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再訂4000具穿甲型,2000具爆破殺傷型?”
艾哈默德一臉震驚地看著眼前的邁克爾。
對方雖然隻是一個少校,卻有著很大的權利。
“對!一個月內,所需資金將會打到你們的賬戶上,隻有一個要求,就是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供應上……”
邁克爾嚴肅地說道。
這是一個機會!
一個讓他快速升職加薪的機會。
1800刀一具的反坦克火箭筒,即使4000具,也不過720萬刀,不過4輛60a3坦克的價格。
向遊擊隊提供幾輛坦克,彆說能不能送到他們手裡,僅僅是這些坦克到了遊擊隊手裡,又能產生什麼作用?
還沒產生作用,怕是就被蘇聯人給圍剿了。
打完就扔的火箭筒,才是最適合遊擊隊,能最大限度帶給蘇聯人損失的東西!
“短時間內可能很難拿到……”
艾哈默德好一陣才從震驚中回過神來。
他們帶回來的樣品,全部提供給了cia,並且已經通過邊境的遊擊隊運到了帝國墳場內部,邁克爾親自負責此事。
剛回來就找自己,提出更大規模地采購,並且要求儘快到貨,充分說明這次的實戰測試效果非常理想。
理想得超乎想象。
“上千萬美刀的訂單,中國方麵會拒絕?”
邁克爾眉頭一挑。
艾哈默德頓時不知道如何回答,實際上,他們提供給cia的價格,是在中國價格的基礎上提升了50!
720萬刀的反坦克火箭筒,實際價格,隻有480萬刀,不足500萬呢。
能說麼?
不能。
“我們儘量爭取。少校,不知道這次測試的效果?”
艾哈默德怕說多了露餡,讓邁克爾知道他們提了價,果斷轉移了話題。
實戰效果如何,也不是什麼隱秘,尤其是對方需要巴基斯坦幫忙從中國購買武器裝備。
“非常好!大大超過了我們的預期……”
“這……”
當聽到用25枚反坦克型號摧毀了蘇軍15輛t72,其中有13輛都是直接炸飛了炮塔,整個人瞬間就被如此結果驚麻了。
······
“不能再等下去了,我們應該立即展開跟中國的合作……”
艾哈默德找到了國防部幾名高級軍官,一臉嚴肅地提出必須加快跟哈工大的合作。
一次性火箭筒,就是哈工大研發的!
中國的工業技術水平如何,先不論。
可哈工大的技術水平,絕對超過了他們的認知,甚至比起穆裡塔等人去參觀所見到的都還要先進!
誰會把壓箱底的技術向彆人展示?
尤其是中國這種文明傳承了5000年的!
“怎麼可能!即使是西方最先進的反坦克導彈,也很難達到這樣的摧毀效果!”
“中國怎麼可能設計出如此威力巨大的單兵火箭筒?”
“性能如此強悍,怎麼可能那麼便宜?”
軍方眾多高層,聽到說25發反坦克火箭筒直接摧毀15輛t72坦克,cia要求追加4000具反坦克訂單的時,紛紛炸了。
怎麼可能!
幾百萬刀購買的坦克,在一千多刀的火箭筒前麵,居然隻是靶子!
開玩笑呢!
什麼時候中國的軍工技術水平到了如此他們都不敢想的程度?
他們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對t72都有如此巨大的威脅,豈不是我們部隊隻需要要大規模采購,就能防禦隔壁阿三家的裝甲部隊了?”
質疑歸質疑,有軍方高層提出了想法。
“諸位,事實如此,要不然,cia也不可能會直接下這麼多訂單。當然,現在的戰果,跟蘇聯沒有防備有著很大的關係,等蘇聯人有了防備,要想再產生這樣的戰果就很難了……這種火箭筒的射程,終究還是太近了,而且需要在特定的地形上才能發揮巨大作用……如果是平原地區,坦克上的機槍都能讓這些火箭筒失去作用……”
艾哈默德將軍在一開始同樣吃驚。
甚至想過,從中國大規模采購,然後讓邊防部隊人手一具,甚至都可以不用配備坦克,一旦隔壁阿三敢仗著他們采購了先進的坦克入侵,用密集的筒子來教會他們裝甲部隊做人。
那也隻是想想。
火箭筒終究隻是火箭筒,如果真的能在戰場上一直都保持這樣的戰果,還研究什麼坦克?
隨著戰爭勢態的不斷發展、變化,目前的裝甲部隊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坦克對轟。
坦克部隊出動,往往伴隨著大量裝甲步兵。
裝甲步兵乾啥的?
不就是為了清理敵對方的步兵,解決步兵用單兵武器對坦克造成損失麼?
艾哈默德的話,讓眾多情緒高漲的大佬們冷靜了下來。
從印巴分治後,跟隔壁阿三做了好幾場,雖說戰爭烈度比不得二戰時期,可各種先進武器裝備在戰爭中的作用,認識得還是非常清楚的。
要不然隔壁阿三為啥都是竭儘全力想要搞到世界上各種最先進的武器?
巴基斯坦雖然窮,可也沒放棄對先進戰機、坦克、重炮等的追求。
“哈工大提供的坦克方案,諸位都已經了解,雖然我們需要支付8000萬刀,相對來說,卻已經非常廉價……根據情報,隔壁從蘇聯采購的t72坦克,一開始每輛價格280萬刀,按照這個價格算,8000萬刀隻能裝備一個營……”
之前艾哈默德對跟哈工大的合作並不是太過支持。
可現在嘛……
“8000萬刀,讓我們擁有先進坦克的基礎,我覺得非常值得!”
“不是說他們也有先進戰機?目前空軍的戰機已經老舊,隔壁跟蘇聯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很可能從蘇聯拿到大量更先進的戰機……”
“或許可以以坦克項目為模板,探尋跟中國方麵更大規模的新合作模式……”
在火箭筒帶來驚人戰果的情況下,巴基斯坦軍方就哈工大合作開發坦克一事,很快就達成了一致。
於是,剛剛回國不久的艾哈默德將軍,再次帶隊前往中國。
不同於之前,這次團隊中,還有幾名裝甲部隊的校官。
同樣,選拔派遣到哈工大留學的人員,隨著軍方介入,大部分都是從部隊選派,隻有少量從剛建立的白沙瓦工程與技術大學等高校選拔。
甚至選拔標準是即將畢業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等。
巴基斯坦的教育水平,終究比不得中國,基礎要是太差,每個人每年3000刀的費用,就浪費了。
······
“你們克格勃是乾什麼吃的?為什麼這麼重要的情報,一點線索都沒有?弗朗斯基上校,請你告訴我,我們裝甲部隊如何行動?”
喀布爾。
蘇軍前線作戰指揮部。
瓦連尼科夫大將臉色陰沉得快要滴出水來。
他手下第一大將科列斯尼科夫這位從坦克修理工起步的裝甲部隊指揮官臉色難看地盯著克格勃負責人弗朗斯基。
“將軍,下塔吉爾設計局與烏拉爾機械廠的工程技術團隊正在前來的路上,究竟是坦克本身問題,還是這款新式武器性能太先進,尚未有定論……”
弗朗斯基好整以暇地說道。
這款西方通過巴基斯坦提供給遊擊隊的反坦克火箭筒,在這之前一點情報都沒有,是整個克格勃的嚴重失誤。
那是克格勃總部的問題。
“這些火箭筒從哪裡來?具體什麼性能?遊擊隊手裡究竟有多少?沒有這些情報,我們的裝甲部隊如何單獨行動?”
科列斯尼科夫終於忍不住了。
都這時候了,該死的特務頭子居然還在推卸責任。
一點都不覺得他們沒有情報,讓部隊損失慘重有問題?
“我們正在調查……隻要裝甲部隊在行動時保持警戒,不讓遊擊隊靠得太近,應該沒什麼問題……”
對此,弗朗斯基並不在意,“對方手裡的,僅僅隻是單兵火箭筒,射程也不過300米,沒有經過嚴格培訓的遊擊隊,在更遠距離上,很難瞄準……”
說到底,克格勃認為這是短時間占領阿富汗後,蘇軍太過驕傲,大意輕敵才造成的。
一隻幾百人的遊擊隊,隱藏在山區,指揮官居然不是先派特種部隊前去偵查情報,反而安排裝甲部隊大搖大擺向著目標區域行進……
扯皮,一直都在。
加其山穀兩次小小的伏擊,卻讓整個入侵阿富汗的蘇軍部隊軍事行動開始縮小規模。
在沒有搞清楚情報之前,誰都不知道西方究竟給遊擊隊搞了多少這種火箭筒。
而現在遊擊隊盤踞的區域,大多數都是地勢複雜的山區。
“另外,我們也需要獲得這些火箭筒樣品,提供給國內的坦克設計局,如果我們正在研製的坦克無法抗住這種火箭筒的攻擊,最新的坦克,必須更改設計!”
弗朗斯基在眾多將軍沉默的時候,告訴了他們,自己有更重要的任務。
拿到這種新出現的火箭筒樣品。
然後送回國內測試最先進的坦克裝甲!
要不然,下塔吉爾設計局不會第一時間派出工程技術團隊前來阿富汗。
······
美國。
國防部。
“這不可能!中國什麼時候能有如此先進的技術了?”
“連我們都無法搞出能輕易打爆蘇聯坦克的導彈,什麼時候中國人的火箭筒更厲害了?”
“怎麼可能才1800刀的價格?”
對於cia傳回來的情報,國防部極其重視。
蘇軍扛著125毫米坦克炮的t72坦克,對整個西方世界來說,都是非常大的威脅。
60巴頓坦克之所以不停地改進,就為了能正麵抗衡蘇聯人的鋼鐵洪流。
即使60a3已經搞出來,整個西方評估認為,依然沒法跟蘇聯人的坦克比威力,所以才有了國防部準備大規模采購1坦克換裝。
現在卻告訴他們,一款來自中國的廉價火箭筒,一發就能打爆t72!
如何能接受?
“現在擺在我們麵前的不是去質疑中國人為什麼搞出了如此大威力的反坦克火箭筒,蘇聯人的裝甲部隊,是整個世界的噩夢,更不要說他們在邊境上擺放了上百萬的大軍……中國人的工業基礎差,技術落後,坦克沒法跟蘇聯人裝甲部隊抗衡,集中全力搞一款能威脅到蘇軍先進坦克的火箭筒,也不是什麼問題……”
一名上將嚴肅的話,打斷了眾人的各種質疑。
二戰的經驗,讓全世界都清楚,能對付坦克部隊的,也就隻有坦克部隊。
反坦克炮什麼的,威力再大,也沒法全殲敵人的坦克部隊。
終究還是要靠著坦克對轟,或是戰機空中轟炸。
坦克被稱為陸戰之王,可不是蓋的。
但是,能對先進坦克造成巨大威脅的單兵火箭筒,放在擅長遊擊作戰的隊伍手中,所能產生的作用……
“對方能搞出威力如此巨大的單兵火箭筒,改一改,用在坦克穿甲彈上……”
“吸~”
這話一出,整個會議室裡眾多軍方高層全部倒吸涼氣。
隻是80毫米的穿甲火箭彈,就有如此強悍的破甲威力,要是改成坦克用的穿甲彈,口徑增加到105毫米甚至125毫米,那威力……
“所以,必須儘快搞一批樣品,對1坦克進行測試,如果1坦克裝甲無法防禦……”
開口的上將沒有繼續說下去。
他的潛台詞,所有人都清楚了。
要是1也扛不住這樣的火箭筒攻擊,那麼,在去年開始投產的坦克,就必須停下來,得改到能防住更大穿透力的穿甲彈的情況下,才能繼續生產。
這就意味著,部隊列裝1坦克的時間必須向後推遲!
克萊斯勒公司接到消息後,總部在短短時間接連召開了多次會議。
質疑。
震驚。
在得到cia確切情報後,同樣意識了這種新出現的一次性火箭筒對1坦克項目的威脅。
原本x1項目跟豹2競爭時,本就表現差一些,還是克萊斯勒動用了一些手段,加上美國軍方並不願意自己主戰坦克使用手下小弟製造的,才讓x1項目在競爭中勝出。
如果讓德國人知道一款火箭筒都能打爆1坦克,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國防部已經要求1暫停生產……必須搞到這種火箭筒的生產技術!”
很快,克萊斯勒公司就做出了決定。
他們需要通過技術對坦克炮使用的穿甲彈進行改造,然後再評估,以此來確定1坦克裝甲如何改進,要改進到什麼程度……
隻是防住80毫米的穿甲火箭彈的坦克裝甲,一旦上了戰場,後果不是克萊斯勒公司能承受的。
也不是美國國防部能承受得了的。
······
對於一次性火箭筒在戰場上獲得的戰果,以及對美國、蘇聯軍方造成的影響,所有心思都在程控交換機跟新坦克總體方案論證上的謝威,並不知道。
隨著祝老總等人到達,學校的三代坦克項目框架很快搭起。
謝威本來想著,把大體方案拿出來,方向指明,然後由這些大佬們自己去搞。
可當總體方案討論時候才發現,一切都是他想得太過理想:不管祝老總還是曹首席,都沒有放過他的意思。
總體方案,需要先把各個前置技術方案搞清楚才能拿出來。
跟巴基斯坦的合作尚未達成,項目自然沒法啟動。
而前期的經費,就隻能再挪用校企辦的經費先墊著。
“唉!早知道就等跟巴基斯坦簽訂合同再去找他們啊……”
剛跟曹首席討論了複合裝甲的謝威,疲憊不堪的謝威回到土木樓的辦公室,揉著腦袋。
累!
眼看已經進入八月。
新一級的學生即將到校,甚至巴基斯坦的留學生也即將到學校,即將進入大三的謝威是一絲輕鬆都沒感覺到。
“學校讓咱們班上的選拔一批同學給大一新生上課……班長,這事情你怎麼考慮的?”
謝威的疲憊,莫靈羽一直都看在眼裡。
除了力所能及的,她並不能幫謝威分擔多少。
能做的,就是幫謝威揉揉腦袋、按按肩膀。
“這事情,該是輔導員的事兒啊!老羅是教導處主任呢,他安排更加合適!”
一說到羅陽,謝威就無語。
作為輔導員,除了幫著第一屆實驗班的學生搞後勤、大多數時候,羅陽都把事情丟給謝威這個班長。
要不是莫靈羽這個副班長能乾,謝威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會累死。
在學校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安排大三成績優異的學生給大一的學弟學妹們上基礎課或是基礎專業課,屬於常規操作。
這種事情自然應該導員負責,而不是謝威這個班長。
“班上有十多名同學離開了……今年學校不僅擴招了數百人,還新增了好幾個專業……羅導希望你能抽空幫著給80級實驗班上微積分跟高能物理……”
“啥玩意兒?”
謝威陡然坐直,“他是看我太閒了吧?”
謝威徹底無語了。
難怪羅陽不來找自己,而是讓莫靈羽跟自己說呢。
“兩位梁教授也沒跟我提過啊!”
看著莫靈羽,謝威不解地問道。
實驗班的高能物理是梁紅斌在上;微積分是梁紅玲在上。
反正超豪華的師資力量,一直都是實驗班的傳統。
謝威無法明白為什麼讓自己去給實驗班代課。
哪怕對於實驗班來說,這些都是基礎課程。
“不知道……”
莫靈羽搖頭。
對於學校希望安排謝威給新一級的實驗班上課,莫靈羽根本不覺得有任何問題:就因為謝威存在,78級實驗班經過一輪擴招,從前麵兩屆老生選拔,湊齊了40名學生,從唐龍開始,“消失”得越來越快。
到目前,算上謝威跟莫靈羽,也隻剩下22人留在學校。
人是走了。
教材學校會給學生安排上,甚至期末的時候,各科卷子也會寄給他們……
這就意味著離開的人不隻是要乾相關的研究工作,學校的課程,一點都不能少……
“那就不管!我沒空。”
謝威說道,“你不用管這事兒,等老羅來找我!”
開玩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