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
第99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
回到家裡,剛放下東西,陳凡便跑到大隊部上班。
他剛進中院,就被張隊長叫住,“等一下先播兩條通知。”
“通知?”
陳凡好奇地接過來看了看,“哦,要挑堤了啊,還有水溝清淤。”
這個事前天黃老四家上梁的時候,楊隊長還說過,看來今天是公社下通知了。
張隊長點點頭,“今年不大搞,就簡單弄一下,包工到隊,隻要完成責任段河堤的修補,還有隊內水溝的清淤就行。”
頓了一下,又說道,“要注意提醒,做好防護準備,不能赤腳下水,更不許喝生水。”
這是預防血吸蟲的。
陳凡連連點頭,笑道,“您這通知上都寫著呢,放心,保證漏不了。”
張隊長哈哈笑了笑,揮揮手,“去吧。”
陳凡快步上樓,把廣播機打開,在話筒上拍了拍,外麵的大喇叭立刻發出悶響的聲音。
過了兩秒,陳凡才對著話筒念起了通知,“全體社員同誌請注意,全體社員同誌請注意,現在播報一則通知,接上級公社通知,……”
將通知念了兩遍,張隊長在院子裡聽著,確認無誤之後,便轉身進了辦公室,跟其他幾位一起商量這兩樣工作的章程。
其實也沒什麼好商量的,都是輕車熟駕,當陳凡念完通知之後,整個盧家灣生產大隊都動員起來。
檢查箢子、扁擔,修理鐵鍬、獨輪車,……
等四點鐘到了,陳凡打開收音機轉播縣廣播台,守了兩分鐘,沒發現有什麼問題,連書也不看了,直接溜到中院,想看看大隊部是怎麼搞指揮的。
結果剛到辦公室門口,就看見楊書記、張隊長、肖隊長、葉隊長四支老煙槍又在吞雲吐霧,聊著星期天去趕集的事。
陳凡頓時大跌眼鏡,說好的挑堤是很重要的工作呢?
正對著門口的葉隊長看到他,昂起頭問道,“小陳,有事?”
陳凡嘿嘿笑了笑,“沒事,就是想聽聽領導是怎麼安排挑堤工作。”
這又不是什麼秘密,何況作為隊裡的廣播員,絕對是最先知道消息的人之一,他便坦然直言。
楊書記卻不禁啞然失笑,噴著煙霧說道,“又不是挑大堤,還安排什麼。”
張隊長招招手,“進來坐。”
陳凡也不客套,直接就進門坐下。
他現在也看出來了,隻要工作做得好,你跟這幾位拍桌子都沒問題,可要是工作做不好,就彆怪他們提扁擔揍人。
愛憎分明呐!
還好,小陳同誌工作態度是良好的,工作質量是優秀的,如今全公社都知道盧家灣的廣播員比公社的廣播員還厲害,普通話標準不說,竟然還能維修廣播機,楊書記和張隊長也不管人家在背後裡罵他們走狗屎運,反正麵子上有光就行。
如此一來,對待陳凡的態度自然不一般。
況且閒著也是閒著,跟年輕人吹吹牛也不錯。
等陳凡坐下,張隊長才笑著說道,“這種兩三天就能乾完的小工程,基本上不用怎麼準備,甚至都不需要水利所的人過來劃河段,就按去年的標準,把一些地方填補一下,完了算工分、給補貼就行。
真正要做大準備的,那得是大工程,而且有些大工程提前一年就發通知,整個工程周邊的人都要出工出力,甚至還要根據人工情況,調動外地、包括外省人來參加,那種就不得了。”
陳凡頓時瞪大眼睛,“還要調動外省人?”
那種怕不是國家級工程?!
張隊長嘿嘿笑了笑,接著說道,“那可不。就拿這個挑堤來說,挑堤是最小的工程,真正大的工程,那都不叫挑堤,叫‘上河工’,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說,不僅僅是加固堤壩的事,還包括開挖河渠、水道清淤拓寬、修建水庫,一點也不誇張,那可真是千軍萬馬大會戰!”
趁著張隊長抽煙的時候,楊書記也加入進來,神采飛揚地說道,“你知道荊江分洪區不?”
陳凡眼珠微轉,輕輕搖頭,“不曉得。”
這個他真沒聽說過。
楊書記嘴巴一撇,“這都不曉得,我告訴你,荊江分洪工程是新中國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就在湖北的公安縣,比鼎鼎大名的十三陵水庫、紅旗渠還要早得多。
早在50年冬天的時候,李先生就親自批準並全程過問這項水利工程,念同誌負責主持,準備時間就用了一年半,52年初夏開工,1年時間完工,不僅改變了荊江地區水患頻發的狀況,還改善了整個長江中下遊的水利和航道安全,我們這裡現在水患比以前少得多,就是因為有了這個水利工程調節水位。”
陳凡滿臉驚訝,這個他還真不知道。
楊書記得意洋洋地翹起二郎腿,抽了一口煙,正準備說話。
然後就被旁邊的張隊長將話頭搶了回去,“就是這個荊江分洪區,當年搞建設的時候,除了老肖還在北邊打仗,我們幾個都去上過河工,那家夥,真是人山人海、紅旗招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陳凡眨眨眼,您老是不是串詞了?
張隊長見他似乎不信,當即臉色一板,“伱娃兒麼要以為我在吹牛,一點也不誇張,當時參加建設的總共有30萬大軍,其中10萬部隊,20萬民工,除了有幾隊女的當火頭軍燒飯,其他全都是18到45歲的壯勞力。
我們30萬人,就靠肩挑、手推,隻用了75天,就建成第一期主體工程。
當時30萬人吃喝拉撒都在河堤上,住的是草窩棚,吃的是大鍋飯,醒來就開乾,天黑就睡覺。乾活的時候高地上插紅旗,大喇叭放廣播,那白米、肥豬每天都往工地上送,可以敞開了肚皮吃。
30萬人背後還有30萬人,東北的鋼材、上海的機器、廣西的木材、宜昌的石頭都往工地上送,一天都沒耽誤過,所有人都乾勁十足,這就叫大工程。”
張隊長和楊書記憶往昔崢嶸歲月,陳凡聽得心馳神往。
可惜,他想象不出那種畫麵,隻記得建兩神山時,幾百台重型機器同時開工,一座小山被連夜鏟平,10幾天內先後建起兩座大型醫院。
也許兩者的效率和方式各不相同,但是那種一脈相承的精神,卻能清晰地感受得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