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在鄭縣待了多日,休整完畢,這才啟程繼續向東。
又走了大半個月,這群老爺們才優哉遊哉地到達了華陰。華陰已經是弘農郡的地界,也是三輔最重要的防線。
駐守華陰的寧輯將軍劉靖倒是很積極,眼見天子入境,立刻攜帶各種物資迎駕,並邀請天子前往華陰城中。
劉靖是董卓舊部,劉協對其很有好感,便準備入城。
隨侍的楊定、楊奉、董承見狀頓覺不妙。三人很清楚,他們之所以能在天子身邊如此顯赫,自是因為天子手中無人,隻能用他們來製衡張濟等人,可若是劉靖也加入其中,這個局勢便會改變。
劉靖是宗室遠宗,出身不凡,朝中也有不少友人,他們從哪方便都競爭不過對方,所以決不能讓劉靖一同護送天子東歸。
楊定與侍中種輯關係極好,立刻看向一旁的種輯,目光灼灼,含義分明。
此時的種輯眼見天子對劉靖的態度也有些緊張。他與楊定互為盟友,往後在朝中的地位,還要靠楊定手中軍隊的幫襯,自不能放任劉靖取代楊定等人。
於是種輯立刻站出來說道:“天子,劉靖恐怕有反意,萬不可進入華陰城。”
眾人聽了,俱是一驚。
劉協也有些不解道:“劉靖此番,前來迎駕,種卿如何說他要謀反?”
種輯道:“天子車架進入弘農已經多時,劉靖既然是迎接,為何不到邊界?今日劉靖前來,亦是待在營外,既不下馬,也不入營拜見天子,是為何意?而且我見入營的使者臉色有異,說明劉靖必有奸謀!”
司徒趙溫與劉靖交好,立刻說道:“此為臆測也,劉靖絕不會謀反。”
有趙溫出麵,太尉楊彪、侍中劉艾等人也為劉靖作保,更有尚書梁紹,更是直言道:“我以性命擔保!劉靖絕不會謀反。”
楊定、楊奉、董承幾人不希望劉靖加入到護駕大軍中,而一眾大臣卻恰恰相反,希望劉靖加入他們。
對於他們來說,不管是楊定還是楊奉,甚至郭氾、張濟,都是一類人,都是一群不習禮儀的武夫,可以利用而不可信任。而劉靖則不同,他是士大夫,跟他們是一類人,遠比那群武夫可信。
一眾朝臣為劉靖作保,一時間爭論不休。劉協不太敢得罪楊定等人,便沒進華陰城。
到了夜裡,楊定和董承便前來告狀,言“郭氾已經帶兵到了劉靖營中,意欲突襲鑾駕。”
經曆了這麼多,劉協也不是傻子,立刻問道:“楊卿和董卿是如何知道此事的?”
楊定和董承“支支吾吾”不能言。
這時在場的左靈立刻說道:“此為弘農郡督郵所言。”
左靈是關西人,並非正兒八經的士大夫。他之前就與李傕親近,現在李傕敗了,他在朝中的地位岌岌可危,自然便倒向同為關西人的楊定等人。
劉協聽了左靈之言,立刻看向他道:“左卿如何也知道此事?”
左靈反應倒也及時,立刻又回道:“今日弘農郡督郵在軍中言此事,隻怕現在三軍將士俱知矣。”
劉協覺得此事實在太巧了,必然有異,便讓人去召那個督郵,準備親自問詢。
左靈立刻借故出帳,讓尚書文禎去見那個督郵,省得待會穿幫。
文禎與張濟交好,也不樂意見劉靖入朝,自是樂意幫忙,在傳召的路上,脅迫那個督郵順著左靈的話說。
那督郵自不敢得罪文禎,見了天子便言道:“今天郭汜率七百騎兵進入了段煨營帳。”
劉協大驚失色,這才相信楊定之言,更不敢入華陰城了。
劉靖被排斥出天子護駕隊伍,正常情況下,此事也就這麼算了。
哪知楊定等人見華陰糧草充沛,卻是起了彆的心思。尤其是董承,他清楚朝廷肯定不可能入弘農,到時候必跟張濟翻臉,斷了糧草供給,所以華陰的糧草便是他們之後跟張濟翻臉的底牌。
於是幾人在各懷心思的商量後,便決定攻打華陰。
為了師出有名,三人竟然還讓種輯和左靈去向天子求詔。
種輯以糧草之事向劉協說明厲害,言“若是不攻取華陰,來日必然在弘農受製”,讓劉協一時間也滿是猶豫。
這時皇後曹晞卻說道:“陛下,糧草雖重要,可是若劉靖一怒之下,投靠郭氾,那該如何?隻怕東歸亦要受阻。”
劉協恍然大悟,立刻說道:“王者攻伐,應該上參天意,下合民心。司寇行刑時,君王尚且應該為此廢食撤樂,今劉靖謀反,惡跡並不顯,朕如何能為此下詔。”
種輯沒想到曹晞一席話便讓劉協改了主意,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楊定幾人都準備好,就等著天子詔書了。
至於曹晞所言,種輯自不擔心,殺了劉靖,他還談何投降。
種輯力請到夜半,隻是劉協依舊不許。
此時楊定等人等得不耐,眼看劉協不同意,便決定擅自出兵,攻打劉靖,造成木已成舟的架勢。
一場大戰,在華陰城下爆發。
其實劉靖對此,早有覺悟,他跟楊定關係一般,為了防著他們動手,這才沒有親自去見天子,沒想到竟然成了他的罪狀。
麵對楊定等人的圍攻,他便緊守營寨和城池,不與對方浪戰。
而且劉靖看得很清楚,既然沒有天子詔書討伐他,說明這是楊定等人私自行為,於是他依舊向朝廷供應膳食,侍奉百官,以使自己不和天子起衝突。
雙方在華陰城下打了多時,事情與楊定等人想的完全不一樣。
雖然劉靖兵不多,但有堅城作為倚仗,而楊定等人所部又連日轉戰,疲憊不堪,這一仗根本打不贏。
至於張濟、張繡叔侄,並不缺糧,所以冷眼旁觀,並不參與。
很快到了十月底,張繡便勸張濟道:“天子反正要經過弘農,我等在此遷延,既耗費時日,還有為賊所趁之機。不如叔父先回弘農,做好準備,畢竟天子和公卿並不信任我等,到時候隻怕會多生波折。”
張濟聽得侄子之言有理,便向天子請命,提前返回了弘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