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聲音聽上去帶著些虛弱,又有些冷,讓剛剛才稍緩下來的氛圍和心思,再度隨著這句反對提了起來。
天山上下,數千人的情緒不停地隨著各個勢力的一句句表態而起伏不定,他們看向了雪龍女子,身上的劍傷還沒恢複,但站在那裡依然讓人不敢生出半點小覷的心思。
因為她代表著北海。
北海的態度是早就公開的,甚至都不需要公開,每個人對此都心知肚明,北海一定會反對,可知道是一回事,此刻聽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當雪龍女子當著天下人的麵前真正從口中說出反對這兩個字的時候,那其中所代表的沉重和意義方才真正被意識到。
......
......
總有人要反對的。
正如總會有人讚同。
隻是礙於道門,礙於聖朝,反對的聲音現如今隻能沉默在心裡,所以雪龍女子的開口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僅是為了挑起此刻的不安氛圍,還因為隻有北海先開口,其他勢力才能找到倚仗,進而鬆一口氣。
就比如現在。
當雪龍女子話音落下之後,能明顯看到天山上不少勢力緊皺的眉頭和閃爍的目光,舒緩了不少。
漸漸的,數百勢力儼然有了漸漸清晰的界限。
能聽見呼吸聲,淩亂沉重,卻並不知道具體是誰發出來的,因為幾乎所有人的呼吸都在變得沉重。
天山上時不時有一朵花,或者一根草莫名破碎,又或是一片葉子在飄落的過程中倏地化作飛灰,那是因為承受了某位大修行者心神失守之下下意識溢散出來的氣息而導致的結果。
在今天這樣的日子裡,就算是大修行者,其實也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
也許過往十幾年裡,心神發生波動的次數加在一起,都比不上今天一天。
如何談得攏?
同時還有人心裡時不時閃過類似這樣的問題,看著表示反對和讚同的勢力涇渭分明,他們這些站在中立,還沒有想好,又或者說怎樣其實都能接受的勢力,便在想著,或者說擔心這樣的問題。
北海和道門站在對立麵,尤其是北海這當之無愧的龐然大物,如今公開表示反對,今天這場會談將會如何收場?
第(1/3)頁
第(2/3)頁
他們擔憂的看著虞蘇,想要知道這位聖朝新皇打算如何解決。
虞蘇在看著雪龍女子。
用看來形容也許不合適,但他的確在看,就好像目光如實質落在了雪龍女子的身上。
沒有憤怒,沒有冷漠,就如一開始走出樹影下的平靜。
這種平靜像是某種包容,並非是對錯誤的容忍,而是站在更高層次去包容所見所聽聞的一切。
這種虛無的注視,讓雪龍女子的心跳,都為之停頓了下來,直到數個呼吸後略微僵硬的身軀方才恢複如初,也許是先前歐陽梨花那一劍讓她清醒過來,也許是此時此刻虞蘇所注視過去的壓力太過沉重,這位一開始還試圖以諸如輕蔑和驕傲的姿態示人的北海雪龍女子,神態,竟變得謙卑下來。
“在來之前,少君做了很多的考量,十二宮全都參與進來,一致認為聖朝的要求很難達成,空中樓閣固然美好,卻終究是不切實際的東西,而且,這次輪回剩下的時間,的確太短,北海不想承擔風險。”
北海並非是既得利益者,歸根結底,世界是否恢複完美對於北海都沒什麼影響。
雪龍女子說話的聲音中帶著尊敬,像是在解釋著北海為何要選擇反對的原因,隻是任誰都能夠聽得出,也看得出,眼下這份尊敬背後,所隱藏的輕蔑和堅決。
這是北海不容置疑的態度。
哪怕現在雪龍女子表現得足夠謙卑,可那又如何?
在無法改變決定的前提下,這種謙卑,看上去甚至有些刺眼。
“琉璃宮反對。”
許多人思量間,又有反對的聲音陸續響起。
“回音穀反對。”
“玉蘭關反對。”
“長生門反對。”
“王家反對。”
北海足夠強,所以在其率先開口表示反對之後,無疑給那些從不想冒險讚同的勢力很大底氣,這些反對的聲音就像是響鼓,一聲聲的敲擊在所有人的心頭。
在場的沒有小孩子,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普通人。
第(2/3)頁
第(3/3)頁
之所以心緒一直波動不停,當然不僅僅是因為那一聲聲的讚同或反對,而是讚同或反對背後所意義的東西。
那不僅決定著從今往後的天下將走向何處,也決定著自己一方勢力日後的興衰存亡。
存亡或許不至於,但興衰一定會有很大影響。
“儒山讚同。”
畫聖的聲音忽然響起,在一片反對聲中顯得格格不入,也壓下了那因為強烈反對而對各方勢力帶來的莫名焦躁,那語氣聽上去滿是輕鬆,好似一點都沒有因為這抉擇之後所麵臨的種種而感到什麼壓力。
許多人心頭一凜。
這是第五個正式表明態度的大修行勢力。
繼聖朝,道門,異教,北海之後,儒山在一片反對聲中開了口。
讓諸如琉璃宗長老,回音穀掌教等人放下的心,又猛地跳動了起來。
人性就是如此的,自己想要做出一個選擇,卻又擔心無人跟隨,所以如果在這種時候忽然出現很多和自己有著相同選擇的聲音,那麼就會因此感到無比的心安和美妙,就好像他們做出的選擇就已經是最正確的結果。
當有其它不同聲音出現的時候就會感到惱羞成怒,並且對此嗤之以鼻。
除非那不同的聲音分量足夠重。
比如儒山。
風是無形的,沒有顏色,也無法觸摸。
可是當讚同和反對的聲音陸續響起的時候,那拂過天山的風就好像有了顏色一樣,時而變得通紅,時而變得碧綠。
陽光也時冷時熱,忽明忽暗,象征著不同的矛盾和情緒因此而反複地變化拉扯。
所有人都覺得越來越難熬,越來越糾結,就像是心裡憋著什麼東西,放不下去又吐不出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