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果然,李方士來到幾人麵前,行了一禮後說:
“幾位,看你們頭頂有耀星,乃是天命之人。秦王召見,請隨我麵見秦王!”
幾人對視了一眼,朱慶陽好奇地抬頭看了看,果然他們正上方有一顆閃耀的星星。
對於天相,朱慶陽隻是略知一二,看不出其中的門道。
但聽到“天命之人”這幾個字時,他突然想到了鬼穀子留給他們的話。
儘人事,自得天命。
難道說,謀聖一早就知道了會發生這件事?
朱慶陽示意幾人不要輕舉妄動,跟著這隊人馬進城。
雖然他心裡也沒底,但總覺得這是個機會。
就這樣,隊員們被這隊人馬帶進了城中……
很快,隊員們被帶進了大殿中。經過檢查確認他們沒有攜帶武器後,李方士帶著幾人走進了大殿內。
但在距離較遠的台階下,李方士就跪了下來,這讓幾人有些疑惑。
“為什麼隔這麼遠就下跪?殿上那就是秦始皇嗎?”
說實話,此時隊員們難免有些激動。
他們即將親眼目睹,那位傳奇的千古一帝。
朱慶陽壓低聲音,從齒縫間擠出話來:
“荊軻刺秦之後,秦王心裡就落下了陰影,從那以後,大臣們都隻能在石階下朝見,沒人敢踏上石階一步。
坐在上麵的那位,現在還沒稱帝,所以隻是秦王。
都彆亂說話,看我的……”
說完這句話,朱慶陽就沉默了。
這時,李方士開口說:
“秦王,臣已經把天命之人帶來了。”
秦王聞言,抬頭望向台下的幾人,眼神既威嚴又帶著幾分狐疑。
“你們,就是天命之人?”
秦王的目光冷峻,毫無感情地掃視著幾人。
這一刻,隊員們終於體會到了君王麵前的威嚴,那種壓力讓人難以承受。
眾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幸好有朱慶陽這個圓滑的人在。
他眼珠一轉,立刻回應道:
“秦王政,這王座你坐不了多久了。”
此話一出,屋內的氣氛瞬間變得壓抑至極,李方士甚至腿一軟,癱坐在了地上。
要知道,朱慶陽直呼秦王政的大名,已經是大不敬。
更何況,他接著說這王座坐不了多久,這不是公然忤逆嗎?
果然,秦王的臉色變得冰冷,當他的視線落到朱慶陽身上時,朱慶陽明顯感覺到了壓力驟增。
但朱慶陽是誰?他可是在眾多鬼修屍傀麵前冒充高手而不露怯,一己之力嚇退眾修士的狠角色。
麵對這樣的陣仗,朱慶陽雖然心裡有些發慌,但表麵卻鎮定自若。
秦王終於開口了,語氣低沉,隱約帶著怒意:
“你為何說本王,不能久坐此位?”
很顯然,秦王已經失去了耐心,這句話之後,恐怕就要下令將這幾人拉出去斬首了。
李方士心裡越發不安起來。
畢竟這幾個人是他找來的,萬一受到牽聯,自己的仕途豈不是要斷送?
這幾人哪是天命之人,分明是禍星啊!
李方士越想越怕,手腳都忍不住微微顫抖,背後的衣服已經被冷汗濕透。
但在秦王麵前,他不能失了禮數,否則隻會加速自己的滅亡。
隊員們此時也心懸一線,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這種情況下,後悔也來不及了,大不了殺出一條血路,總不能被這些人困住。
然而,韓風注意到朱慶陽此刻依然非常鎮定,這讓他不禁有些疑惑,難道朱慶陽還有什麼彆的打算?
果然,朱慶陽再次開口了,這句話一出,立刻扭轉了當前緊張的局勢。
“因為秦王才是真正的天命之人,必將吞並六國,一統天下,成為千古一帝!”
說著,朱慶陽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
這一刻,李方士終於鬆了一口氣,隊員們也紛紛放下了懸著的心。
第(1/3)頁
第(2/3)頁
不得不說,朱慶陽拍馬屁的功夫真是越來越到家了。
而且這溜須拍馬的代價可真不小,簡直就是在拿命做賭注啊。
但不得不說,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秦王聽了朱慶陽的話,雖然沒露出笑容,但眉頭的怒意卻瞬間消散了。
緊接著,秦王好奇地打量著朱慶陽,說道:
“你所說之事,讓本王很是高興。
不過,你憑何如此斷定?可知欺君之罪是要掉腦袋的?”
顯然,秦王不會因為一句奉承就輕易相信彆人。他到現在還在試探眼前的這幾個人,如果真是天命之人,他必會重用;但若不是,他也絕不會手下留情。
“秦王政……”
朱慶陽背起雙手,儼然一副高人的姿態,直視秦王並直呼其名。在整個秦朝大殿裡,滿朝文武也不敢有人這麼放肆。
“如今六國,你已吞並五國,隻剩下齊楚兩國,仍如鯁在喉。
我們身負天命而來,就是要助你一統天下。
眼下秦國與楚國即將開戰,我們可以助你成就大事。”
朱慶陽閉著眼睛胡說八道,憑借著自己對秦國曆史的了解,他不得不繼續維持這個身負天命的身份。
這可是最好用的免死金牌,也能同時滿足朱慶陽一貫的宗旨:站著,把逼裝完。
說著,朱慶陽憑借自己淵博的曆史知識,將秦王之前的往事幾乎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從朱慶陽口中聽到這麼多過往秘事,秦王的眼神終於有了波動。
他很確定,這些事情除了自己,不可能還有第二個人知道得如此詳細。
如此一來,也能證明眼前這幾人確實是仙人無疑。
秦王當即站起身,看向朱慶陽幾人,說道:
“來人,給幾位仙人賜座。”
秦王如此下令,自然也就表明他對幾人的看法已經轉變。
這讓一直提著心吊著膽的幾位隊員暗暗鬆了口氣。
他們再次感歎,朱慶陽的手段真是常人所不及。
“秦楚兩國即將開戰,不知仙人有何妙計,可保我大勝?”
朱慶陽一聽,心裡頓時無奈地歎了口氣。
他已經明白,接下來要打的這場仗就是城父之戰,而城父之戰是曆史中記載的秦國為數不多的大敗局之一。
現在秦王卻問他大勝之法,他哪裡知道?
但既然對方已經發問,朱慶陽就不能沉默不語。因此,短暫思索後,朱慶陽緊接著問道:
“不知此次大戰,主帥為何人?”
朱慶陽當然知道曆史中城父之戰的主帥是李信,但他此時不得不隨便說點什麼,給自己爭取時間思考對策。
然而,秦王的回答卻讓幾人紛紛皺起了眉頭:
“此次主帥,本王欲派王翦掛帥出征!”
一聽這話,幾人都愣住了。這跟他們想象的答案可不一樣啊。
秦王不是應該在這場戰爭中主張讓李信出征嗎?
難道曆史記載是假的?可轉念一想,這也不太對勁啊。
這一刻,朱慶陽冷汗直冒。他一直以來能有底氣麵對秦王,就是靠著對曆史的了解。
可如今,秦王要派王翦出戰,那豈不是意味著可以一戰滅掉楚國?
畢竟在曆史記載中,最後以絕大部分兵力滅掉楚國的,就是王翦。
“仙人,為何沉默不語?可是本王此決定有何不妥?”
秦王看著不說話的朱慶陽,頓時也有些沒底。畢竟剛才朱慶陽表現出來的無所不知已經讓他信服。
此時的朱慶陽飛快轉動著腦筋,迫切想要弄明白這其中的緣由。
突然之間,他的腦海中再次浮現出先前鬼穀子留下的那句話:
儘人事,自得天命!
朱慶陽暗暗咬了咬牙,似乎做出了某個決定。緊接著,他看向秦王,說道:
“秦王,此次大戰,萬不可讓王翦掛帥,而應當由李信出征。”
一聽這話,秦王頓時皺起了眉頭。有件事情他從未和任何人提起過,那就是在思索主帥人選之時,他的確有過讓李信出征的念頭。
但後來考慮到種種因素,秦王還是決定由更加穩妥的王翦出馬。
看著眼前的朱慶陽幾人,秦王更覺得他們來路不凡,定是仙人無疑。
但秦王並不知道,隊員們聽到朱慶陽這一番話後,都暗暗吃了一驚。
他們突然意識到了一點……
第(2/3)頁
第(3/3)頁
難道後世他們所熟知的秦朝曆史,實際上是因為有他們的乾預才形成的?
這個想法頓時讓隊員們驚出了一身冷汗。這意味著他們從現在開始已經在介入曆史了?
“多謝仙人指點。不知仙人可否告知名諱?”
秦王看著朱慶陽幾人,語氣尊重地說道。
朱慶陽看了看其餘幾人,然後鬼使神差地說了三個數字:
“788……”
隊員們的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了當時在秦始皇陵裡的畫麵。
這種細思極恐的感覺無時無刻不在刺激著他們緊繃的神經。
後世之所以會在秦始皇陵內發現關於788勘探隊的記載,原來是因為他們此刻的所作所為?
這其中似乎涉及到了一個極其複雜的概念,就像是一個影子,能看到卻怎麼也摸不著……
秦王高坐於台上,摸著胡須,一臉疑惑:
“這名字真奇怪,不過仙人總有不同凡響之處。隻是李信雖然勇猛,但年輕氣盛,這樣一場大戰,他真能挑起大梁嗎?”
事到如今,朱慶陽隻能硬著頭皮把這場戲繼續演下去:
“秦王政,要成就大業,就得順應天命。李信就是這場戰爭天定的主將,絕不能更改!”
秦王沉默良久,目光銳利地一一掃過眾人。
“啪!”
秦王猛地一拍桌子:
“好吧,既然如此,就聽仙人的,讓李信掛帥!”
“轟隆隆……”
秦王話音剛落,窗外竟隱隱傳來雷聲。
朱慶陽幾人相互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隨後,幾人沒在殿上久留。秦王自然也不會讓他們離宮,於是給他們安排了住處。
一進房間,確定無人偷聽後,韓風立刻開口問道:
“狗爺,你知道你在乾啥嗎?你剛才三言兩語就改變了曆史!”
韓風當然激動,他很清楚,改變這些很可能會遭來天譴。
潘子也點頭附和:
“狗爺,這事你之前咋沒跟我們商量呢?現在秦王已經認定我們是天命之人了。你改變了秦王讓王翦掛帥的想法,誰都知道李信掛帥肯定會失敗啊。你到底咋想的?”
麵對隊員們的不解,朱慶陽意味深長地看著他們,問了一個問題:
“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後來知道的曆史,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幾人一聽這話,頓時愣住了。
朱慶陽緊接著繼續說道:
“如果說我們的到來隻是個意外,那麼按理說,我們後世知道的曆史應該是王翦掛帥滅了楚國,根本就沒有什麼城父之戰。可為什麼在我們所熟知的曆史裡,清楚地記載著李信出征大敗,之後才是王翦滅楚國呢?”
一時間,整個屋子都陷入了沉默。隊員們被朱慶陽突然提出的問題問住了。
的確如此,這其中似乎隱藏著一個巨大的漏洞,而這個漏洞隊員們之前居然習以為常,沒有察覺。
如果隊員們的到來,隻是因為趙啟不忍他們被天道抹殺,從而強行逆轉了時間長河才導致的,那就意味著他們從秦王口中聽到的主帥應該是李信才對。
可現在他們明確聽到秦王心中的最佳人選是王翦,那麼如果不是隊員們出現,是否到時候掛帥出征的真的會是王翦呢?
那麼城父之戰又是怎麼回事?到底是誰改變了這一切?
之前所有人都熟知的曆史,又因為什麼事情發生了改變?
這幾個問題在幾人心中不斷反複出現,漸漸地,幾人的臉色開始變得有些異樣。
很快,他們的目光再次落到了朱慶陽身上。此時,朱慶陽輕輕點了點頭:
“想明白了吧,後世我們所知道的曆史,是我們改變的曆史……”
赫然間,窗外再度傳來陣陣雷鳴之聲,似乎是因為隊員們明白了一件天道所禁忌的事情。
他們出現在秦朝是必然的,並且他們最終要將秦朝的曆史變成他們所熟知的那樣,才能真正完成秦王統一六國、成為千古一帝的結局。
這件事情讓隊員們都有些反應不過來。而朱慶陽此時拿出了先前鬼穀子送給他的竹簡。
在看到這行字之後,隊員們才真正開始明白什麼叫儘人事、聽天命。
“我們現在已經被秦王認定是天命之人,所以我們必須把這個角色扮演下去。首長費儘千辛萬苦把我們送來,是希望我們能找到根源。而我的直覺是,我們要找的根源跟我們要做的事情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