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回了船艙,袁熒帶著孩子們去了後室,而曹昂素有早讀的習慣,便待在書房中看書。
過了一會,有人敲了敲門,曹昂隨口讓人進來。
對方上前奉上一杯茶,曹昂接過,隨口飲了,卻覺味道與往日有所不同,抬頭望去,沒想到上茶的乃是司馬懿。
“懿兒來了,怎麼不叫醒我?”
司馬懿躬身行了一禮,方才答道:“我也是剛到,見老師正在讀書,便沒敢打擾。”
“這是你泡的茶?”
“平時無事,便學著泡茶。”
曹昂看了眼司馬懿,沒再多提。他很清楚這是司馬懿在投其所好,但上行下效,本就是尋常事,也是對待。
司馬懿是曹昂的弟子,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弟子。
司馬朗投奔曹昂之後,家人便定居於彭城,其父司馬防也到了翰林院做了一名教授。司馬防長於治《漢書》,再加上年紀大,資格也老,名聲雖不算響亮,但也不低。
司馬家的壽命都長,這老兒在曆史上活了七十多歲。更可怕的是司馬防的老子司馬儁還活著,現在已經八十多歲了。
起初曹昂並未多重視司馬懿,也未特彆對待。
直到司馬朗戰死渤海,曹昂親至司馬家吊唁。靈堂之上,司馬懿跪在曹昂麵前,請求前往青州軍中,為兄報仇。
此時的司馬懿,尚是一個熱血小青年模樣。
曹昂清楚,司馬家此舉有向自己討要好處的嫌疑,不過也可以理解,畢竟人家死了兒子,還要得如此隱晦。
曹昂當然可以置之不理,但其他人都看著,不能讓忠臣寒心啊。
於是曹昂說道:“二郎,你小小年紀,便有為兄報仇的決心,誌氣可嘉。我與伯達情同手足,若是說為伯達報仇,我的心情不比你少幾分。可是天下大事,非匹夫之勇,若是魯莽行事,很可能事與願違。”
司馬懿聽了也不由得落淚道:“大兄這些年為了這個家小心翼翼,實在太苦了。”
曹昂也想起當年與司馬朗相交的舊事。
那是個君子,一點也不像其父司馬防那般道貌岸然。二人從小的交情,一起度過的青蔥歲月到現在曹昂仍舊曆曆在目。
曹昂忍不住長歎道:“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人不如故啊!”
之後曹昂再看向司馬懿的眼光,便柔和了許多。
曹昂將司馬懿扶了起來,對他說道:“二郎,今日再見你,尚記得當年在河內借居司馬家時那個懶洋洋的垂釣少年,沒想到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你是伯達的親弟弟,亦如同我的弟弟,今伯達故去,我理當幫他照顧好你。
我記得當年在溫縣,我曾允諾過伯達,收你為弟子,今日伯達既去,我自不能違約,今日我且問你,你是否願意做我的弟子?”
其實司馬家早想來求曹昂履約,可是曹昂今時身份不同,這件事曹昂不提,他們自不能提。
眼見曹昂舊事重提,司馬懿還有些發愣,司馬防卻是大喜過望,立刻上前推了一把司馬懿道:“還不快謝過大將軍。”
今時今日,能拜曹昂為師,絕對是可想不可求的事情,須知當年靈帝為了讓曹昂做劉協的老師,各種手段都用上了。
在場眾人聽了,亦滿是豔羨之色。
司馬懿再次跪下,對著曹昂大禮參拜道:“拜見老師!”
曹昂將司馬懿扶起,對他說道:“既入我門下,往後便要努力,當年盧師曾贈我一言,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今日老師便將此言贈送於你,希望你能心存天下,為國為民,成為一個真正對國家、對百姓有用之人。”
收司馬懿為弟子雖然有曹昂感於舊情在內,其實也是深思所慮的想法。
司馬朗為曹家戰死,曹昂自不能打壓司馬家。
而司馬懿也的確有大才,與其放任他野蠻生長,倒不如留在身邊。曆史上司馬家篡魏也是五十年後的事情,現在擔憂這些事情不過是自尋煩惱。
實際上曹昂並不擔心此事。
現在曹昂的統治基礎是徐州、關西和譙沛勢力,權力格局跟曆史上完全不同,司馬懿根本沒有篡位的基礎。
司馬懿聽得曹昂所言,恭恭敬敬地回道:“弟子謹遵老師教導!”
“你是我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弟子,不過我之前收過三個學生,他們身份尊貴,你不可居於他們之上,所以往後你在我門下,便居於第四。”
眾人都知道曹昂那三個學生分彆是劉辯、劉協和萬年公主,身份自非司馬懿可能比,司馬家自不會提出異議。
在那之後,司馬懿便跟在曹昂身邊讀書,宛如一個小跟班,此番曹昂前來荊州,也帶上了他。
二人閒聊兩句,司馬懿便呈上自己的課業。
既然是人家的老師,總得教點東西。
曹昂對於學問這種東西,從不敝帚自珍。甚至曹昂希望,全天下人都學他的學問,傳承他的思想。
唯有如此,才能真的改變這個民族。
看著司馬懿寫得策論,曹昂也不由得點頭,司馬懿確實有點水平。小小年紀,處理問題已經頗見章法。
不過此時的司馬懿,已經有了後世權謀大師的影子。他在文章中認為,政治不應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上,而應該建立在係統和機構的基礎上,強調權謀、製度治國。
對於這種思想,曹昂並沒有評判,而是說道:“懿兒,你是不是最近在看《鹽鐵論》?”
“老師,我看《鹽鐵論》已經月餘。”
曹昂點點頭,便說道:“既然如此,你從現在開始,每天去看賈太傅(賈誼)的文章吧。不管之前有沒有看過,現在從頭開始看。看得時候就想一個問題,為什麼賈太傅才華驚豔絕倫,古往今來少有,可是最後卻鬱鬱不得誌,含恨而終?”
“學生記住了。”
司馬懿很快離開,曹昂看著司馬懿的背影,突然想到,若是司馬懿和諸葛亮二人同在一個朝堂中,又是一個什麼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