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副廠長,曹副廠長,難道同樣標準的發射係統,就沒法發射同樣技術標準、不同廠家的彈藥?”
謝威板著臉質問兩個廠帶頭的人,“當初的生產合同上,可是有著詳細的標準,所有加工產品必須按照工藝文件,圖紙要求生產!另外,我要求看到眼前這兩套發射係統的生產工藝文件、所有零部件從原材料的爐批號到各工序的流程卡、質量追蹤卡以及檢驗數據!”
“……”
無論是北方工業的人,還是102的人,臉色瞬間大變。
就是最核心的零部件,他們也拿不出來。
生產過程什麼情況,誰都知道。
“按照謝威同誌的要求做!發射係統跟火箭彈全部都是出口的,誰都不知道用哪一套發射係統發射哪一枚火箭彈。”
龍耀華開口了。
他開口了,即使不情願,102跟北方工業的人也都隻能按照要求,讓技術人員把已經裝填好的火箭彈從發射箱裡吊裝出來。
在吊裝的同時,範誌勇跟北方工業的副廠長曹兵兩人湊到一起,沒等他們商量出結果,謝威就再次開口:“換成我們的人去裝填,給他們每一枚編號!我們需要更詳實的數據。”
不等龍耀華等人同意,方鵬舉就示意他們帶來的操作人員上前。
這批技術操作人員是從部隊選拔的一批退伍軍人,也是為部隊遠火部隊組建準備的種子教官,其中好幾名都是從最早時候就跟著,全程參與了上次從東北黑土地到西北戈壁灘的環境測試跟實彈測試。
這一次涉及到的東西很多,不然伊拉克送到這邊培訓的種子教官也會參與進來。
發射係統跟火箭彈的尺寸差距大,會導致落點誤差增大,一旦伊拉克知道了,已經簽署好的合同非得出問題不說,連後續的銷售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報告,重新裝填完畢!”
半個小時後,試射場負責人再一次彙報。
“沿途雷達站所有雷達已開機,靶場也做好了接收準備。”
重新裝填滿火箭彈的兩套發射係統,已經待命。
“單發,目標距離80公裡,方位275……”
發射車後麵的發射箱在液壓驅動裝置下,開始快速抬升。
“發射!”
“轟~轟~”
兩門火箭炮,各自有一枚火箭彈彈開發射箱蓋,拖著長長的尾焰迅速向著導向管所指方向撲去。
留下的煙霧快速向著四周彌散。
由於這次是實彈測試,所有火箭彈都不帶遙測信號發射裝置,試射場跟靶場有著很遠的距離,各雷達站捕捉到的火箭彈飛行參數,需要整理後再彙總過來。
當時是無法得到結果的。
“目標140公裡,方位245……”
“轟~轟~”
每一次,都是兩套發射係統各自一枚火箭彈同時向共同的目標而去,這樣也能進行對比。
第一輪,每次都是單發。
而第二輪就不同。
“兩發齊射!目標……”
“轟轟轟轟~”
“兩發齊射……”
“四法齊射……”
“要是有一個營進行齊射,火力得多猛!短短十多秒時間就把上百發火箭彈砸到敵人的陣地上……”
不少部隊大佬覺得,隻有如此凶悍的火力,才能勉強緩解部隊對火力不足的恐懼。
“火力猛歸猛,彈藥消耗也大啊!要是在戰場上,齊射打了,補給都跟不上……彈藥運輸根本就跟不上消耗……還不如重炮呢!”
“要是按照賣給伊拉克的價格,就這麼短短一會兒的時間,兩門火箭炮就打出去兩百多萬……一個營,一次齊射1000多萬就沒了……”
“……”
聽到一個火箭炮營一次齊射就得上千萬,部隊的大佬們原本的興奮,瞬間消失。
火力猛歸猛,成本卻是奔著讓本就窮的部隊破產來的。
還能指望什麼?
一千萬,122毫米榴彈,都能生產20000發,這麼多的彈藥,可以讓一個炮兵團打到炮兵們胳膊都抬不起來。
來的都是跟裝備有關的大佬,雖然對這凶猛的火力很滿意,可對於高昂的成本跟龐大的後勤壓力,都覺得部隊不采購這150公裡射程的火箭炮是明智的決定。
如此的實彈射擊測試,彈藥消耗得很快。
僅僅半個多小時,32發火箭彈全部被兩門火箭彈打了出去。
“靶場那邊直升機已經出動,數據很快就會彙總到這邊。”
方鵬舉向龍耀華彙報。
龍耀華點頭,隨後說道,“這火箭炮火力是沒得說,彈藥不僅成本高,消耗對後勤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他之前就聽到彙報,陸軍方麵自然希望能給集團軍一級裝備上這種火力凶猛的遠程火箭炮。
可最終,因為成本跟彈藥消耗的問題,被陸軍裝備、總裝、總後以及總參等所有部門聯合否決。
“首長,這是遠程支援火力,任何一場戰爭,如果需要這種火力進行不斷齊射,仗已經沒有必要打下去了。”
謝威咧嘴笑著說道,“從設計之初,這款火箭炮就是為了遠程打擊敵人裝甲集群、部隊集結地、戰場指揮部甚至前線機場的,基本上一次齊射,就足夠……”
龍耀華一想,好像是這麼個道理。
“轟隆隆~”
遠處天空傳來了直升機發動機的轟鳴聲,很快,一個小黑點就越來越近。
“數據來了!”
一架軍綠色塗裝的直5很快就停在了試射場。
而102跟北方工業的人,臉上卻是越來越嚴肅,壓力越來越大。
西北戈壁冬日的寒冷比起此刻他們心中的冷意,都是溫暖的。
發射沒出問題。
可彈著點……
方鵬舉迅速跑過去,迫不及待地拿到了記錄數據的紙張,隨後快步跑向一旁的廂式車輛。
這裡麵,不僅有著學校專門開發的彈道計算機,還有一直在裡麵等著的謝柔。
“小謝,你先看看。”
此刻裹著厚重軍大衣窩在車廂一角的謝柔剛睡醒,打著哈欠接過了方鵬舉手裡的厚厚一迭記錄著32枚火箭彈飛行軌跡參數的資料。
“第一輪,編號17的火箭彈,落點誤差1700米,編號05的誤差780米……”
“怎麼可能這麼大的誤差!”
方鵬舉急了。
“上麵記錄的落點,理論落點我們之前就已經計算出來了的,彈道軌跡需要進一步計算才能確定。”
看到謝柔翻著白眼兒瞪自己,方教授急忙解釋:“我不是說你,你繼續。”
“第二輪……”
方鵬舉越聽越心驚。
打出去的32枚火箭彈,距離理論落點,最遠的達到了2376米的距離;在射擊精度範圍內的,僅僅隻有4發!
“要命了,這樣的火箭彈如果交付給伊拉克,咱們一輩子都彆想翻身啊!”
彈道軌跡沒出來,謝柔的計算能力,遠比計算機更靠譜,這是早就證實了的。
“差很多?”
謝威早就有心理準備。
要不然,也不會邀請這麼多部隊後勤係統的大佬來參觀實彈試射。
“你看吧。”
“吸~”
接過初步的結果,饒是有心理準備,謝威也是倒吸了一口涼氣,“怎麼差這麼多?在命中精度範圍內的隻有4發?”
“謝柔給的結果,更詳細的數據跟彈道軌跡正在計算,要一個小時後才能有結果。這可怎麼辦?如果不解決,到時候受影響的不隻是我們的火箭炮……”
方鵬舉咬牙說道,“真不知道他們怎麼生產的!”
“如果非要說,他們生產的導向管跟火箭彈的誤差可能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大……”
上百公裡射程,最大誤差將近2400米,看似差距很大,可這是沒有製導係統的火箭彈,不是導彈。
“怎麼?結果非常差?”
龍耀華見謝威臉色陰沉,開口問道。
謝威把初步的結果遞給了龍耀華,“首長,這就是沒有標準化的結果,兩個廠生產的發射係統,三個廠生產的彈藥。如果生產廠家再多一些,結果可能更差……”
“這就是你邀請我們來參觀實彈打靶的目的?”
龍耀華此刻算是明白了謝威的目的。
結果,實在是太讓人難堪了。
“對。首長,武器裝備生產的標準化,任何一個機械工業部都沒有辦法搞起來。北方工業屬於五機部……去年七機部出台的7905七專技術協議,隻是針對元器件……”
必須提前推動國軍標的製定跟推廣。即使等到84年再推出8406技術條件,同樣也隻是針對軍用元器件。
隻有國軍標推出,軍品生產才能真正地有標準,並且按照標準生產、執行。
目前正是最好的機會。
先推出,然後試用,等派到美國學習的技術骨乾回來,把美國人的經驗融合到一起,形成自己的軍用標準。
“說說你的具體想法。”
龍耀華也意識到了謝威說的問題的嚴重性,國內確實沒有進行過標準化。
基礎差,工業底子薄弱,甚至窮,在生產過程中,往往是隻要能修改利用的,都會改一改。
“由總參、總裝牽頭,製定軍用標準,然後下發到所有軍工廠,任何零部件的生產都必須嚴格按照製定的標準執行,生產過程中任何一道工序,隻要超差就報廢,不允許流入下一道工序……如果成品質量有問題,就不允許裝配……”
幾十年後,國軍標是遠比民用領域的國家標準更加苛嚴的標準。
超差,即報廢。
不管成本有多高,必須無條件報廢。
至於修改跟超差零件配合的零部件?
不行!
“一旦製定了標準,在一些高精尖的零部件生產中,成本怕是會超乎想象啊……”
龍耀華聽完後,並沒有點頭認可謝威的提議。
他負責裝備相關的工作,自然清楚目前全國各大軍工廠的技術水平,高精尖端的零部件,往往生產一個都需要很長時間,按照謝威這樣的提議,隻要不在標準公差範圍內,就報廢。
成本會上升到一個讓人無法接受的程度。
“短期內確實如此。如果沒有可以讓所有單位統一執行的標準,在後勤維護保養方麵的難題永遠無法解決……我們跟122廠合作生產麵包車,為了降低後勤維護人員培養成本,從一開始就要求零部件生產工廠必須按照我們提供的圖紙加工生產,在生產過程我們發現,不僅生產效率提升很多,車輛的性能也都保持一致。”
此刻,謝威直接用122廠的汽車生產說事。
汽車工業,是全世界最早推行流水線生產的,同樣也是最早開始搞標準化生產跟管理的,甚至現在的小鬼子為了控製生產質量,已經開始搞“5s”管理。
推動國家標準出台,太難。
先推動國軍標吧。
“32發,4枚命中……通過分析,全部是尺寸不一致導致,這點,我相信你們都沒有話說對吧?”
謝威嚴肅地看向102、北方工業等生產單位的負責人。
結果他們已經早知道了,連質量控製的流程卡、質量跟蹤卡都無法完整地拿出來,要沒問題,誰信?
“既然沒意見,目前所有的生產,全部暫停,各單位各自出20名有經驗的檢驗人員,相互派遣,按照我們提供的設計圖跟工藝流程圖,任何一個零部件超差,必須報廢;整體質量必須出具檢驗合格報告……學校將會派出檢驗人員對過程巡檢、零部件抽檢、成品根據檢驗合格報告抽檢,但凡檢查出不合格,整批報廢!做不到就請提出來,我們另外找廠家!”
謝威這話說得就非常不客氣了。
換成其他時候、其他場合,江山機械廠的人不會有意見,但是北方工業跟102的領導,怕是直接要掀桌子。
可當著一眾部隊領導在這裡,他們連頭都抬不起。
32發火箭彈,4發在精度範圍內命中目標,有兩發還是江山機械廠生產。
其他28發,都算不合格的。
他們能乾什麼?
可以想象,接下來整個後勤裝備係統會整頓質量了。
謝威並沒有在生產質量問題上說太多,具體的情況,已經擺在龍耀華等後勤裝備係統的領導麵前,如何解決,就是目前所麵臨的問題。
“交給部裡處理,另外,問部裡要一批有經驗的檢驗,組成巡檢團隊!”
麵對劉德寶的擔憂,謝威反而平靜。
隻要質量卡死,超差報廢,火箭彈落點精度差的問題瞬間就會解決。
又不是設計上的問題。
“問題是,我怕他們以這為借口,到時候拖著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