內地、灣灣傳去、
一架從香江飛往內地的客機上,趙汶卓翻看著手上的報紙。
看著看著,就看到《葉問》這部電影的消息。
“葉問?”
在香江娛樂圈混到現在,他自然聽說過這個人物。
詠春在香江傳播開的重要人物,李小龍的啟蒙恩師嘛!他知道。
沒想到這個人物的故事,也要被拍成電影了嗎?
我能演這個角色嗎?
他皺眉思考。
他擅長的是北方拳種,如通背拳這樣大開大合、放長擊遠的拳法。
而詠春卻是近身短打的功夫。
雖然他對外宣稱自己會幾百套拳法,但最擅長的還是通背拳。
他在香江娛樂圈給人留下的印象,也是北方拳的路數。
因此,他估計葉問這個角色,自己恐怕很難爭取到。
放下報紙,他看向舷窗外的徽州方向,覺得還是應該將重點放在中原一點灰身上。
中原一點灰能寫出《葉問》這樣的傳記電影劇本,應該也能寫北方功夫高手的傳記電影。
在香江娛樂圈闖蕩的這些年,作為一名功夫演員,他早就有一個很明顯的感覺——因為有很多南方拳師移居香江,所以,香江影視圈拍攝的功夫傳記電影,基本上都是南方拳法比較出名的高手。
比如黃飛鴻、鐵橋三、方世玉、洪熙官、蘇燦等等。
極少有拍攝北方功夫高手的傳記電影。
讓他這個擅長北方功夫的演員,少了很多表現的機會。
而現在,他在中原一點灰這個新銳作家身上,看到了希望。
身為內地人,中原一點灰應該願意將北方功夫高手的形象搬上大熒幕吧?
如果中原一點灰不了解北方功夫怎麼辦?
趙汶卓低頭看向自己雙手,麵露微笑,心想:大不了我給他多演示幾套北方拳法,通背、太極、八卦、形意……他想了解哪套拳法,我就給給他演示哪套,他要是記不住,我就找一台攝影機拍下來,留給他慢慢看,反正演示幾套拳法,也不費多少工夫。
……
同一天上午。
曹勝正在彆墅一樓大廳裡,練習太極拳。
這套拳法他學會已經有段時間了,練習起來,已經相當純熟,隻是還看不出什麼威力。
傳統武術就是這麼難練。
好在他練這套拳法,不是為了跟人打架,主要是為了以後寫《龍蛇演義》做準備,順便強身健體。
身穿白色運動服的他,麵沉如水,動作忽快忽慢,有意識地在模仿電影中李蓮傑打太極拳的韻味。
幾趟拳法練完,這大冬天的,他硬是練得額頭見汗,收拳後,他走到一旁的茶幾旁邊坐下,給自己倒了一杯白開水,一邊休息一邊喝著。
腦中閃過一個念頭:該找個彆的師父,再學一套拳法了。
彆人練武,可能會講究專精。
但他練武的目的是為了寫各種傳統功夫對決的,所以,他不要專精,而是雜,希望自己能對大部分傳統功夫都會一點。
他不在乎雜而不精。
他甚至希望自己能像《天龍八部》裡的王語嫣一樣,對天下各門各派的功夫,如數家珍,但卻隻是個理論派。
如果他真能熟知華夏各種傳統功夫,那他以後寫,寫打鬥劇情的時候,各種招式、武功理論,就能信手拈來。
他不知道趙汶卓正在飛來徽州的路上,更不知道趙汶卓想演示幾套拳法給他看,他此時已經在想自己要不要去一趟京城?京城肯定有一些傳統武館,去京城學功夫,應該比較容易。
休息片刻,他衝了個澡,出去吃了早餐,回來泡了杯茶端著就上了三樓書房。
打開電腦,他先將新書的第四章更新了。
然後才新建一個文檔,準備原創一個仙俠電影劇本,用以替換新書大綱中的《蜀山傳》。
他知道自己的《我欲成仙》和《神墓》,以後應該都能賣出遊戲改編權,也可能改編成電視劇。
但卻很難改編成電影。
主要是電影的特效要求比較高,不能像電視劇那樣搞五毛特效,電視劇一般都是免費播放,特效差點,觀眾能忍受。
但電影是需要觀眾拿真金白銀去買票觀看的。
特效稍微差點,觀眾就會罵娘。
而無論是《我欲成仙》,還是《神墓》,如果拍成電影,需要用到的特效都太多,恐怕沒人敢投資這樣的電影。
但他身為這兩本的作者,又怎麼可能不希望這兩本被拍成電影,搬上大熒幕?
既然大家都覺得仙俠修真題材的,不適合拍成電影,投資成本太大,那我就在裡,把它變成電影,過把癮!
這麼想著,他便在文檔上方輸入劇本名字:《神墓之魔主傳說》。
他想節選的是《神墓》最近連載到的魔主楊明秀的故事。
他覺得楊明秀的故事很有傳奇性。
如果真拍成電影的話,需要用到的特效,也不會像《蜀山傳》那麼多,估計也就和《風雲雄霸天下》的特效成本差不多。
《風雲雄霸天下》之後,既然還能拍第二部,說明第一部的投資,應該沒《蜀山傳》那麼驚人,應該賺到了錢。
否則,有什麼理由拍第二部?
《神墓》中,魔主楊明秀一開始隻是永晝國的一介書生,高中文科狀元,被譽為永晝國的明珠,據說有經天緯地之才。
這樣的大才子,在凡人世界,可謂極為耀眼。
但楊明秀卻因為目睹了好友病逝,而被深深觸動,忽然喪失了對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的興趣。
他不想幾十年後,像好友一樣,化作黃土一抔。
他辭官而去,開始求仙問道。
他拜入了修真界實力最強的問天宗。
隻用數十年時間,就成為問天宗十大弟子之首,被譽為問天第一秀。
百年後,接任宗主之位,可謂是登上了修真界食物鏈的頂端。
此後,他帶領問天宗行俠仗義、除魔衛道,堪稱修真界表率。
如果這個時期他突然隕落,以他的功績,必然會成為問天宗史上最傑出的宗主之一。
也必然會被無數後人所銘記,成為修真界的一個傳說。
但他卻沒在這個時期死去。
他先後經曆三次大乘期的九重天劫。
前兩次渡過九重天劫,卻沒能飛升仙界之後,他沒有放棄,第三次渡劫之前,遍邀修真界各方頂尖高手,想要合眾高手之力,重開飛升路。
如此魄力,令整個修真界都讚歎不已。
隻是,即便合一眾高手之力,也沒能重開飛升路。
楊明秀自此沉寂一百多年。
就在外界很多人都懷疑他是不是已經死了的時候,他再次現身,孤身殺入九幽魔界,僅憑一把問天劍,敗儘魔界幾大魔王,將幾大魔王全部收入麾下,一統魔界,自稱魔主,且在遍閱幾大魔王的絕學之後,創出魔界有史以來的第一魔功——《魔獄無邊》。
在創出這門魔功之後,問天宗的前任宗主、楊明秀的師尊前來魔界,想要清理門戶,卻接不住這門魔功三招,要不是楊明秀顧念舊情,這位前任宗主必死。
曹勝覺得這樣一個故事,適合編成劇本。
如果將來拍成電影,需要用到的特效也不會太多。
應該可以用在新書中,替換原定的《蜀山傳》。
電腦前。
他將楊明秀的生平事跡,按時間線分成幾個階段。
將故事主線先梳理了一遍。
第一階段是楊明秀執掌問天宗之前的歲月。
第二階段是楊明秀執掌問天宗的歲月。
第三階段是楊明秀殺入魔界之後的歲月。
然後再細分每一個階段的小劇情。
當每一個小劇情都羅列清楚,整個劇本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角色,就一目了然了。
這時候,他才開始做這個劇本的主要人物設定。
雖然他不清楚這個劇本,以後有沒有機會被拍成電影上映,但他還是按照劇本的格式,認真編寫這個故事。
……
曹勝在編寫劇本的時候。
他今天剛更新的新書第四章,已經映入很多讀者的眼簾。
這一章的劇情,主要有兩個。
一是主角等人來到《一個人的武林》世界,已經有一周了,這一周時間,主角他們組成的小隊成員從一開始的8人,已經銳減到3人。
其他5人,都在這一周的各種意外中身亡。
這個電影世界,對他們這些外來者很排斥,每天都會安排各種意外給他們。
而這一周裡,主角他們也總結出一個規律:這個世界對他們的排斥,是有固定時間的,就像各種動物每天排便的時間有規律一樣,這個電影世界每天隻給他們安排一次意外殺機,並且每天製造意外的時間點都差不多,每個人隻要安全渡過每天的這一次意外殺機,當天其它時間,基本上就安全了。
第二個劇情是:還活著的主角團三人,終於找到封於修的下落。
卻發現封於修妻子已經得了癌症,每天都在掉頭發,越來越痛苦,封於修也越來越沉默。
麵對這種局麵,主角團三人中的一人,主動現身在封於修麵前,向封於修建議去搶銀行,搶到錢後,給妻子治病。
被封於修一記擒拿手鎖喉,嘎了。
然後,封於修一不做二不休,轉身就親手扭斷飽受病痛折磨的妻子脖頸。
把主角團剩餘的兩人,驚得大氣都不敢喘。
唯恐被封於修發現他們,順手把他倆也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