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拜師?(1 / 1)

推荐阅读:

李餘看著這些胡亂吹捧的,最終也隻能無奈的歎了口氣。

蔡邕抄的是李餘編撰的義務教育的各科書籍,這些玩意這本來就是李餘在係統沒有到的時候,準備用來換富貴的。

畢竟沒有辦法回去的話,活的好點也不錯。

沒想到後來係統來了,在得知自己可以回去之後,就再也不敢拿出來了,然而家中就那麼大個地,根本沒有辦法藏完。

要不是李餘是守宮令,掌管筆墨紙硯,即便是想要寫這些,也沒有足夠的竹簡來寫。

李餘也不想拿去丟了,畢竟寫了這麼久。

而且畢竟來一趟給這裡留下一些東西,能夠讓曆史進程加快一些倒也不錯。

於是李餘隻能將正冊放在家中,然後把注釋藏在床底。

正冊是可以隨便看的,畢竟這是近兩千年後的東西,很多東西沒有注釋是根本看不明白的,隻需要將注釋藏好。

其他人即便是把正冊拿走了,也沒有辦法得知其中的內容。

卻沒想到這一次洛陽大火,竟然被這些人給搬出來了。

搬出來了也就罷了,連注釋都被翻出來了,這才是大事。

李餘顫抖的問道。

“你們將所有的東西都搬出來了?”

徐庶看著李餘如此激動不由得心中感歎,先生果然大義。

這些東西是先生一筆一劃寫出來的,對於這些東西先生比誰都看重。

但自從醒來之後,到現在卻是一個字都沒有提過,想必是怕自己愧疚,如今見書冊完好無損,這才麵露激動之色。

先生他真的,我哭死。

徐庶點了點頭道。

“先生安心,已經全都救出來了。”

蔡邕拿起一卷書簡遞給李餘,讓李餘觀看。

“且我們都已經將其整理成冊,謄抄百餘卷了。”

洛陽之中識字的人本來就不少,在聽說李餘所著之書後,所有人都想著過來謄抄。

起初陳宮還有顧慮,但蔡邕卻說,先生連我都能舍身相救,為何會不願傳下此等大學問?

然後陳宮他們一想,是啊,李餘連蔡邕這種董卓的人都能舍命相救,怎麼可能會不願傳播自己的學問。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你寫書讓人發表的話,不是人家書商給你錢,而是你給人家錢。

而如今這些人自願為李餘揚名,這在陳宮徐庶等人眼裡是好事。

在李餘昏迷的這些天裡,他們一邊謄抄,一邊研究其中的學問。

他們發現李餘將這些書冊分為幾大類,每一大類之中又包含數十乃至數百個小類。

每一類都環環相扣,而幾大類之間又有緊密聯係,就比如說數學與物理還有化學這幾冊。

這些東西深奧至極,想要搞明白後麵的一道簡單題目,就要將前麵的東西全部學會。

沒有數年苦功根本沒有辦法鑽研清楚,他們越是觀看越是感覺到了深奧玄妙。

李餘在他們的眼中,已經是如同聖人再世一般的人物,這些的東西除了生而知之者,沒有其他的辦法來解釋。

他們哪裡知道,這些東西是後世的義務教育書冊,這東西本來就是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這是幾代人所研究出來的東西,根本不是個人的智慧所能想明白的。

如今見李餘如此高興,也都為李餘感到開心。

李餘看著一屋子的人都在說奉承話,良久之後也就隻能算了。

反正本來就是準備留給他們的,現在隻是早一點給他們罷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一邊安慰著自己,一邊走出房門,李餘怕再待在這裡會把自己氣死。

對了,把自己氣死算是自殺還是他殺?

見李餘離去,眾人呆了片刻,不知道李餘這是什麼意思,轉頭看向徐庶。

這裡就徐庶猜李餘的心思猜得準,但張遼卻先開口了。

“你們放手施為吧,先生方才與我一番交談醍醐灌頂,百姓之智亦有,隻是未開,如今所為,皆乃先生之意。”

眾人聽了之後恍然大悟,紛紛稱讚李餘之智如同煌煌大日,久看不覺,然至落日之時,方才覺察先生之智照耀世間。

從房間之中走出之後,看著天邊的太陽,現在隻能看樊稠的了。

加油啊!拿大刀的!

李餘在洛陽城中沿著街道閒逛,一路上所遇之人,皆向李餘行禮。

李餘一一回禮之後,來到了皇宮之前,皇宮已經被燒毀的不成樣子。

但門前卻還有侍衛站著,看來劉辯與何太後應該還在皇宮之中。

侍衛見李餘來了,趕忙入殿通報,其實也不用通報,李餘都看見了在皇宮廢墟之中的何太後了。

在何太後身邊則是跟著劉辯,劉辯這傻孩子本來就輕佻不夠穩重。

這也是為什麼漢靈帝將皇位交給劉辯的時候,有些猶豫的原因。

但不得不說漢靈帝確實是個聰明人,宮內的十常侍是何太後掌管,宮外的大軍是何進掌管,除了何進之外就是何苗了。

這權勢最大的幾個人都跟劉辯有關係,隻有劉辯上位,他們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但漢靈帝死活也想不到,他給劉辯留的這些班底,竟然自己起內訌了,

先是被袁紹他們帶兵入宮嚇了一通,然後落入董卓手中,現在又被大火一燒,似乎顯得更加的呆了。

見到李餘來了,何太後趕忙上前,劉辯這才跟著何太後,唯唯諾諾的來到了李餘麵前。

李餘朝著劉辯行了一禮,劉辯趕忙給李餘回禮,何太後這才開口道。

“少府昏迷數日,如今身體可好?”

李餘點了點頭道。

“倒是無礙。”

何太後與李餘一番寒暄之後。

“先生觀天子如何?”

李餘有些奇怪的看了何太後一眼,好端端的問他這個乾什麼?何太後也想廢帝了?何太後還有一個私生子?

“天子年幼,才能不彰,假以時日,必成明主。”

何太後卻是歎了口氣,劉辯什麼模樣他太清楚不過了。

如今局勢艱險,如果不給劉辯找一個靠山,局勢危機之時又該如何?

“先生,天子欲拜先生為師,不知可否?”

李餘奇怪的看了何太後一眼,但隨即就反應了過來。

這何太後不是真的要李餘教劉辯什麼,而是將李餘綁在劉辯的身邊,這才有這個提議。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