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紅樓之挽天傾 >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南安太妃:……隨便扒拉一個,總能換回燁兒!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南安太妃:……隨便扒拉一個,總能換回燁兒!(1 / 1)

推荐阅读:

大明宮,含元殿

隨著刑部尚書趙默出班陳奏,殿中群臣也相繼出班,向著崇平帝陳奏出兵之弊端。

從內閣六部到科道言官,可謂反對如潮。

理由無非是大漢方經大敗,不宜再如此勞民傷財,窮兵黷武,如果再釀成一場大敗,社稷動蕩就在眼前。

當然也不是沒有保持沉默的文臣,如工部尚書趙翼眉頭緊皺,麵上若有所思。

而軍機處眾人以兵部侍郎施傑為首,則是立在原地不動,好像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

如果是旁人來提出兵,軍機處可能全班反對,但現在是先前料定南安郡王必定大敗的衛國公,如何反駁?

施傑反而覺得賈珩方才所言東虜與西北和碩特蒙古聯合一起,不無道理。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在於,衛國公領兵征討西北,能夠大獲全勝。

如果不能取得大勝,那真不如不出兵。

崇平帝看向內閣首輔韓癀,道:“韓卿,方才為何一言不發?”

自從科舉舞弊之案以後,這位內閣首輔就開始變得沉默寡言起來,或者說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態度謹慎。

韓癀被點名,麵色平靜地出得班列,說道:“聖上,微臣以為不宜再行出兵,當以休養生息最為穩妥,既然和碩特蒙古願與我朝罷兵言和,我朝應順水推舟,等國力積蓄之後,再作打算。”

至此,隨著內閣首輔韓癀的表態,除軍機處以外的文臣,不論是齊浙兩黨,幾乎九成九,都認為不可再派兵前往西北。

其實,如果沒有和碩特蒙古派使者求和,原本六神無主的漢廷文臣毫無爭議,必定讓賈珩領兵挽回西北危局。

現在和碩特蒙古已經答應不再進兵,那麼賈珩力挽狂瀾的作用性就被削弱。

崇平帝默然片刻,將目光投向魏王,問道:“魏王方才所言不出兵,遼東與西北將會兩相呼應,共圖大漢,可否向諸卿細言?”

魏王聞言,心頭劇震,隻覺一股難以言說的激動湧上心頭,麵頰微微泛起潮紅,整理著昨晚與鄧緯的談話,高聲說道:“兒臣還是以為,應當出兵西北,否則,和碩特蒙古勢大,又得女真為奧援,以後更難平定,尤其是此次西北兵敗,與女真存在莫大乾係,這次與其是青海之戰,不如說是漢虜之戰,遼東以西北牽製我朝。”

崇平帝將目光轉而投向那蟒服少年,沉聲問道:“子鈺以為如何?”

賈珩麵色微頓,說道:“回聖上,微臣以為不能與和碩特蒙古議和,應當發兵早定西北,我朝雖然經先前一場大敗,軍心士氣受得影響,但和碩特蒙古比之我朝,同樣為久疲之師,一旦和碩特蒙古渡過此難,我朝想要平定西北邊患,更為難上加難。”

這時,刑部侍郎岑惟山冷哼一聲,朗聲說道:“聖上,衛國公之言,微臣不敢苟同!我大漢已經敗過一場,如何還能再發大兵,前往西北,如今京營一場大敗,神京縞素滿城,家家嚎哭,如今還行此孤注一擲之舉,微臣以為殊為不智!”

此言一出,又是引起朝中眾文臣的附和。

賈珩冷笑道:“彼時,賈某請求領兵,反對賈某的就有你岑侍郎,支持南安等人領兵征西的同樣有你岑侍郎,可見爾全然不知兵事,當少言兵。”

岑惟山不由臉色一黑。

賈珩道:“聖上,微臣請求出兵征西。”

殿中群臣聞聽此言,心思各異。

衛國公不僅是在說岑惟山,也提到了他們,當初,支持南安郡王為主帥征西的臣子中就有在場的眾人。

不是,那衛國公如今言之鑿鑿,難道真的有打贏的希望?

崇平帝點了點頭,目光掃向下方一眾朝臣,沉聲道:“諸卿,和碩特蒙古要以南安換回女真在我神京的使臣,可見西北與遼東兩方來往密切,一旦將西北戰事遷延日久,遼東與西北約為盟友,東西呼應,彼時,局勢更為複雜。”

殿中群臣聞言,一時不語。

崇平帝安靜片刻,擲地有聲道:“朕決意聽賈子鈺所言,出兵西北!”

和碩特蒙古的議和之音,恰恰說明子鈺先前推斷一絲不差,和碩特蒙古正在征討藏地,他先前隻是錯用了南安等人。

殿中先是安靜半晌,而後議論不停。

但經過賈珩先前一通“翻舊賬”,已經很少有人再站出來反對,隻是暗暗搖頭,多數都不看好此次戰事。

韓癀眉頭緊皺,心頭不由湧起一股擔憂。

不僅是對再次大敗的擔憂,也有對賈珩大勝的擔憂。

崇平帝點了點頭,沉聲說道:“對於南安等人,可以女真使團向和碩特蒙古交換放歸。”

他現在要問問南安等人是怎麼帶兵的,導致十萬大軍一朝全軍覆沒。

此言一出,殿中群臣麵色就是微動,但卻無人出言。

或者說,此刻的大漢群臣已經為堅持二征西北的翁婿兩人,說不出話。

魏王見此,心頭也鬆了一口氣。

鄧先生果然說中了父皇的心思,至於此次出征是否能大獲全勝,毋庸置疑,平安州大捷和西北大敗,都能有力地證明了大漢兵事,唯衛國公一人可信用。

崇平帝憤然道:“至於和親一事,我大漢斷不能與虜寇媾和!”

殿中群臣麵色怔怔,默然以對。

崇平帝沉吟片刻,道:“內閣與軍機處擬旨,以衛國公賈珩為平西大元帥,節製西北諸鎮兵馬,主持一應征討和碩特蒙古事務,凡西北一應文武官員,皆可以天子劍先斬後奏!”

唯有如此,才能掃清子鈺領兵的障礙,以往的無數事實已經證明過。

施傑率先出班,朝著崇平帝拱手道:“微臣遵旨。”

而韓癀暗暗歎了一口氣,也出班領旨。

事已至此,隻能祈禱衛國公此次出兵能夠取得大勝。

賈珩也出班拱手領旨,心頭也有些無奈。

僅僅是和碩特蒙古求和,就讓文臣動搖,不得不說是頗為諷刺。

崇平帝而後將劍眉之下的沉靜目光投向魏王,麵色頓了片刻,說道:“魏王督軍押送糧秣,隨軍出征。”

先前陳澄既然能幫著征西大軍押送糧秣,魏王陳然前去押送糧秣,也不算突兀。

或者說,隨著崇平帝的身子骨兒出了問題,對諸藩的考察、委用也變得迫在眉睫起來。

魏王聞言,麵色先是一愣,旋即心頭大喜,出班奏道:“兒臣遵旨。”

“諸卿退朝吧。”崇平帝此刻也有些神思困倦,說道:“衛國公與魏王留下。”

魏王心神猛跳了下,深吸了一口氣,連忙平複下激動的心緒。

待眾臣出了含元殿,心思複雜,步伐沉重地來到廊簷之下。

說話間,群臣三三兩兩在漢白玉廣場上,忽而心頭一動,發現不知何時,抬頭之間,浩渺天穹之上密布的烏雲漸漸散去,太陽忽而自雲層中泄落下萬道金色日光,照耀在大地上,一道彩虹在東方天際現出,化作一道七彩虹橋。

原本麵色陰鬱的韓癀看向那道彩虹,白淨麵皮微動,心緒莫名。

或許衛國公持出兵之論是對的,不能讓西北虜患與遼東的建奴聯合在一起。

一場關於出兵西北的午朝結束,在崇平帝與賈珩的推動下,終於確定了出兵之事。

或者說,漢廷群臣一開始就沒有太多選擇,因為賈珩這位從南方奔赴神京力挽狂瀾的柱國之臣,緊接著提出了二征西北。

如果再不聽從其言,將來真的西北與遼東遙相呼應,誰來負責?

待群臣散朝之後,崇平帝喚著賈珩與魏王陳然,沿著回廊向後宮行去。

賈珩說道:“父皇,兒臣這次出兵以騎兵分幾路掠襲青海蒙古,如今正值和碩特蒙古遠征藏地,和碩特蒙古部眾僅僅七八萬人,剛剛經曆一場大戰,我大漢騎軍分兵繞襲蒙古部眾,對其不停放血,就可收前漢衛霍之功,而此行非兒臣以及京營騎將不可。”

崇平帝點了點頭,點了點頭說道:“打仗的事兒,子鈺來綢繆就好。”

這些事兒,他現在是不能再碰了,交給子鈺省心一些,還能保證大勝。

魏王也說道:“父皇,子鈺能征善戰,此去定然能馬到功成。”

崇平帝叮囑道:“你在後方操持糧秣供應,不可有著閃失。”

賈珩道:“父皇不必憂慮,父皇今日也見到,朝中文臣大多持和議之論,這恰恰是青海和碩特蒙古自知無力與我朝開戰。”

這就是隱隱在告訴崇平帝,我離了你在朝中根本站不住。

崇平帝歎了一口氣,道:“終究是朕先前將西北之事想的過於簡單了。”

賈珩道:“西北兵事,縱是用兩江之高仲平,乃至派援兵歸撫遠將軍金鉉調遣征西,都不會釀此大敗,惟獨南安其人急於立功,擁兵躁進,臣並非挾私怨之心攻訐,魏王也在此處,兒臣還是要說,南安其人如不總想著隱隱壓兒臣一頭,可能還不會遭逢此敗。”

魏王麵色一肅,說道:“衛國公係出一片公心,不用顧忌於我。”

賈珩:“……”

不是,這位魏王殿下已經到了這一步?簡直如同早期如同是他的舔狗一般的鹹寧。

崇平帝默然片刻,歎了一口氣。

所以他先前所想,以南安郡王在兵事之上製衡子鈺,或許出發點就是錯的?

南安等人,才具不足!

賈珩道:“父皇大可不必為西北邊事憂心,大凡古來聖皇,明君聖主,也並非每戰必勝,父皇不必為此自責,還望保重龍體。”

崇平帝沉吟片刻,心思就有些複雜莫名,說道:“子鈺所言甚是。”

事實上,在後世曆史上,康熙也吃過敗仗,哪怕是洪武一朝也都吃過敗仗,吃了敗仗並不可怕,關鍵是不能一蹶不振。

翁婿兩人說話之間來到後宮,時而有一雙雙庭前燕子繞梁而飛。

端容貴妃在一眾宮女的簇擁下,清聲道:“陛下,子鈺,你們回來了,然兒也在,你八弟這會兒剛從學堂過來,正說想找你玩兒呢。”

魏王麵帶微笑,說道:“見過容妃娘娘,八弟呢。”

賈珩也近前行了一禮,見過嶽母。

這時,一個衝齡幼童從不遠處跑將過來,伸出兩隻胳膊,笑著喚道:“魏王兄,姐夫,你們來了。”

魏王麵上見著真摯的笑意,道:“八弟。”

說著,近前而去,拉過陳澤的手,說道:“有幾天沒有見八弟了。”

端容貴妃清眸中帶著關切之色,說道:“陛下,臣妾去禦膳房煮了一些補益氣血的紅棗粥,陛下過去吃一點兒吧。”

畢竟是多年的夫妻感情,雖然端容貴妃平常無欲無求,但與崇平帝共同孕育了一兒一女還是有不少感情。

崇平帝點了點頭,說道:“難為容妃了。”

端容貴妃笑了笑,似嗔似惱說道:“陛下這是說的哪裡話?倒是顯得臣妾十指不沾陽春水一樣。”

麗人柔婉一笑,那張幽清、冷豔的臉蛋兒,眉梢眼角間的嫵媚氣韻無聲流溢,恍若冰山之上的一株豔冶紅蓮。

賈珩看了一眼,不敢多看,這次是真不敢多看。

崇平帝招呼說道:“子鈺,給朕說說,這次江南新政的困難與舉措,容妃,喚陳然和陳澤他們兄弟過來聽聽。”

賈珩點了點頭,瞥了一眼兄弟二人,隨著崇平帝進入福寧宮的前殿中。

殿中,崇平帝道:“子鈺,江南那邊兒查的常州府案子,究竟是何人所為?”

賈珩道:“工部尚書嚴茂,這幾天的卷宗應該連同奏疏已經一並遞送到京裡。”

崇平帝麵色微頓,沉聲說道:“朕先前讓子鈺嚴查此案背後的黨羽,子鈺可曾查過?”

賈珩道:“已經派人查過,倒是有了一些眉目,不過,如今經西北一事,江南卻不好再起波折了。”

這會兒,魏王也與陳澤坐在一旁,靜靜傾聽著兩人敘話。

崇平帝默然片刻,說道:“西北之事終究是阻礙了江南新政。”

當年在內書房之中策對,就是以大勝推進新政。

賈珩道:“父皇,西北之事不過是敵我矛盾,江南新政是內部矛盾,後者才是急不得的事情。”

崇平帝感慨說道:“是啊。”

這一切的根由就在於他心急,所以想著西北、江南都有所成就,偏偏派了南安去西北,子鈺去江南,結果一樣都沒有徹底辦成。

可以說,天子這段時間仍是不能釋懷,唯有西北大勝之後,大勝的喜悅才能衝淡這種自責。

魏王靜靜看著這翁婿相得的一幕,心頭也有些複雜莫名。

相比他這個皇後元子,子鈺這個外姓女婿才最得父皇的心意。

端容貴妃柔聲道:“陛下,先用藥粥吧。”

賈珩也勸道:“父皇,先用藥粥。”

在這一刻,竟有幾分一家幾口其樂融融的意味。

南安郡王府,萱堂之中——

南安太妃正在與王妃羅氏麵色焦慮地等待著消息,而這時,一個嬤嬤過來稟告說道:“太妃,外邊兒的消息打探到了。”

南安太妃正以一手撫著額頭,聞言,遽然坐直了身子,目中現著惶急之色,說道:“怎麼說?”

那嬤嬤說道:“聽說西北那邊兒派了議和的國書,說是一個是打下的土地歸番人,再一個是隻要與咱們朝廷和親,就能換回王爺。”

這個嬤嬤自然不是外間的文人,顯然將和親與交換人質兩樁事移花接木到了一起。

南安太妃聞言,麵色微頓,心頭一驚,喜道:“燁兒還活著?”

“太妃,聽說王爺和柳家郎君都是被番人生擒了,現在想要公侯或者宗室之女和親,人家就能放回王爺。”那嬤嬤道。

“真是神佛保佑,謝天謝地。”南安太妃口中不停念著佛號,連連說道。

柳芳之母孫氏在一旁麵帶慶幸之色,說道:“是啊。”

羅氏柳葉眉挑了挑,目光閃了閃,低聲道:“番人請求和親?”

南安太妃臉上見著輕快之色,低聲說道:“這顯然是番人知道我大漢地大物博,國力強大,知道單單憑借一次大勝不過是蚍蜉撼樹,現在就想給大漢言和。”

羅氏皺了皺眉,說道:“可這公侯之女,誰家有適齡的公侯?”

這時,那嬤嬤道:“太妃,聽說那衛國公還不願意,還說要領兵前往西北打一場。”

南安太妃聞言,白淨的麵皮跳了跳,忽而冷笑一聲,道:“那賈珩小兒就是想讓燁兒性命丟在西北,心腸真是歹毒至極!”

說著,對一旁的王妃羅氏說道:“公侯之女?那賈家不是公侯之家?賈家可是有不少青春芳齡的女孩兒,賈家四春都未曾婚配,隨便扒拉一個,總能換回燁兒!”

燁兒去了西北遭逢大敗,歸根到底還是那賈珩小兒帶走了紅夷大炮,這才讓燁兒在西北吃了一場敗仗。

南安太妃吩咐道:“來人,去榮國府。”

說著,在羅氏的陪同下,與柳芳之母孫氏等人,在一眾嬤嬤的簇擁下前往榮國府。

榮國府,榮慶堂

賈母正在坐在羅漢床上,兩側的繡墩上坐著王夫人、薛姨媽,以及邢夫人。

賈母道:“珩哥兒在朝堂上也不知如何了?這西北的戰事還打不打?”

在賈政離開榮國府前往宮中之時,賈母就知道今日的午朝正在商討著西北之事,也是前一段時間,南安太妃以及理國公府的太夫人孫氏等人的衝擊。

林之孝家的道:“老太太,二老爺從衙門回來了。”

說話之間,賈政進入榮慶堂,行禮之後,在賈母的詢問目光中,敘道:“母親,宮中的消息已經定下了,子鈺過幾天仍然發兵西北。”

賈母歎道:“這珩哥兒剛剛回來,又要去西北打仗,這真是一刻不停著。”

賈政麵上既有自豪,還有擔憂,說道:“現在朝中正是萬馬齊喑之時,唯有子鈺才能力挽狂瀾。”

想起含元殿中群臣反對,唯一人逆流而上,雖千萬人吾往矣!

薛姨媽笑了笑,道:“是啊,這朝堂上還是離不得珩哥兒的。”

想來等西北戰事回來,寶丫頭的婚事和誥命夫人也就有著落了。

就在賈家眾人敘話之時,一個嬤嬤進得廳堂,說道:“老太太,南安太妃家的來了。”

賈母皺了皺眉,旋即舒展開來,說道:“就說老身身子骨不大舒服。”

忽而一個,一個嬤嬤進入府中,急聲道:“南安太妃人已經闖進來了。”

此刻,南安太妃以及柳芳之母孫氏、石光珠之母郭氏帶著各自的兒媳婦,在一眾嬤嬤的簇擁下進入儀門外。

來勢洶洶,興師問罪。

賈母臉色就不大好看,說道:“不必攔著了,寶玉他娘,扶我去迎迎。”

這時,南安太妃已經與柳芳之母孫氏,石光珠之母郭氏領著人浩浩蕩蕩而來。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