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穿成絕嗣皇帝早死的崽 > 第392章 唯有太子上上等

第392章 唯有太子上上等(1 / 1)

推荐阅读:

胖寶寶咧嘴,眉眼彎彎,都不覺得熱了。

來自聖上的誇獎令他開心無比,若是有尾巴,此刻便要甩來甩去了。

“哪裡,哪裡~”

開心得尾音都是飄蕩的。

父子倆互相誇讚,誰也沒在意,眾位大臣眼裡的怨氣衝天。

平日被聖上壓迫多了,罵多了,如今可找著機會說聖上的不是了。

雖然是借著說太子答卷的名義,可大臣們都認為試題乃陛下所設,答案亦是陛下所予。

於是紛紛熱火朝天,摩拳擦掌,宮人將小胖崽的答卷擺好,大臣便一擁而上。

擠來擠去,比菜市場還熱鬨。

小胖崽瞧見這一幕,還怪稀奇的嘞。

果然和父父說得一樣,大家夥都很喜歡上朝,等魚兒登基了,大臣上書致仕,魚兒一定要留他們到七十歲。

七十歲,正是拚搏的年紀,正是冉冉上升的時候!

1002: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

懷著笑話陛下的心思,眾人無比認真。

作為陛下內定的下一任首輔,太子殿下的授課之師,裴杭清第一眼看得便是漠北一題。

見小太子字跡清晰,便放心許多,雖然這字體稍圓,但也能叫人認得出來。

可比從前的鬼畫符好看多了。

想到自己遞上去的奏折中,大多是歪歪扭扭的回複,裴杭清直到此刻才鬆了口氣。

隻是他向來神色淡淡,旁人也瞧不出。

再看作答,這一看不由得令他陷入深思。

裴杭清原以為此題故意設陷,因為漠北荒蕪之地,是不會種植作物的,偌大國土,隻有少數地區是供糧之地。

養牛養馬,才是漠北的存活支柱。

可小太子的作答,倒叫他開眼了。

臣子都是想著從前的漠北,小太子想的卻是整個天下。

既然漠北黃沙漫天,不好種主食,那便種一些適合的經濟作物,譬如高粱、瓜果、還有綠肥作物。

能種的地方便種上新發現的玉米,小麥也較為適合。

也可純粹種植經濟作物,其他的一應由大昭或大楚提供。

這裡不僅僅涉及了農事,還與政務相關。

代代相傳,成為習慣,日後漠北就算是有了反叛之心,沒有足夠的糧食,又如何起兵?

想自己偷偷種植?不可能,因為小太子的作答裡,漠北是純粹為他供應經濟作物。

至於這道題是不是聖上答的,這已經很明顯了。

聖上說話向來言簡意賅,他治下已久,朝臣們都熟知聖上的風格。

這樣長長的敘述,文字之間還能窺見筆者的稚嫩,雖然很有條理,但一看就知道,是小太子自己想的。

心裡起著火,誓要找出陛下說法缺陷的人都有些沉默。

後生可畏,他們個個都以從前的漠北作答,倒也沒想過,還能以這樣的方式。

這題不能再批判了,因為高下立見。

於是眾人又將目光移至下一題,他們神色複雜,因為從第一題他們便知道,也許一整張試題都是小太子自己作答的。

陛下沒有插手分毫。

這樣一題題看過去,監考官們的目中異彩連連。

時不時看太子一眼,看樣子激動無比。

“妙!”聖上不知何時也走了過來,身邊一大片真空區。

他撫掌大笑,將眾人都嚇得一個激靈。

明熙帝性情淡漠,極少喜形於色,這會子笑聲都傳到考生耳朵裡去了。

答著題的考生聽見這樣的誇讚,心中驚奇,難道是哪位考生提前交卷了?

不應該,此次比之殿試也不差什麼了。還從沒聽說過有人在殿試上提前離開,又不是當今天子。

最後那令百官停筆的一題,小胖崽答得極好。

他本身聰慧過人,又有後世思想熏陶,角度清奇。

可高瞻遠矚,“旁征博引”,引人深思。

明熙帝見他出了那題,便為他的靈秀而驚訝,見他答了這題,竟暢快得不知說什麼好。

什麼寒意、陣痛,他都感覺不到了。

唯有柔情萬種,恨不得將孩子高舉起來,叫眾人叩拜他才好。

國與農如何聯係?小胖崽說,要把國家當田地來種,因地製宜,分區而取。

第一句話說出來有些好笑,但順著答卷看下去,便知道小家夥有備而來。

他的筆力並不成熟,可邏輯無比的清晰。

誰也不能說這是不可行的。

待到聖上大步流星走到太子身邊時,早就等得心癢癢的眾人便一擁而上,隨後便是一連串的誇讚。

“妙妙妙!五行莫貴於土,大昭為土,執政四方,不拘泥於此地。”

“殿下的意思,難道除了周邊小國,海的另一邊還有和大昭一樣的國家?”

“依附國土而生之物,儘數傳揚諸國?好!”

“此題竟然可以這般作答!”

眾人圍在一塊,嘖嘖稱奇,先前還質疑小胖崽寫不來的向淨此刻捏著答卷,死死不肯放下。

和旁人爭得臉紅脖子粗,至於和他爭搶的人,便是那位嫌棄小胖崽半桶水的章知大學士。

站在此地的人都官居一品,誰也不會怕著誰。

眼見有人將答卷搶走,擼起袖子就是乾。

“放開!”

“粗俗!”

“醃臢!”

各種謾罵不絕於耳,小胖崽也不是第一次見大臣們吵架了。

他乾脆趴在桌子上觀看,唉好熱呀。

兩塊紅玉都不夠,能不能再多來一塊呢?

渴望的眼神落在了明熙帝身上。

此次農試,共取甲等三人,乙等六人,丙等十二人。

這些便是未來農部的官員,至於其他人,都被小胖崽留下了。

在他看來,他們都個個有本事,研究人才他一點都不嫌多。

又過了兩個月,京中悄然流傳出小太子的農試答卷,又有人稱:“農試共取一十八人,甲等唯有三,可這上上等,唯有殿下當得。”

所聞之人,莫不景從。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