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不從聖 > 第1136章 佛門的態度

第1136章 佛門的態度(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如果說在這個世上真正有什麼是足夠震撼的,是足夠讓所有人真正為之動容,並且必須要尊敬的,那毫無疑問,一定是從幾不可敵的六境存在口中表達出來的態度。

純陽宗掌教先前還在盤膝坐著,此刻的麵色卻陡然一變,變得尤其複雜,好似是吃驚中又帶著些類似於興奮的欣喜,然後立刻起身站立,並且對著九天之上微微躬身行禮,表示尊敬。

他不是唯一一個,隻是一個開始,因為在場數百勢力,千餘位大修行者,算上一同參與的門內世族子弟,總共數千人,在意識到開口說話之人乃是妖皇之後,都立刻端正姿態做出了同樣的動作。

他們的臉上都帶著根本掩飾不住的震驚,因為在這一刻之前,誰也不知道妖皇竟然來了天山門!

要知道,自從聖朝邀請會談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各方勢力都或多或少有各種各樣的傳言流傳出來,唯獨妖國自始至終沉默的像是在這個世上消失了一樣。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妖國不會參與進來,都默認妖國一定秉持著不理會或反對態度的時候,妖皇卻在這時候忽然開口了。

就在儒山表示讚同之後,就在聖朝一方還需要更強有力的幫手,去說服也好,去壓製也好,妖皇恰好在這個時候開了口。

這算是很強有力的支持,算是聖朝一方對所有反對者揮出的一記強有力的反擊,讓剩下三分之一還處於中立搖擺不定的勢力,開始有了傾向。

那些虛無裡變換的顏色,那些彌漫天山各處對峙的矛盾,好似在這一瞬後都歸於了平靜。

那些先前還涇渭分明,氣息碰撞火花四濺的雙方,在這時候都不敢再開口,也不能再開口。

麵對六境,這是每一位修道者必須要拿出來的敬意。

隻是和支持讚同聖朝的諸多勢力臉上笑容有所不同的是,那些站在北海和異教身後,選擇反對的勢力,這一刻麵色都是略有些不太自然。

妖皇竟然親自來了!

妖國竟然選擇支持聖朝,與宿敵站在了同一個立場上!

哪怕是在這簡單一句讚同的話音落下之後就再度恢複了沉寂,可在場所有人都很清楚,這位妖國的六境帝王,現如今就站在蒼穹之上的某一處,低頭俯瞰著他們。

琉璃宮長老的心臟在狂跳,他一點都沒有先前表達反對時候的有恃無恐,反而變得和軒轅一樣,儘量將自己縮成一隻鵪鶉,希望如此能夠不引起妖皇的注意。

第(1/3)頁

第(2/3)頁

世人皆知,妖國與北海的理念不合,這種不合發展到了分裂,對立,死敵的程度。

所以這位妖皇,對於北海是絕對沒有什麼好感的。

餘光瞥著臉色陰晴不定的雪龍女子,這位北海的代表罕見的生出了一種複雜的情緒,類似於畏懼,又類似於臣服。

六境存在的妖皇,對於妖族本就有著絕對意義上的壓製。

縱然是大修行者,並且遵從北海之主的雪龍一族,麵對妖皇竟也膽怯的說不出話。

那麼現在該如何?

回音穀掌教在小心翼翼等待了片刻後,確定妖皇的確沒有打算再開口的跡象後,便壓下了心中的震驚和不安,將目光放到了佛門幾位僧人的身上。

試探著開口詢問:“不知,佛門對這件事的態度如何?”

他的確是壯著膽子才問出這句話的,虞蘇雖然很強,畫聖雖然很強,乃至於道子同樣強大,可畢竟都還隻是第五境,大家處在同一個境界,雖有差距,但這種差距不足以令他閉口,不足以讓他忐忑緊張到擔憂自己生死的程度。

六境則不同。

意味著絕對強大,絕對威嚴,絕對權柄。

即便心裡清楚在今天這樣的場合妖皇大概率是不會做什麼的,如六境這樣的存在也不屑對他們做什麼,可畏懼,依然存在。

他的話,問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甚至包括儒山。

在妖皇開口之前,在畫聖對極寒之地崩滅觀點詮釋之後,儒山,天山門,純陽宗,乃至於北海與回音穀這樣的反對者,都認為佛門會表明態度。

畢竟這些天來,佛門始終和儒山走得很近。

第(2/3)頁

第(3/3)頁

但佛門,卻在這時候沉默了下來,在不該沉默的時候沉默。

神遊天外,兩位菩薩的念頭已經不在此處。

歐陽梨花也是站在虞蘇身後,他臉上沒什麼擔憂,或者說從始至終他對這場會談都並不在意,就隻是好整以暇的看著,無論天下人反對也好,讚同也好,聖朝對李子冀的支持都要繼續下去。

他早已經做好了殺很多人的準備,哪怕這位小劍仙其實並不太想殺很多人。

隻是現如今他覺得很有意思,因為佛門的態度這些年來一直在變,在開始的積沙寺後與聖朝關係出現裂痕,但與李子冀私交不錯。

後來又發生了佛主驚鴻一瞥的事情,導致佛門與李子冀之間的交情急轉直下,焚香節後方才有所緩和。

在這種情況下,佛主後又邀請李子冀前往普陀山參禪,幫助李子冀踏足第五境,卻又在李子冀參禪的過程中出現在長安城對抗聖皇。

可以說,相較於其他的勢力來講,佛門的態度似乎一直都是在不停變化的。

包括現在,最初表示讚同,但剛剛又在最需要佛門表明態度的時候選擇了沉默,歐陽梨花眼裡帶著玩味,覺得實在看不明白。

罰惡菩薩回過了神,他微微分開的雙手重新合十,腦後佛環從明暗交替的不穩恢複了穩定,然後意識到了先前發生了什麼,臉上頓時生出慚愧自責之色。

“貧僧憂慮佛子,以至於一時失神,還望見諒。”

他先是對著虞蘇以及畫聖做出解釋,臉上的慚愧也帶著些擔憂。

一旁的阿難菩薩雖然麵色平靜,可不難看出,他先前失神的原因也是和罰惡菩薩相同的。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