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百年遺物(1 / 1)

推荐阅读:

十四個大箱子被陸陸續續挖掘了出來。

這些大箱子的外觀幾乎一模一樣,箱子上的鎖都是青銅所製,基本全都鏽蝕了。

看著堆滿空地的大箱子,李豈李崇陽等人麵麵相覷。

自家老祖宗在自家後院裡埋了快一百年的東西,自己家裡人居然都不知道,最後還得讓一個外人來提醒挖掘,這種事到哪裡說理去。

驚異之餘就是好奇了,李崇陽非常好奇這些埋藏百年的箱子裡究竟裝的是什麼。

聽陳耳說的那些名詞,他不明白,不過這不妨礙他的想象,這些東西,都是李家祖宗的遺物,怎麼說也都是李家的。

雖然陳耳提出消息有功,可如果他硬要將這些箱子拿走,李崇陽覺得還是有待商榷。

“把這些箱子抬到廳堂去吧,裡麵的東西放了很久了,不知道有沒有損毀。”易承提議道。

李崇陽覺得也是,便大手一揮,“四個人抬一個,全都抬到廳堂裡去,注意輕拿輕放。”

呼呼啦啦四五十個健壯小廝們便紛紛上去抬箱子。

每一個箱子都有上百斤重,四個人抬四個邊角,才能將箱子抬起來。

一大群人抬著箱子沿著半山坡的山路回到了主房的廳堂,眾人紛紛找位置把箱子按易承所指的順序把箱子放好,原本空曠的廳堂大廳一下子被十四個大箱子堆的滿滿當當。

每個箱子上都有很大的阿拉伯數字,易承指著上麵寫著1數字的箱子道:“這個箱子是第一個,裡麵有李長安門主給李氏後人的書信,還有一些文卷、古籍、書稿、佩飾之類的。”

李崇陽將信將疑,便命人取來工具鑿開青銅鎖,打開箱子。

箱子的密封性極好,從裡麵似乎還覆蓋著有一層塗漆物質,從外麵廢了好大勁才打開,剛一打開,就能聞到一股油紙的味道。

箱子的正上方赫然擺著一張壓的極為平整的羊皮紙,羊皮紙上似乎被塗上了一層油膜,所以看上去還是嶄新的。

李崇陽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張羊皮紙,就看到紙上寫著幾行字。

“李氏後人,見信如晤。

此十四箱文卷、古籍、書稿、佩飾、軍器、發明,皆是吾傳與道門理綜隱派後人之物。

如若有道門理綜後人指出這些物件所埋之地,汝等就算毀家紓難,也定要全力相助。看書菈

切記,切記。

李長安。”

李崇陽放下了羊皮紙,祖宗之命,不敢違背,既然老祖宗都發話了,捐出全部家產也要全力相助,那站在他麵前的這個年輕人,甚至可以決定他們李家現在的命運。

“不知陳耳小兄弟現在有何打算?”李崇試探著問道。

易承微微一笑道:“李家主勿需擔心,我知道那封信上寫的是什麼,我並無什麼要求,也無需李家捐贈家財,現在我隻想整理整理李門主留下的這些東西,因為這裡麵有許多道門理綜隱派傳承的秘物。”

李崇陽心底舒了口氣,這才道:“祖宗交代,我等自然不會違背,那陳耳兄弟就在此整理。”說罷,他又轉過身,對著圍在箱子周圍探頭探腦的李家後人和那些小廝道:“爾等都出去等候。”

原本好奇張望的眾人便紛紛退了出去,原本甘羅也要退出去,不過被易承給叫住了。

一時間大廳裡隻剩下李豈、李崇陽、甘羅、易承四人。

易承走到第一個箱子前,緩緩撕開箱子裡緊緊裹著的三層牛皮紙,拿出了裡麵的東西。

第一件是一塊雕刻著一個‘墨字的精致木牌,這是當初第一代墨家巨子墨翟送給他的墨家腰牌,第六世重生為孟文的六年時間,這塊腰牌一直伴在他左右。

第二件是一本泛黃的書,書頁上三個娟秀的篆書大字《孟文集》,那是墨子祁在他死後編纂的他的語錄集,也算是道門理綜最早的文獻記載。

第三件是一塊白壁玉環,是孫臏送給他的禮物,第四件是一根六節鐵棍鞭,那是田忌送的,第五件是一塊玉決,那是商鞅在逃難時交給他的信物,第五件是一個拚音本,上麵全是自己用拚音記錄的曆史事件...

重生為李長安的二十六年,易承花了很大力氣才弄到了這些東西,作為一個念想,他把那些自己和曆史人物有交集的物件儘可能的收集並保存了下來。

第一個箱子裡裝的全都是這些物件。

其中最多的是和白起的,有書信有塗鴉還有各種小玩意,像以前參加野戰軍事訓練的木牌、一起煮鍋盔的頭盔、精致的短匕首短劍等等。

還有就是與第二代墨家巨子禽滑釐的,一本印刷的《墨子》,一封托付的遺書,一些教授墨門弟子的數學試卷等等。

每一個物件都帶著易承的一段記憶,恍惚回憶起那些記憶,就仿佛發生在昨天,可實際上,與箱子這些物件有關的所有人,都已不在人世。

時間確實是這世上最有力量的東西,它隱秘而強大。

強大到無法抗拒,就算易承有著無限時間的倒計時,可麵對殘酷的時間,他也隻能無奈地被推著繼續朝前走。

第一個大箱子裡的東西基本都被易承拿了出來,最

當年自己為了道門理綜的傳承,將這本書傳給了當時隻有十來歲的韓非和李斯,並且對他們寄予厚望。

可惜李斯沒有完全繼承道門理綜所學,而是堅持走法家之路,韓非雖然接受了道門理綜的洗禮,可在秦國被張家人害死,以至於道門理綜隱派的傳承中斷。

幸好韓非與張良是好友,韓非死後,張良繼承了道門理綜隱派,從過往和張良的交流來看,張良雖然不知道隱派的那些現代發明,但是他肯定熟讀過《道門理綜戰國策》,並且了然於胸。

想到張良,易承的心念一動,前兩天和甘羅聊天時,易承還問起過張良的近況,作為輔佐劉邦奪得天下的三大功臣之一,論功行封,按級班爵時,劉邦令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為食邑,張良辭讓,謙請封始與劉邦相遇的沛縣留地,劉邦同意了,故封留侯。

現在張良被召入長安議冊立儲君一事,此時人就在長安城中,易承就決定這幾日便找機會去拜訪一趟張良...

...

最新小说: