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
“是父皇錯了,這些年總是懷疑你,你快點醒來,醒了朕就傳位給你。”老皇帝看著昏迷了半個月還未醒來的太子,不由地開始擔心。
“也沒傷著頭,怎麼就一直昏迷不醒呢?”
“回皇上,太子後背的傷可見骨,之前傷口發炎感染導致高熱不退,眼下炎症總算消下去,高熱也退了,太子應該快醒了。”太醫跪在一邊回話。
這段時間幾個太醫輪流來給太子守夜,心驚膽顫的,就怕一個不慎太子掛了,聖上遷怒,把他們幾個老家夥全砍了給太子陪葬。
以前聖上疑心重,總擔心太子篡位,這次太子不畏生死替皇上擋刀,命差點丟了,聖上像是終於醒悟,對太子很愧疚,每日都到東宮坐上半個時辰,和太子說些掏心窩子的話。
聖上脾氣越來越古怪,太子再不醒來,不定真的要拿太醫開刀了。
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會身首異處。
幸好這天傍晚太子終於蘇醒。
聽說太子度過了危險期,聖上龍心大悅,飯都多吃了半碗,說來也怪,自楚王逼宮後,聖上不僅沒有被氣死,反而精神更好了。
愣是把病氣好了。
說話都中氣十足,“太子,朕知道你是好的,你快快好起來,朕老了,是該歇歇了,等你傷勢恢複,朕就傳位給你。”
太子吃了一小碗肉粥,有了點精神,但臉色還是很蒼白,虛弱道:“父皇身子骨還很強壯,兒臣這傷不養個一年兩年恐怕沒法痊愈,朝堂上還需要父皇坐鎮,兒臣,兒臣倒是有事相求。”
現在老皇帝很好說話,看太子的眼神滿是慈和,“你說。”
太子虛弱道:“兒臣共有兩件事相求,一是懇請父皇同意杜家人回京,二是讓鱗兒認祖歸宗。”
老皇帝臉上的笑容收斂,“太子你替朕擋刀不會就是為了這兩件事吧?”
生性多疑的老皇帝有些懷疑太子救他不是真心,是另有目的,就是為了替杜家平反,為了宋飛鱗能上皇家玉碟。
“父皇,當時兒臣沒有多想,隻是害怕父皇出事。”太子不欲多說,越描越黑,乾脆閉眼休息,反正他還是重傷患者,虛弱得很。
老皇帝等了等,沒等到太子的解釋,心裡有些鬱悶,不過最終他還是選擇相信,太子是真心想救他這個父親的。
杜禦史死了那麼多年,杜家人在遼州流放,如今還剩幾人都未知,當年的貪汙案本就漏洞百出。
杜家是被冤枉的,聖上心裡門清,怪隻怪杜禦史頭太鐵,得罪天子,才淪落到抄家流放的下場。
“行吧,朕答應你便是,也不枉你替朕擋下一刀。”太子差點小命不保,皇帝看在眼裡,到底還是心軟了。
遼州。
杜家人突然接到聖旨,表示杜家的案子已查清,杜家無罪,擇日可返京,杜家的宅子和其他產業,將全部歸還。
杜家人激動了一會兒,很快又冷靜下來,不用多想這事肯定是太子出的力,他們心裡自是感激太子的。
但現在他們在遼州過得也不差,畢竟有江大人和宋飛鱗的照顧,他們現在不僅能吃飽穿暖,還能去縣衙幫忙做事,每個月還有月錢可領。
如今遼州世家已覆滅,新崛起的世家汲取教訓,不僅不壓榨百姓,還和江一鳴宋少爺一起做善事。
建學堂,開作坊,修橋鋪路等等。
遼州反正已經風平浪靜,但京城還有個老皇帝虎視眈眈,隨時可能發癲,杜家當初就是因為得罪老皇帝被抄家流放。
老皇帝還活著,杜家人暫時不想回京,再等等吧,等兩年看看。
縣衙這邊,少爺收到太子的來信,說什麼他可以認祖歸宗,想回京隨時可以回京,反正太子話裡話外暗示,若他想公開身份隨時可公開。
以後等太子做了皇帝,他想當太子也可以爭一爭,若對皇位不感興趣,也會封他一個親王當一當,是想在京城建一個王府,或要一個封地,隨他高興。
“本少爺暫時對啥都不興趣,還沒想好,以後再說。”少爺連信都懶得回,隻讓吉星給太子捎句話了事。
皇帝也給江一鳴下了道旨,讓他暫代遼州知府一職,綠樹縣的縣令讓賀將軍暫代。
賀將軍表示帶兵打仗沒問題,當縣令好累的,又要種樹又要種田,還要挖水井,這些都不是他擅長的。
最後推來推去,把鐵禦史抓來頂包,鐵禦史倒沒怎麼推拒就同意了,反正隻是代理,又不是正式的,來遼州一年多,鐵禦史適應的很快。
而且他這人內心正直,喜歡為民做事,看著遼州一點一點發展起來,他也很有成就感,畢竟這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按理聖旨說讓賀將軍代理縣令,卻內鐵禦史頂替,欺君是要砍頭的,不過遼州天高皇帝遠,被流放到這裡的都是太子黨,是皇帝不待見的臣子。
現在就是盼著老皇帝趕緊去世,不要把手伸到遼州來。
江一鳴和少爺都覺得邪門,前世老皇帝早幾年就駕崩了,這一世他竟多活了五六年,楚王都掛了,他還活著。
少爺嘖嘖稱奇,“這麼一看,咱們穿越產生的蝴蝶效應,得益最多的竟是老皇帝,他真是賺了,多活了六年呢,再撐一撐,他就該八十歲了。”
江一鳴也是哭笑不得,“誰說不是呢,不過聽說老皇帝被楚王逼宮之後,清醒了很多,對太子也恢複了寵愛,隻要他不再犯糊塗,對我們沒什麼影響。”
“現在咱們要防的是裴玉生,那貨竟私下帶走了兩千人馬,全是精銳,實力不小,要知道白蓮兒跟咱們是有仇的,那女人沒道理可講的,無緣無故就要殺我殺你,不得不防。”
好在江一鳴現在代理遼州知府,權利更大了,能做主的事更多。
江一鳴思索片刻道:“趁現在糧種值錢,咱們多換些材料回來,把城牆修高一些,加固一些,世家被炸毀的族城有好多石頭等材料可以二次利用,倒是省了不少錢。”
最近老百姓都在如火如荼地建房子,互相換工,今天蓋我的,明天蓋你的。
幫有錢人蓋鋪子,是有工錢的,也可以用家具布匹糧食啥的代替工錢。
遼州的百姓要換的是大米白麵黑麵等,畢竟天天吃紅薯玉米啥的會膩,有條件肯定要換些彆的來吃。
江一鳴想著遼州百姓沒空修遼州城的城牆,那就向外招工,把公告貼到隔壁府城去,隻要開出的工錢足夠吸引人,會有人來做工的。
“包吃三餐,工錢每日五十文,要紅薯玉米土豆等糧食抵也可,住大棚,每日隻上工四個時辰。”
“我覺得可以,我回去跟幾個兄弟商量一下,到時一起過去報名。”
“包吃三餐,上麵都寫明了,早上吃紅薯粗糧飯,中午二米飯,配鹹菜和肉,或者雞蛋,晚上吃玉米粥,江大人是好官,不會騙咱們的。”
“對,我在遼州有親戚,自從江大人去了遼州當縣令,老百姓日子都好過了,他們建學堂建作坊的時候,隻吃一餐,頓頓都有肉菜,可以吃到好幾塊肉,雞蛋也不少,炒菜放的油多,可香了。”
“咱們不是遼州本地的,夥食會不會差一些?”
“就算差一些,還能比家裡差,你家能天天吃肉,吃雞蛋,舍得放油炒菜嗎?”
“那肯定不能這樣造,唉,這麼一說,還真的很不錯,雖然修城牆又苦又累,但工錢五十文呢。”
零工不好找,經常一天十文錢他們都乾,很多都是扛包啥的苦活,比修城牆輕鬆不了多少。
大夥主要是相信江大人是好官,不會壓榨百姓,決定去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