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下了對付楊奉的計策,董承便勸劉協以拉攏楊奉、韓暹二人的方式與其交好,使楊韓二人放鬆警惕。
劉協也覺得董承這計策很是靠譜,便同意了此事。
於是朝堂上便出現了詭異的一幕,一邊是朝中大臣對楊韓二人看不順眼,屢屢以小過彈劾,揪著二人不放手,而另一邊天子似乎突然對二人青睞有加,不僅多次誇讚二人,甚至還有一次特意留二人陪他用飯。
這種詭異的情形連楊奉、韓暹二人都有些懵,著實不知道天子和朝廷諸公葫蘆裡賣得什麼藥。
這天楊奉又被天子勉勵了一番,劉協將他誇成一朵花,連楊奉自己都有些心虛。
當天從天子行宮出來,楊奉甚至沒有回家,直奔軍營去見李參。作為一個久經風雨之人,現在的情況實在讓他難以安心。
見到李參,楊奉便將最近天子突然的變化以及自己的擔心皆說了出來。
李參聽後,對這個結果很是滿意。楊奉如此多疑,倒是省了他一步一步攛掇楊奉的功夫了。
“楊將軍,若是我所料不錯,這應該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策。”
楊奉不解道:“這是何意?”
“天子表麵上拉攏楊將軍,使楊將軍疏於防備,而背地裡卻是針對楊將軍,布下了天羅地網,就等著楊將軍一步行錯。”
楊奉其實也懷疑這點,所以才會有些緊張。
“李公能猜出天子對我有何計策?”
李參聽後忍不住笑道:“我非生而知之者,如何憑空算計出天子的計劃。不過在我看來,總逃不過"構陷"二字。”
楊奉點點頭,心裡卻滿不是滋味。真是一日為賊,終身是賊,早知道是現在這個處境,當初在上郡就該跟著羊毅回徐州,何至於落到今日的下場。
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之後沒多久,曹昂妻子袁夫人病逝的消息傳到了洛陽,曹鑠得知之後,立刻去見董承,言此番曹昂喪妻,短時間內必然顧不得洛陽的事,正是吞並楊奉、韓暹二部,整合各軍的好機會,勸董承對楊奉動手。
董承也聽說過曹昂是個癡情種,而且這些日子,他早已經等得不耐煩了,眼看時機到了,如何還能等待。
於是董承便去見天子,讓劉協去執行計劃的最後一環。
到了這個時候,劉協再次猶豫起來。
眼看董承急不可耐,劉協便問道:“衛將軍,此事你確定不會牽扯到朕身上?這一次連楊太尉都對朕發了火,萬不容有所閃失。”
董承此時都想替劉協下決定,可到底不能,他隻得壓著胸中急火安慰劉協道:“天子且放心,這一次我們拿下楊奉、韓暹二賊便將其就地誅殺,絕不會給二人胡說八道的機會。”
“可萬一走漏了此事?”
“沒有萬一。”
董承跪到地上,堅定地說道:“請天子放心,若是走漏了消息,承願以死謝罪。”
劉協明白,這是請命,也是逼宮,若是他拒絕,董承會掀起更大的波折。到了這個時候,想後悔也晚了,他沒有辦法,也隻得同意。
之前曹鑠的計策最重要的一條便是引楊奉、韓暹二人上鉤,這個代表天子誆騙二人的人便最是重要。
劉協身邊也沒幾個合適的人,算來算去,最後選了一個馮碩。
馮碩本是劉協的心腹,受女婿侯祈的牽連,成了朝中的邊緣人物,但也因禍得福,沒有死在之前的動亂中。
對於劉協的安排馮碩很積極,他也希望能夠憑借此功重回權力中心。
十一月六日晚,馮碩手持天子密令去見楊奉,見到楊奉之後,他便將天子要送他一批軍械、鎧甲的事情告訴了楊奉。
楊奉聽後,眼睛瞪得混圓,滿是不敢相信。
誰不知道,洛陽諸軍,他和韓暹二部是後娘養的,彆說給軍械、鎧甲,就是日常的糧食給的都不足,常需要他們自己弄糧食。
還能有這種好事。
馮碩知道楊奉會不信,便勸道:“天子其實是很看重楊將軍的,隻是朝中一直有人要為難你們,天子也沒有辦法。”
楊奉見此,立刻問道:“馮公,天子為何要給我們軍械、鎧甲?”
“之前在長安,天子便明白了一個道理,雞子不能全放到一處。李傕、郭氾、張濟等人,都是大權獨攬,才生了異心。現在朝中除了大將軍,便是衛將軍董承實力最強。而曹大將軍沒精力管朝中事,董承野心勃勃,隱隱有權臣之狀。天子提攜你和韓暹、劉備幾人,也是要平衡朝中實力。
天子給你們這批軍械和鎧甲,就是希望你們的實力能夠增強,穩定整個朝堂的局麵。”
馮碩的話似乎很有道理,可是早就被李參說動的楊奉並不敢太相信天子會有如此好心。
馮碩走後,楊奉再次去見李參,將今日馮碩的來意告訴了李參。
李參聽了諸事,長歎道:“楊將軍,天子這是要對你動手了。”
楊奉不解。
“李公,我雖然心中有些不安,可是天子給我們軍械、鎧甲,乃是增強了我軍的實力,這不是好事嗎?”
李參笑道:“天子如何有能力,越過朝中眾臣,將武庫的軍械、鎧甲給我軍?這簡直是笑話。
楊將軍再看馮碩言"楊將軍和韓將軍親自去武庫領取軍械、鎧甲,"這一條更是笑話。軍械、鎧甲再重要,到底是死物,如何需用主將親自去領,那樣主將豈不成跑腿的了,這明明是要將楊將軍和韓將軍二人誆到武庫,好伺機對你們動手。”
“可是馮碩言,要我二人親自去領,乃是擔心出了岔子,再說馮碩的理由倒也充分。天子總不會放任董承坐大。”
“有曹昂在,董承算什麼。現在的董承,不過是個跳梁小醜,依附於天子,天子隨時可借助曹昂除之,如何會成為天子重點防範之人。”
李參一副譏笑模樣,冷聲道:“咱們這位天子,我實在太了解了,他可沒有這麼好的心。若是楊將軍不信,盯著董承的動作,便知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