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苞謀刺案,看起來似乎是悄無聲息,可是在背地裡,又掀起了巨大的風波,不知道有多少人頭落地。
不過那與曹昂無關了。
此事之後,曹昂以前往渤海,指揮對袁紹的最終戰為由,留下李曆、辛錯、田豐、封仁率千牛軍留守,他本人則離開了鄴城。
接下來鄴城會進入一段動蕩期,肯定會發生一場血腥的大清洗。曹昂若留在鄴城,罵名可能就會落到曹昂頭上,所以曹昂便故意尋機躲開。這其中哪怕真出了什麼差子,也有人擔責,最重要的是,曹昂可從中轉圜。
當然除了內因,還有外因。
非是曹昂想去渤海指揮這一仗,實在是他的那位老父親,一再寫信讓他東來。這麼重要的一仗,曹操是不想、不敢、不能做這個主帥,獲得北伐最大的功勞。
倒不是曹操太小心,他也是被逼得沒有辦法。
曹操和曹昂本來是兩個軍事集團,隻是因為曹操部太弱小,這才不得不投靠曹昂。雖然曹操願意,可是底下人各有各的心思。
這裡麵牽扯了太多的利益關係,無論是曹昂還是曹操,都隻能管人,管不住人心。
之前的兗州之戰,曹操大勝袁紹後,其舊部便有了一些異樣的心思。這群人自覺不是曹昂的嫡係,擔心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便攛掇著曹操出頭,在官職上、封賞上替他們多爭取一些,更有甚者,希望在曹操的統領下,在兗州保持一定的獨立性。
甚至連曹操都有些飄了,這才出現擅自殺死淳於瓊的事。
若非張紘當機立斷,壓製住曹操的氣勢,曹昂又寫信一封,指桑罵槐,曹操真有可能行差一步。
警醒過來的曹操立刻意識到了諸般問題,立刻將這股風潮壓下去,可是底下人蠢蠢欲動的心,始終難以徹底平複。
現在曹操擔心他若是滅了袁紹將會讓這些人生出更大的野心,帶來更大的問題,所以便一再的讓曹昂來指揮渤海的決戰。
曹操的好意曹昂很清楚,自然便要領受了。
曹昂剛出鄴城沒多久,東線羊毅部傳來消息,平原城破。
當初劉繇跟著袁紹反曹,平原郡上上下下,滿是野望,都以為翻身做主的日子都要到了,劉繇更是暢想著成為下一個中興之臣,誰也料不到,不過是一年多的時間,局勢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們的情況也一落千丈。
劉繇隻能每天祈禱袁紹能夠打勝仗。
可是這祈禱似乎有些適得其反,不僅沒有讓袁紹打勝仗,反而還讓劉繇等到了徐州軍兵臨城下。
袁譚自濟南國撤退之後,羊毅便兵分兩路。
樂進率領豹韜軍和青州郡兵北上,直撲渤海,而羊毅本人則率領忠烈軍和青州州兵西進,攻取平原。
當初袁紹突襲渤海、平原二郡時,北方的三支主力,除了樂進的豹韜軍全身而退,趙浮的強弩軍基本全軍覆滅,曹彬的渤海兵傷亡慘重。方與戰後,曹昂為了表彰渤海、平原二郡各部的忠烈,便將原強弩軍賈信、趙渾二部,渤海郡兵楊恪、許定、殷署部,程奐部,平原郡兵孫觀部整編為新的一軍,並親賜名為忠烈軍,以程奐為統軍,祖欽為副將。
這支部隊雖然成立最晚,可最早跟冀州開戰,仇恨也是最多,整個濟南戰役,打得最是英勇。
羊毅帶著兩萬多人一路向東,沿途之敵望風皆逃。到了漯陰(治今山東省齊河縣東北),守將劉詢更是以城降。周邊諸城也是紛紛效仿,等到羊毅兵臨平原城下,劉繇也就隻剩下一座平原城了。
而且劉繇手中還沒多少兵。
劉繇雖然是一郡太守,可本身並不掌兵權。後來劉繇反叛,也不過是籠絡了一些將領,但仍沒多少軍隊。
劉繇不得已之下,隻得和平原郡的豪強大族勾結,在他們的幫助下才組建了一部分軍隊。但是豪強大族肯定不會白白出手,因此攥取了郡中大量的權利。哪怕是郡兵,也掌握了相當一部分。
這群人對劉繇自沒有什麼忠心,徐州軍一到,便各自求活去了。
劉繇整天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根本無能為力。
漯陰失陷後,劉繇不敢打也不敢降,便想著突圍而走。可是沒等成行,消息便泄露出去。
得知此事的平原郡大族領袖劉平立刻便拉著一群豪強去見劉繇。
這劉平也是個人物,見到劉繇後,抱著劉繇的大腿便嚎啕大族,懇請劉繇不要離開。
當然劉平當然不是不舍得劉繇,而是擔心劉繇逃了,他們沒了替罪羊,自然便要拚命挽留了。
劉繇知道這些人的心思,很清楚他若是再逃,這群人很可能會直接翻臉,將他直接獻給徐州軍。因此劉繇隻得宣布留在城中,抵抗徐州軍。
“抵抗徐州軍”不過是句空話,劉繇一沒糧,二沒兵,如何打。
劉繇苦思良久,最後也不得不承認,唯一的辦法便是投降。靠著自已昔日的名望,以及今日的獻城之功,或許能換取一個活命的機會。
於是劉繇便派遣心腹滕耽前去見羊毅。
羊毅剛剛立營,滕耽便來到軍前,揚言隻要羊毅能夠饒恕他們昔日背叛之罪,便以平原城相投。
羊毅聽了此話,忍不住想笑,劉繇這是不知道自已做了什麼,才來厚顏無恥地求降來了?
不過既然來投降,羊毅也不準備一口堵上對方的路,省得對方狗急跳牆。於是羊毅便跟滕耽說道:“劉繇之罪,罄竹難書,是萬萬不能赦免的。不過我主有仁義之風,不願大肆誅連,所以爾等隻要將劉繇獻上,昔日罪過,便可既往不咎。”
這是曹昂當初對付匈奴老王和須卜骨都侯的計策,正好被羊毅用到此處。
滕耽聽後大驚,立刻便想再努力一下,可羊毅根本不給他機會,便讓人將羊毅給趕了出去。
祖欽是北海人,昔日也識得滕耽,親自將其送出轅門。
“滕公,這機會羊使君已經給你們了,如何抉擇便看你們自已,希望滕公不要自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