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ujixsw.cc/最快更新!無廣告!
“是孤錯了,孤以為那樣是為你好,誰知會發生這麼多事,是孤沒有護好你,麟兒你怪我是應該的。”太子非但不生氣,還一臉愧疚。
傅夫子覺得沒眼看,甩袖而去。
“你放心,孤不會讓你受苦的,孤會安排好一切,你依然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太子鄭重承諾。
但少爺並不領情,“不,不管宋家是什麼結局,我都會和宋家人共患難,我不想像個傻子一樣,一輩子被人護在羽翼底下,我長大了,有些事我必須去麵對。”
“麟兒,你身份尊貴,用不著和普通人相比,你本就可以快樂自在的過一生。”太子把少爺當易碎的瓷器娃娃,恨不得把他捧在手心護著。
“回不去了,我已經沒辦法像以前一樣沒心沒肺的快樂了,看不到祖父我會不開心,不能做我想做的事會很難受。”
少爺鄭重地喊了太子一聲,“爹,我叫你一聲爹,你就如我所願吧。”
太子喉頭發緊,半晌才找到聲音,“麟兒,你……”
不等太子說完,宋飛麟就打斷他,“如果宋家抄斬我不會獨活,如果宋家被流放,我也絕不會拋下他們獨善其身。”
明白了,麟兒這是要他無論如何都要保住宋家。
太子一陣揪心,孩子不在身邊養大,到底和他不親,誰養大的和誰親。
早知如此,當初無論如何也要把麟兒養在身邊,如今也不至於導致麟兒豁出命去護著宋家。
“好,我答應你。”為了麟兒,太子答應想辦法保住宋家。
然而老皇帝老糊塗了,腦子很不清醒,一心要太子難受,太子若不出麵保宋家,老皇帝可能還不會針對宋家,太子一有動作,老皇帝就急了。
“朕清醒的很,當年發生了什麼,朕都知道,朕隻是不想趕儘殺絕,太子做了什麼,瞞不住朕。”建平帝一副運籌帷幄的神情。
隻有掌控住太子他才能安心,夜裡才能睡得安穩。
……
腥風血雨了三個月,宋亦榮的案子總算有了結果,貪汙受賄皆是被誣陷,但被逼死的幾家人,宋亦榮也有責任。
最後宋亦榮由五品知府貶為七品縣令,調到遼州一個偏僻的邊陲縣。
“這和流放有什麼區彆?”少爺氣得差點提刀找太子算賬,宋老太爺拉住了他。
“區彆大了,你“爹”現在大小還是個官,家產還在,宋氏一族安然無恙,你爹去遼州上任還能坐馬車帶下人,比流放強了幾百倍,咱們還是良籍,你和你兩個弟弟隨時可能參加科舉。”宋老太爺看得通透,這個結果算是好的。
至少人都沒事,家產還在。
這幾年吃點苦,等太子登基,宋家立馬能翻身,趁老皇帝還沒有糊塗到亂砍人的地步,趕緊去遼州苟著。
“祖父我打聽過了,遼州那青山縣,名字是好聽,事實上就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缺水缺糧,環境非常惡劣,是曆代流放的首選地之一,太子怎麼辦事的?”少爺口無遮攔,張口就指責太子辦事不利。
“我的小祖宗你可消停消停吧,太子是你能置噱的,彆仗著那點血緣關係就無法無天,太子現在對你是有愧疚,但愧疚這種東西時間久了就會淡,會被消耗乾淨。”宋老太爺苦口婆心地分析。
“太子子嗣頗豐,東宮不缺兒子,你長點心吧,養在太子身邊的小郡王可不比你差,你和他們比沒多少優勢。”
“那麼多兒子?不是說我娘是太子心尖上的人嗎?那麼多女人圍繞在身邊,他好意思說最愛我娘?”少爺譏諷地嗤笑。
宋老太爺壓低聲,耐心的勸少爺,“皇室子弟哪個不是妻妾成群,子女成群?聖人後宮更是環肥燕瘦數不清,但這不影響他們最愛其中一個,人的心本就是偏的,太子確實最愛你娘,這是京城所有人都知道的。”
少爺冷笑,“我想起來了,祖父你一把年紀了後院還有七房小妾呢,最年輕的才十八歲,也虧了你老當益壯,難怪你能與他們同情。”
這話宋老太爺不愛聽,有權有勢的老爺哪個不是三妻四妾的,他彆的愛好沒有,就喜歡納幾個年輕貌美的小妾有何不可?
“你也彆陰陽怪氣,實話跟你說吧,當初聖人曾看上一個歌妓,那歌妓的美貌名動整個京城,比之你母親也不落下風,隻是那女子出身風塵,學了諸多媚術,把聖人迷得白日宣淫,色令智昏,連朝政都懶得處理,後來更是一連幾日不上早朝。”
說起當年聖人荒唐的那幾個月,宋老太爺還心有餘悸,當時文武官員隻敢象征性的勸聖人幾句,不敢太過激烈地勸誡。
那時的聖人昏了頭,誰敢勸他把那胡美人打入冷宮,他就立馬以殿前失儀之罪貶那人的官職,甚至令勸誡者辭官致仕。
“你外祖父當時是禦史大夫,他一向頭鐵,為人剛正不阿,性格太耿直不懂變通,但他處事公正,兩袖清風,家風極好,名聲也很好,杜家人日子過得清儉,你外祖就是個窮鬼。”
宋老太爺提起杜禦史有些哽咽,“當年我和你外祖父是同窗,他看不上我太風流,每次見麵總要嘲諷我幾句,我那時年輕,也會諷刺他假清高,活該過得窮哈哈,兩個閨女美若天仙,他卻湊不出像樣的嫁妝,隻能靠美貌吸引好人家的公子去提親。”
杜禦史在朝堂上言詞激烈,痛斥建平帝沉迷後宮,不顧朝政昏庸無能,大魏遲早要敗在建平帝手裡。
說完就撞柱自殺,當時是太子及時擋了一下,才沒讓杜禦史血灑當場。
“從那時起聖人便記恨上你外祖父了,因為你外祖父以死相逼,有他帶頭,又有其他禦史在旁參奏,文武百官也加入彈劾胡美人的行列,迫於壓力,聖人不得不處死那胡美人。”
許是失去的才是最刻骨銘心的,聖上對胡美人念念不忘。
也是覺得丟了臉麵,又失了愛妾,早就想動杜禦史了,隻是礙於杜禦史名聲太好,不好無緣無故問罪。
後來老安國公使手段陷害杜禦史,人證物證都安排的天衣無縫,雖然所有人都知道杜禦史不可能會貪汙受賄,但聖人想借此事讓杜禦史下台,不準任何人為杜家求情。
三司自然也無人敢替杜家翻案,“你母親到處求人也無用,太子也不敢觸龍須,唉,說到底還是你外祖父脾氣太臭,嘴太硬,都落到那種田地了,還敢在朝堂上指著聖人的鼻子破口大罵。”
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罵九五至尊的皇帝昏庸無道,黑分不分,顛倒是非,昏聵為色所迷……
聖人不滅他滅誰?
“茅坑裡的石頭沒他的脾氣臭,空有才華無城府,還嘴硬說不屑耍手段,當時江南水災,安國公一派的官員舉薦他南下去賑災。
明知有詐,親朋好友都勸他彆去,他卻固執的說什麼為國為民,不能因為有小人作梗就不敢出頭,派彆人去賑災他不放心,擔心賑災銀到不了百姓手裡,他要親自盯著,不能少一個銅板,所有銀子都要用到賑災重建中。”
他什麼事都親力親為,最後病倒了,然後剩下的賑災銀就被人用石子調換,等他病好發現時,一切都無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