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陣亂戰,將烏桓大營攻破之後,便按照之前曹昂的部署,孫策向北追擊潰兵,曹仁、李蒙和典韋去支援周馬,隻留了慶豐帶著虎威軍兩部打掃戰場。
雖然烏桓人在冀州、青州劫掠了大量的財貨、物資,可曹昂都看不上,唯一重視的便是烏桓人帶來的戰馬,這是接下來徐州騎兵能不能再次擴編的關鍵。
曹仁、典韋的騎步兵一路向西北方向趕,很快到達右驍衛和難樓部的戰場。
難樓本就苦苦支撐,徐州軍援兵一到,他立刻便落入頹勢。
徐州軍就如同群狼一般,從四麵八方趕來,圍著烏桓人猛烈地撕咬。難樓一麵堅守,一麵派人向蹋頓求援。
隻是難樓不清楚,蹋頓雖然兵多,也是自顧不暇了。
孫策和曹休帶著四千多胡騎從漳水北麵繞道至烏桓人的身後,孫策去攻打烏桓人大營,而曹休則向漳水戰場支援。
此時的蹋頓,前麵是辛錯的步軍大陣,側翼是侯彬的左驍衛騎兵,而身後則是突然出現的曹休部胡騎。
萬餘烏桓人被包圍在漳水岸邊,方圓不過十餘裡的戰場上,進退不得。雖然蹋頓手下都是騎兵,可根本衝不起來。
整個烏桓部隊不知所措,一時大潰。
此時的蹋頓也是心驚膽戰,眼看諸部大敗,他隻得親為先鋒,咬著牙向西麵的漢軍步兵陣地衝擊,希望撕開一道口子突圍。
蹋頓身邊都是最精銳的部眾,拚了命往前衝。
辛錯在陣後看到蹋頓英勇的模樣,也是咋舌。
“我總算明白大將軍曾言,‘蹋頓驍武,可比冒頓,恃其阻遠,敢受亡命,以雄百蠻。’之意,這樣的人物,絕對不能讓他逃回草原,否則將來必是我之大患。”
於是辛錯也集中軍中精銳弩手,眾人在盾兵掩護下,不退反進。
雙方狹路相逢,辛錯一聲令下,萬弩齊發。蹋頓衝在最前麵,直接被徐州軍的弩兵射中落馬。
烏桓兵中一陣人仰馬翻,加上蹋頓落馬,生死不知,立刻便陷入混亂。
辛錯命人在陣中大聲呼喊“蹋頓已死”,烏桓人眼看蹋頓的大纛已倒,又看不見蹋頓的身影,更是慌了神。
······
這場多個戰場的大戰一直到了夜晚才基本落幕。
大量的烏桓兵或死或降,隻有少部分的烏桓騎兵向北逃去。諸烏桓首領,單於蹋頓身死,烏桓峭王蘇仆延戰死,汗魯王烏延被俘,隻有難樓和骨進二人反應較為迅速,逃出生天。
一名千牛軍的士兵從亂軍中扒出蹋頓的屍體,通過甲胄確認了蹋頓的身份。
辛錯提著腦袋到了平陽城來給曹昂報喜。
曹昂正在城頭跟桓階下棋,聽得斬殺蹋頓的消息,神色平常,也未多言,待一局棋下完,曹昂返回議事堂,下樓梯的時候,差點踩滑,多虧辛錯拉了他一把。
曹昂看似不以為然,實際上早就樂開了花。
烏桓人中,曹昂最忌憚的便是蹋頓,今蹋頓身死,則北地去一大患。
沒過多久,諸將也紛紛前來報功。
一場大戰,計斬首九千餘騎,俘虜一萬八千餘人,逃出生天的烏桓人,十不有一。北地形勢複雜,鬥爭激烈,這些已經成為潰兵的烏桓人能否返回遼西,恐怕隻有天知道。
曹昂見到最後的統計,也是樂得合不攏嘴。
這一仗,袁紹最大的底牌喪儘,冀州大局基本算穩了。
曹昂立刻下令,周馬率領右驍衛向東,配合曹操,合圍袁紹。而典韋率虎威軍和左驍衛向北,取趙國、常山二郡國,與麹義所部圍攻位於中山的袁熙部;曹仁率本部和李蒙部、孫策部向東北,取巨鹿、安平、河間三郡國,防止袁紹主力北逃幽州。
大軍迅速開拔,平陽城為之一空,而曹昂也準備帶著千牛軍再次返回鄴城。
審配所有的倚仗都不存在了,也到了破城的時候。
這時步騭向曹昂詢問起近兩萬的烏桓俘虜該怎麼處置。
步騭也不知道該不該問,可曹昂確實是沒提,甚至都沒向他示意。也不知是曹昂故意的還是真的忘了。
其實曹昂確實是忘了。
徐州內部處置俘虜都有安置規定,也不需要曹昂多操心,所以他自是沒想起此事來。這一次都是被俘的胡人,之前的規定不適用。
曹昂本來有將胡人頭顱築成京觀的想法,後來想想還是算了。畢竟屍體易腐爛,還容易產生細菌,導致疾病。
彆再引起疫病來。
而且築京觀是恫嚇胡人,可是這京觀建在魏郡,哪還能發揮作用。費時費力,還可能是賠本的買賣,曹昂自然不乾。
至於如何處置俘虜,曹昂想了想,便說道:“既然是俘虜,自然要勞動改造。讓他們去修路、修渠,什麼艱苦做什麼。
告訴他們,做滿五年,就可以入籍成為平民,來去自由。”
步騭點點頭,沒有異議。強體力的勞動,隻怕五年之後,也活不了幾個了。
“子山,你負責編撰一個胡人俘虜的安置條例,勞動改造是必然要求。當然這些俘虜很多,也不好管理,可以從俘虜中提拔一些忠心的,擅長欺上媚下的管理他們。要讓這些俘虜將怨恨的矛頭針對他們那些管理者,而非我們。
要區分積極的和消極的,乾的好的要提拔成管理者,那些乾的不好的,刺頭的,對我們有敵視情緒的,都要狠狠地打擊。
要給他們看到希望,入籍成為漢民的希望,升官的希望。
還要施行連坐製度,一人犯錯,一隊受罰。
······
總之,要以胡製胡,而最終的權力還要握在我們手中。你要記住,隻要他們內部區分出階級,那些位於上層的人,比我們還會積極壓製那些下層的人,隻有這樣,我們對他們的統治才會長久。”
在殖民和控製異族這件事上,洋人比胡人做得好,胡人比漢人做得好。
西班牙和葡萄牙統治拉美三百年,荷蘭統治東印度群島三百年,英國統治印度三百五十年······這對於連個朝鮮、安南都控製不了的中原王朝來說,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很多事情,還真得向洋人學習。
曹昂知道這些事或許還很久遠,可他卻要未雨綢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